分享

梜、箸、筋的演变,以及“筷子”名称的由来和翻译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筷子在《礼记·曲礼》中最初被称呼为“梜”,是用来从汤水中夹取固体食物的餐具,是两根形制和长短相同的长形物。

梜者,夹也。

如果是食用稠状液体食物,则另有“匕”这种餐具,匕就是现代“汤勺”的前身。当然,饮用酒水等那就要使用杯爵、觯、觚、觞了。

如《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其无菜者不用”又有“饭黍毋以箸,当用匕”吃米饭的时候不要用“箸”,而要用“匕”这种饭勺。

一、“梜”和“箸”(zhù)的由来以及寓意

“梜”(jiā)和“箸”(zhù)都是筷子的雅称。梜本义为封包器物的封套,引申为夹取食物之义;箸取其谐音“住”,用梜夹取食物之时,食物夹取不稳、东摇西摆、滴溜溜乱跑的话,夹取食物游移不定,肯定是送不动口中去的,弄不好会在宴席上出丑。

万历皇帝定陵出土的金箸和金

梜和箸作为夹取固体食物的餐具,二者都是“木”属性。当然,也有用象牙、金银、玉石材质的,但昂贵而奢侈,不接民气。中国以来“民本文化”源远流长,如尚书《五子之歌》就记载了大禹对于子孙后代的诫训:“皇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所以,由梜的引申义而来的夹取食物之义逐渐退出民众的口耳相传,“箸”之“竹子”材质在古代随处可见,普通民众皆可制作使用。

箸的“诅楚文”写法

“箸”既然谐音为“住”,有夹住、稳住、固定住等义,但最根本的还在于中国的“知足常乐”、“知之而后定”的传统文化,如《大学》开篇即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箸、住即“止”也,夹取食物要有节制,在餐饮礼仪中,我们不能对着自己喜欢的食物一顿操作猛如虎地频频夹取,一般不能连续夹取同一食物三次,事不过三,否则就有可能引来同餐人的鄙夷目光。同时,亦有提醒自己当止则止,不可暴饮暴食。

后来,由“箸”的住、止义有引申出“筋”的用法,如明初宋濂《杜环小传》:“环亲为烹药,进匕筋。”宋代张孝顺《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人间应失匕筋,此地独从容。”只不过以“筋”代“箸”这种用法流行不广,况且,筋一般和动物的牛筋、蹄筋等连用。筋虽然通“紧”,即用箸夹紧食物不可使其半道脱落之义,但筋毕竟容易使人联想到未被处理的动物筋,有不干不净的意思的在里面,所以现代基本听不到这种用法了。

如果历史可以穿越的话,你向秦汉时期的人谈论“筷子”的话,他们肯定是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因此,筷子是后来演变的说法,这和南方地域的风土人情有关。

二、筷子的由来

南方水系发达,舟楫所在皆人家。驾船行舟最忌讳什么?船停住了,不动了,特别是以船为家的操舟人来说更是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他们特别忌讳说“住”这个词,在船上吃饭时得用“箸”夹取食物啊,又不得不说“zhù”,这可怎么办?劳动人民是智慧的,他们反其意而用之,称之为“kuài”。当地人,人人不免做舟出行,久而久之,“快儿”这个词汇就成为通俗俚语了。

船上吃饭得用“箸”,为忌讳,改称“快儿”

但在书面语上还沿用了箸的竹字头,书写为“筷”,这样以来,“筷子”就是桌子、椅子、凳子等词汇融合在一起了,箸也就是由单个的字演变成了两个字的筷子这个词。

明朝陆容《菽园杂记》中说:“民间俗讳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船家希望行船时安稳平顺,客人希望靠岸时捷足先登,讨个吉利。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地区这种称谓尤为广泛。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称“”为“筷子”这种风俗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的用法在文人墨客笔下偶尔用之,但民间对“筷子”的使用已经情有独钟了。

三、洋人对筷子的翻译

但对“筷子”的广泛使用起着推波助澜的是西洋人对中国“箸”的翻译,意大利的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华,他就已经对中国人吃东西不用刀叉而用两个小短棍吃饭惊叹不已了,但他并没有将“箸”翻译成拉丁语让欧洲人知晓中国人使用的这种餐具为何物。

鸦片战争后,生活于上海租界的洋人运用“洋泾浜英语(Pidgin English)”翻译法,将当地人俗称的“筷子”译为“chopstick”,字面意为“快速戳击的小棍枝”。

他们虽不理解中国文化中筷子的演变由来,却也翻译的传神达意,只不过这种字面现象性的翻译确实有点粗鄙不堪,不忍直视,没文化真可怕啊。

下次,我们打算再谈谈筷子的形制、使用礼仪及忌讳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