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神陈靖姑祖庙

 风吟楼 2022-07-28 发布于广东

母亲神陈靖姑祖庙

文章图片1

陈靖姑祖庙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竹林村(陈靖姑祖籍故乡)北麓嵩山上。嵩山,也称象山,有“不减蓬莱第一山”之美誉。占地1.2万平方米的祖庙,格局疏朗,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是闽台两地信众捐巨资于1995年开工兴建的。

盛夏,万物并秀。又是一个晴朗天,正在写《游阅东庄》的我,一大早驾车十多分钟,又来到了嵩山陈靖姑祖庙门楼前广场。广场南侧正对祖庙门楼的山岗上,近年新建的一座高11.22米陈靖姑圣像,负剑耸立,庄严肃穆。万民敬仰的陆上女神,妇幼保护神,百姓心中的母亲神陈靖姑,正凝望巡视着。

文章图片2

华夏儿女多奇志。靖姑出生于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少怀大志,从小勤学苦研歧黄之术,13岁那年又上闾山拜师学习三年道术。她天赋异禀,聪慧过人,年纪虽轻,妇科医术却很出众,声名远扬,连皇家也慕名求助。闽浙赣台地区赶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可谓“桃李满天下”。那年代,人们把分娩叫作下地狱,过鬼门关,如果不顺产,导致母婴两亡是常事。靖姑率麾下36位女将,72名玉女,施展精湛医术,扶生救产,每获良效。集医术和法术于一身的靖姑,率众悬壶济世的同时,驱邪灭妖,除害降魔,祈雨救灾,护国佑民,造福社稷,屡建奇功,堪称一代楷模,自然是万民敬仰爱戴。

24岁那年,闽地遭遇大旱,民不聊生。受乡民之托,靖姑不顾六甲之身施法祁雨,动了胎气,过劳流产而殒身。靖姑临终前,心愿未了,发誓说:“吾死后必为神,救人产难”,其心志大义撼地荡天。

文章图片3

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迈着虔诚的步伐,恭恭敬敬走过了门楼,踏进宽敞的围合院内。映入眼帘的是醒目庄重、磅礴大气的前殿。正立面那灰白色镂雕石柱与浮雕石墙面,具内涵、含喻意,艺术展现了盘龙翔凤、鱼兽花树、人物景色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是古建传统艺术与现代智能科技结合而创产出的杰作,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而那具皇家气派宫殿造象的歇山顶屋盖,重檐挑角,雕梁画栋,紫红润滑的琉璃瓦,张牙舞爪的脊上龙,阳光照耀下,流光溢彩。这美轮美奂的建筑,既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人民之智慧与能工之巧艺,又似音乐诗篇,在向世人歌颂着靖姑的圣德与人间的真善美。

文章图片4

拾阶而上迈入挑高的大厅,大厅正中靖姑白色塑像后面,是一座既辉耀又寓意深刻的造型屏风,丹红衬底,金黄色的龙凤浮雕画助兴添彩。正面镌刻着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会长汪道涵老师的题词:“广济苍生,慈爱天下,宫廷美景,万物皆顺,佳偶天成,圣女天使,同为一母,祖庙为家”;上方高悬“济世佑民”大字牌匾。

与主殿相对望的屏风背面,镌刻着台湾各界祝贺团总团长萧天讚的敬贺词:“两岸道宗研交流,造福两岸永和平。”这些,体现出了鲜明的两岸交流、同宗同源的信仰背景。

前殿显要处,摆放着陈靖姑祖庙组委会董事长陈德良的墨宝:“迎来的是台港亲人,接到的是同胞兄弟,贺上的是祖庙风光,赏的是嵩山胜景,叙的是圣母情缘,谱的是和谐新篇。海峡两岸一衣带水,血同脉根同源,语相通心相连。有什么理由不多走走看看,有什么理由不多沟通交流”?

文章图片5

得感谢台湾桃园县泰安堂堂主丁水龙先生,据说是神灵降乩批示,要他代为寻找祖籍。丁先生自1983年起,到大陆宁波、温州、福州、古田、莆田等地辗转寻找靖姑祖籍。1991年,在台湾至香港的客船上,靖姑托梦给他,其古殿圣像右手断了三指。丁先生来到莆田市东庄镇嵩山考察,惊讶地发现山巅上靖姑古殿内,古神像右手断了三指,与梦境一模一样,而古殿下石洞里又有修炼蹲位,练功脚印……经多方考察论证核实,最终确定了陈靖姑的祖籍地与修炼地。丁先生花了八年时间,出色地完成了神圣而又光荣的任务,人神共欣慰,俱感谢丁水龙先生。此后前来谒祖膜拜的台湾等地信徒逐年增多。在东庄人民强烈盼望及台湾同胞倡议下,1995年开工兴建这占地达1.2万平方米的陈靖姑祖庙。

文章图片6

不妨用亲切些的文字来描述。我站在了靖姑家门口,靖姑的新家——慈济宫顺天圣母祖庙,整体外观与前殿一样美,或说更美。其屋面三层檐,更加威严的沐浴在欢愉和善、缓缓移照的阳光中,幻化出奇光异彩,好一幅宫廷美景!比前殿挑更高的大厅内,金碧辉煌,尊贵华丽,弥漫着庄严、神秘的气氛。形象高大的顺天圣母,在手持日月扇宫女侍护下,端坐在新家大厅后部正当中高台上,头戴百宝冠,身披霞凤袍,慈祥庄重,母仪天下。

文章图片7

殿前庭院那正对着圣母的香炉,及香炉两旁的烛台,燃不尽的是人们对靖姑的尊敬与怀念,还有感恩,缕缕氤氲,情深意切。火光、烛光,也燃烧了炽热的祈望,照亮了世界,温暖了人心。

“吾死后必为神,救人产难”, 一千多年前靖姑这撼地荡天的临终遗言,再次回响在我的耳畔,竞如此之悲壮与凄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母婴保健法》,珊珊来迟,于1994年10月27日通过,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母婴保健事业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得有些迟,可终究是来了。现代医学水平及文明程度与陈靖姑阳寿期间的那个时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今天,对母婴无微不至的呵护,在社会上早已蔚然成风,连礼让幼儿园校车也成了法规,成了人人必须自觉遵守的社会公德。这些,也许是献给母亲神陈靖姑最好的祭祀。

文章图片8

这就是让人魂牵梦系、最为亲切、最为贴心的母亲神陈靖姑,在民间,百姓们敬称为“大奶”、“奶娘”、“娘妈”、“夫人妈”,所有的敬称都跟母亲有关。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伟大而且万能的,只有在母亲的护佑下,才不受任何侵害。母亲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孩子。这种对母亲神的崇拜,无疑也是陈靖姑信仰的内蕴之一。母亲神给艰难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抚慰和力量,成为千百年来民众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所以,也便有了以丁水龙先生为代表的台湾陈靖姑信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母亲神的祖籍在哪里?这问题纠结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与脑海中。在坚定不移之信仰催生出的巨大力量驱动下,在广大信众殷殷期盼嘱咐下,在母亲神的指示召唤下,丁先生在闽台分隔期间,为完成一个心愿,不顾政治风险,冲破阻隔,绕道而来中国大陆寻找陈靖姑祖籍之旅,演绎出了一段感动人和神的佳话。

文章图片9

后殿,为父母殿,二层楼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受家庭环境影响,靖姑自小读书明理,立下救苦救难、为民为国的远大志向。

庭院中间建有百花池,池内水质清澈,池上建有百花桥。在陈靖姑信仰文化传说中,有个美丽的地方叫百花桥,世人皆从临水百花桥转世而来……站在百花桥前,我不由得感慨道:“生命至上,母亲神至上”。

父母殿二楼正大厅内高悬着“弘道利民” 牌匾,这里的“道”,我不想长篇大论,就近就便选取本文中的几个字来解释, 就是“扶危助困、行善济世”,就是“万物皆顺、世界永和平”…… 海峡两岸一衣带水,血同脉根同源,语相通心相连,两岸融合是民心所向,两岸统一是大趋势,是利民之道。

门楼、前殿、主殿、后殿(父母殿)均坐北朝南,顺地势前低后高,居同一中轴线,正对着南面山岗上陈靖姑圣像。

时间尚早,游人未至,显得有些安静。而我心里并不平静,正凝思着,嵩山寺传来的钟声打断了我的遐想。这钟声清脆洪亮,似在召唤我,于是移步往东侧广场走去。

祖庙东侧50米处,是一座具悠久历史的嵩山寺,又叫嵩山护国院。嵩山护国院见证了海峡两岸民众共同兴建陈靖姑祖庙整个建设过程,见证了两岸同胞于母亲神面前欢聚的场面。

我站在护国院前,再次凝思遐想: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台湾同胞祖藉在大陆,其中大多数在福建,与福建有很多相同的生活习俗,供奉着相同的神只,有着共同的文化信仰,这两岸百姓心中最为崇高神圣的母亲神陈靖姑就是一典例。

祖庙刻写有很多对联,其中一联句为:“靖姑文化中华瑰宝,秀屿胜景东方明珠”。母亲神陈靖姑祖庙告竣,嵩山有幸,两岸信众甚幸,特作文记之。

2022.06.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