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馨艺薪传----京剧名师关松安谈戏教戏 (连载二)

 cxag 2022-07-28 发布于辽宁

(来源:空中京剧票房、关松安老师授权刊发)

承上启下,弘扬国粹

——京剧艺术家、教育家关松安先生小记

关松安,上海人,现年83岁,从事京剧表演及教学事业已逾一个甲子。幼年坐科中华国剧学校,工文武老生,后考入夏声戏校进修。到16岁出科那年,已会戏百余出,在宁波挑班上演《失空斩》等剧,大受观众赞誉,一炮打响,被戏迷誉为“小杨宝森”。

Image

                                      14岁  坐科期间

19岁时,当他正欲在京剧舞合上大显身手一展抱负。却因变声倒嗓不得不遗憾地离开舞台,但对京剧的热爱仍痴心不改。不久他即拜在我国京剧界前辈,有“教戏状元”之称的陈秀华老先生门下继续深造,得到其谭余派老生之真谛和精髓。由于他长期伴随陈老学戏且悟性又高、刻苦耐劳、虚心求教,几年后不但成了老先生最得意的门生之一,而且成为陈先生教学的好帮手。当时一些在舞台上已很有声望的名角到陈先生处学戏,好多身段和唱念却都由老先生指定的这位年轻后生排教、指导。从此关松安就又有了一个“小先生”的美称。

Image

                                 19岁的小先生

关老师之所以博学多才,来自于他的博采众长,在声腔艺术上他多年受陈秀华和产保福、王盛海、李富春等前辈的精心教诲和熏陶,后又在余派名宿陈大濩门下专修四声音韵,期间又得前辈刘仲秋悉心指点。在身段上更是从坐科时就获得靠把大王张荣奎,钱派身段把子专家钱宝森、哑巴名武净王益芳等亲授,因此关老师的身段边式漂亮、把子娴熟,在业内是众所周知的。解放后他又师从江南著名武小生杨小佩。和当年上海大世界小京班头肩旦角陶素娟结为伉俪后,又兼工小生,在《群英会》、《穆柯寨》等剧中都有出彩的表演,得到观众的好评。关老师的好学钻研也是同行们有目共睹的:他不但得名师亲传,平时也十分注意向众多同行虚心学习,在他身上很难看到老戏班那种狭隘的门户之见旧习气。对于不同流派和不同行当,只要是在艺术上能有益借鉴和帮助的。他总是乐于学习吸收、深刻领会,为己所用。关老师还习得一手好京胡,能拉会打,多才多艺。六十多年来,关松安老师从演员到京剧教师,长期边学边演边教,累积了丰富的舞台表演和教学经验,成为一名具有高水准、戏路宽,文武昆乱不挡的京剧艺术家和京剧教育家。

Image

时年50岁

关老师在教学中十分严谨,强调中规中矩,原汁原味。教唱,要求学生在正确领会唱腔总体要领之余,在一些小腔、气口等细微之处也做到精益求精、不留瑕疵。尽管年逾耄耋,仍坚持不厌其烦地给学生细抠细磨,一遍遍地用胡琴带着学生演唱。对待身段课,他同样细心传授,一丝不苟。有时不顾年迈,拉开架式亲自示范,务求精确。对于表演,他不主张学生为演而演,而是先由剧情入手,充分讲解全剧历史背景,分析故事,解剖人物内心。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演起戏来也更得心应手。任何一位真正优秀、有丰沛经验的教师,都是相当客观开明的。关老师虽然高龄,却并不墨守成规。而是在强调流派精神正宗的同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天赋和客观条件因材施教,量身定制不同的教案,以调动学生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耐心启发,扬长补短,在表演中充分展现自身最具优势的闪光之处。京剧的美属于东方艺术的“写意”之美,具有一定的规范,但又允许在规范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动和创造。不必过分拘泥于一些所谓“定规”,而抹杀演员的个性,正所谓“有法度,无定谱”。这种既严肃又开放,既重视技艺又鼓励创造的艺术思想和追求,实际是从前辈艺术家——无论是身为演员的程长庚、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还是作为教师的王瑶卿、陈秀华;抑或担任乐队灵魂的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杭子和等艺术大师身上代代相承下来的。这些通过舞台实践,历经观众检验所得的精辟见解。不仅曾造就出一代代名角,产生过一出出精品,将京剧推上其黄金时代的艺术巅峰;而且足以指导至今,乃至今后的艺术理解、学习和创作。所以凡是跟关老师学过戏,亲身接触过这种教学思想的人,都觉得受益匪浅。

指导学生李末(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太白醉写》身段

多年来关老师的学生众多,包括在二十多年前就走红的关栋天、言兴朋以及在首届电视大赛中以一出《伐东吴》荣获金奖的齐宝王;到近年来享有“小冬皇”之称的王佩瑜;至今已是京剧舞台或教学讲台上中坚力量的许锦根、庄顺海、王新侬、蔡际东、周亮、朱浩忠、姜培培;前两年在电视大赛中摘金夺银的傳希如、田磊等等。而李少春之子,身在台湾的李宝春也曾特回大陆登门求教。2012年,其学生蓝天凭借一出关松安老师亲授的余派代表作《战太平》,荣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赛老生组金奖第一名,关老师非但平时为人低调,平易近人,还很注重对学生的艺德教育。他不仅是广大京剧演员和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更是当今京剧传承弘扬事业承上启下,不可多得的中流砥柱。

     关松安辅导李宝春排练《战太平》

关松安老师现被聘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客席教授,上海京剧院艺术顾问和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苏州市昆剧院教授。

Image

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聘书


2011年,被授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称号;2012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Image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证书、奖杯、奖章

撰稿人  陶贵福  姚婉芸

2012年12月于上海

编者注:本文视频由关洁沁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