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0-211“实现了的目的”以主观性为主导地“确立”起来主客之间的统一,但仍具有有限性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小手一点——

(正文约800字) 


§210

“实现了的目的”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确立了的统一”,就其还没有实现客观性和概念之间“真正的统一”而言,这种确立的统一还具有片面性,是偏重于主观性的片面性,目的高于客体,客体屈从于目的。犹如榨豆浆的目的高于破壁机和黄豆,而破壁机和黄豆是服务于或屈从于榨豆浆的目的的。

在榨豆浆目的的实现中,“但客观性却以目的为它的自由概念,为高于它自身的力量,因而屈服于目的并遵循目的。目的则保持其自身,反对客观事物并在客观事物之内”。

也就是说,在“实现了的目的”中,虽然工具和客体之间“彼此相互消耗,互相扬弃”了自发完成了预设的目的,但目的毕竟还具有从外面强加之于客体的那种“外在性”。

所以,在实现了的目的中,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统一还具有人为地或强力的“设定”起来的有限性,还不是客体自身主动地建立起来的目的。

这就需要进一步进展到客观性与概念真正相统一或一致起来的“理念”阶段。

§211

“实现的目的”虽然已经达到了目的,但却是有限的目的。

因为已经实现了目的不过是主体根据主观需要,“仅是一种从外面提出的、强加在那现成的材料之上的形式,这种形式由于目的内容的限制,也同样是一种偶然性的规定”,因此,一个实现了的目的只是一个客体(豆浆),这客体又成为达成别的目的(为了孩子的健康)的手段或材料,“如此递进,以致无穷”。

例如:榨豆浆➽孩子的健康➽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幸福➽地球的和平➽……

从目的到理念的发展三阶段:主观目的、正在完成过程中的目的、已完成的目的,犹如我们通常所谓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环节,但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然后又进入了新的循环,如此递进,以至无穷。这就是黑格尔所谓“实现的目的”仍然具有“有限性”的基本意思。

{转发并关注,每天必定有点小进步!} 

微信号:zhongyiqixi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