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厥阴复治: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六气之复的气候物候和病候特点岐伯论述已毕,黄帝随之追问如何施治,岐伯亦作相应之答。

附六气之复辨证施治对照图如下: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善,治之奈何?

  岐伯曰: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今天我们先精读详释厥阴之复时的辨证施治,然后再顺序谈及其它。

 附图如下: 

厥阴之复,复的是太阴湿土之胜,以解太阳寒水之伏。但厥阴复而太过,反成新的胜气。

如此以来,厥阴新胜气又会引来新的阳明复气,阳明复气太过又成新新胜气,新新胜气又会引来少阴或少阳来复……

胜气、复气、新胜气、新复气、新新胜气、新新复气、新新新胜气……胜复之气如此恶性循环,旧病未愈,新病又生,病人将无宁日。

故而在复气之胜的辨证施治上, 还要考虑到不能再出现新的胜复之气,犹如岐伯前面所讲:“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六气六节分治,有在泉之胜、司天之胜、邪气反胜、六气相胜、六气复胜等五种情况,有其胜则有其治。

先附厥阴风木之胜辨证施治对照图如下: 

厥阴之复,复气发作于辰戌之纪太阳司天之左间、大暑与秋分之间的时节、太阴湿土主气四之气主时之时、季当长夏。

厥阴之复,复气太过反成胜气,胜复之际,更当辨证施治。附厥阴之复发作时的六气客主加临图如下: 

一、治以酸寒

言“治”者,以泻客邪之胜气。

厥阴风木之气由复气转成胜气,当以“酸寒”泻其“风热”胜气,助其风木本气。岐伯后文还要讲“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张介宾注曰:“木性升,酸则反其性而敛之,故为泻

酸味木化,以助肝木本气;酸能涩能收,酸味药物主收敛以泻散肝木太过之气。

寒以治热,是谓正治。

味酸性寒药物对治风热胜气,故治以酸寒。味酸性寒药物例如白矾、旱莲草等。

厥阴之复,为什么不再象在泉、司天淫胜时那样治以“辛凉”呢?毕竟辛味药物能散能润能横行,凉则能降热。

这就体现出辨证施治的必要性了。

厥阴在泉、司天淫胜之时是一枝独秀。

而厥阴复气淫胜之时,前有阳明燥气胜于前,中有厥阴复气,后有厥阴自身由复气转化为胜气。这种情况之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作者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为预防胜复之气恶性循环转化,这就需要稍微有点矫枉过正了,有时候重疾需要下猛药,况且厥阴之复“里急暴痛,偃木飞沙,倮虫不荣,厥心痛”,这时候就不能再以“辛凉”之法缓慢图之了,而应以“酸寒”之法快速敛风祛热,以防再出现旧的厥阴复气之胜未已、而新的阳明之气又来复的恶劣情况。

二、佐以甘辛

言“佐”者,佐以所利,因势利导,佐助屈伏之气,佐制亢胜之气。

厥阴风木复气太胜,则太阴湿土受制,木胜土衰,土气屈伏于下,土在脏为脾,脾衰则失其中和之气,《素问·脏气法时论》岐伯讲:“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味土化入脾,能补、能和、能缓,故佐以“甘”,以味甘性寒入脾经药物(例如芭蕉根)佐助脾土升提清阳之气。

厥阴风木复气太胜当以阳明燥金来复,木胜则金复,金在脏为肺,在味为辛,辛味药物金化能入肺,辛能散、能润、能横行,以辛味性微寒入肺经之药物(例如长前胡佐制肝木之胜,祛风散热,故佐以“辛”。

甘以佐助脾土,辛以佐制肝木,故佐以甘辛。

三、以酸泻之

“以酸泻之”这是在补充说明“治以酸寒”时为什么要治以“酸”味药物。因为酸味药物能通过其收敛属性“泻散”肝木亢胜之实气。

肝木之气本性发散,酸味药物性主收敛。“以酸泻之”不言收而言泻,其意在于顺承“治以酸寒”而为言。“治”以泻客胜之气。具体怎样泻呢?要通过酸味药物的收敛之性去泻肝木亢胜之实气。“泻”是指要通过酸味药物实现的效果。收敛是酸味药物的内在本质属性,泻散肝木之气则是其外在关系属性。

四、以甘缓之

“以甘缓之”这是在补充说明“佐以甘辛”时为什么要佐以“甘”味药物。因为甘味药物能通过其和缓属性来佐助被肝木胜气乘制的脾土之气,从而令其恢复正常生化之机,以佐补脾虚之气。故以甘缓之。

此为厥阴之复的辨证施治,接下来就是少阴之复的辩证施治了。明日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