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有一种老工具“叉棍”,看着外表简单,一般人不知道怎么用

 历史解密坊 2022-07-29 发布于辽宁

在民国时期,安徽省的穷苦百姓们,制造出一种特殊的工具,用于农业生产,它的名字就是“叉棍”。可是您也许并不知道,叉棍的用法十分特殊,如果不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农民手把手传授,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参透其中的奥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安徽省简称“皖”,是我国省级行政区之一,也是南方地区的重要省份。由于濒临江海之地,故此,安徽也有着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加之坐拥长江水系,故此如今已经成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经济、文化,都与长江三角洲存在密切的联系。

可即便如此,早在清末民初时,安徽省的状况却大不如今,限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常年的战乱,致使当地百姓的生活十分清苦,很难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基于以上原因,百姓们的劳动负荷也随之增加,只为能更好地活下去,他们只得汗珠子掉在地上摔成八瓣地努力地工作。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生产虽然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也同样需要许多劳动技巧和工具,如此一来,农民们才能真正地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准备在地上挖一个大坑,一位农民配备了铲子,而另外一位农民却两手空空,他们的工作效率谁会更高一些呢?答案很明显,就是拥有铲子的农民会又快又好地完成整个工作。

民国时期的安徽农民,在从事农业劳动时,除种地之外,还有一些“杂活”,如抬木头、背筐子、折树枝等等,每一样工作都十分的辛苦,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尤其是在从事搬运类工作时,更是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力。众所周知,我们在搬运物品的时候,如果运输路线过长,全身就会产生极度疲惫感,如此便需要适度地进行休息。可相比之下,抬木头的工作却不同。木头本身粗重,尤其是放在地上时,其自身的重力会令木头边缘嵌入到地表,搬运者需要以手探进地层,才能寻找到发力点。

不得不说,作为“万事开头难”中的一种,搬运木头过程中,最大的忌讳就是中途放下,可问题也在于此,人比不上机器,需要暂时的休息,故此,解决搬木头问题,成为了当时摆在安徽农民头上的一个大问题。当然,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尤其是关乎生存和健康的问题。于是,老一辈安徽人发明了叉棍。

叉棍的外形看起来有些简单,它的组成部分为半圆形木拐和下方木棍组成,木棍之下还有用于承托的底座。叉棍的具体使用方法很简单,搬运者在搬运木头的时候,可以将叉棍随身携带,一旦产生乏累感,便能令其立于地上,以半圆承托抵住圆木,如此便可以脱身,而他们此时只需要维持木架的平衡而已,可谓是省时省力。既缓解了自身的劳累,又能在重新抬起木头时驾轻就熟。

同样的道理,在人们发明了圆木叉棍后,又有农民受到启发,制作了新型的叉棍,而这种叉棍却没有所谓的“半圆承托”,反而其上部分显得十分笔直平滑,整体外形类似于一个“T”。如此夸张的外形,必然存在实在的妙用,那么T形叉棍的作用是什么呢?答案您可能想不到,就是用于背筐人的中途休息。

可能不少读者会对此感到嗤之以鼻,认为背筐是一件轻松之事,实则不然,当时人们背筐的重量,基本都在一百斤以上,相当于背着一个大活人在运动。也就是说,一旦背筐被背在背上,便无法取下。可是人非钢筋铁骨,时间一长必须要休息,如此T形叉棍的作用便凸显出来。当背筐人感到身体劳累时,是不可能放下筐的,而是可以将叉棍放置在身后的筐下,人体保持下蹲的姿态,让筐的重量全部集中在棍子上,便能让人更好的歇息。当人短暂的歇息之后,只要站立起来,就能重新背上竹筐继续赶路,当真是方便至极。

生物学家曾经说过,称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可以更好地使用工具。不得不说,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类将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俗话说“劳动可以致富”,但我们体会到更多的,则是劳动可以实实在在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参考资料:《劳动者》 张全萍著 安徽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