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枢·大惑论》: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在中国传统医学、哲学乃至民间传说中,“心”都被视为思维器官,大异于现代人的认知。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中提出过“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有人据此认为脑才是主高级精神活动的器官,殊不知,元神乃是和欲神相对而言的,早于李时珍的宋·张伯端《青华秘文·神为主论》讲:“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张伯端这个分法,也符合张载对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划分传统。

这个“元神”作为先天之一点灵光,实际上即是生命自身原初发动处,正如《灵枢·经脉》和《素问·灵兰秘典》分别讲,“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故生之者,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

清·黄元御在《灵枢悬解》解释说:“精者,生化之始基也,故生之方来,谓之精。人身形象之根源,神气之室宅也。而阴阳之理,本自互生,其所以化精者,以其中有神也。此神之来,不在精后,当其男女交时,两精相抟,凝此一段祖气,清虚灵妙,是谓之神。”

“神”乃是推动受精卵之“精”继续发育的原初生命推动力,乃先天之神,是谓“元神”。

在《素问·脉要精微论》讲:“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精,主要与阴魄相关,故说“五脏者身之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神,主要与阳魂相关,故《素问·灵兰秘典》讲,“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神和精,在《黄帝内经》中乃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心藏神”、“肾藏精”,精乃主乎体魄形体骨肉皮毛,神乃主乎气魂视听言动思,朱熹讲:“所谓神者,以其主乎形气也。(朱子语类·卷三·鬼神)”

从逻辑上讲,精先神后,《素问·灵兰秘典》讲:“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张载《太极图说》也讲:“形既生矣,神发知矣。”

既然精和神在概论上有区分,在生成逻辑上有先后,为什么又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首先,“精神”二字在使用上一般精在前,神在后,不可反用,否则就成了“神经”了。但也有例外,如“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

其次,精为体,神为用,故精先神后。精明不同于神明。

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精明”两字先后连用4次,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精”通眼睛之“睛”,《灵枢·大惑论》讲:“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

清·黄元御《四圣心源·精华滋生》讲:“五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五脏皆藏神,悉受之于心。”张介宾(张景岳)《类经》讲:“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肾精明于目,心神使于目,目故而合精与神,遂有“头倾视深精神将夺”之说。《灵枢·大惑论》中,黄帝登清冷之台之高台而头晕眼花,“则惑”,岐伯解释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精乱而不转。心神与肾精交汇于目,神与精散乱而不得聚合,故头晕脑转,惑心不已。

正由于心神与肾精交汇于目,“心藏神”;“肾藏精”;“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遂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之谓,《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人,人焉廋哉?

”眸子即瞳子,“骨之精为瞳子”,“肾生骨髓”(《素问·阴阳大象论》),“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