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物画的确立与诸子百家

 春在堂书苑 2022-07-29 发布于吉林

战国 御龙图 绢本

中国人物画初步确立是在先秦、两汉时期。

画种有:帛画、壁画、漆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

绘画的题材包括:祭祀、生产劳动、生活习俗、音乐、战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等。

有绘画技术,不知名的工匠们,是从事创作的主体。他们以超凡的想象力,将天上、地下、人间的万般场景,制作成图画。

画什么,比怎么画更重要。这是绘画的性质所决定的。

绘画是工具还是思想,是再现生活的二传手,还是创造思想的武器。

显而易见,绘画是职业,是一门有技术含量的职业。从业者是工匠。

绘画服务于贵族政治。所以,画什么必须有所遵循。满足王侯贵胄们的需求。表现他们的生活理念,他们生前死后的价值观,以及精神信仰。

因此,画什么是第一位的。

那么,贵族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精神信仰,也要有所遵循吗?是的。春秋战国,秦汉的哲学构成的文化传统,就是行为指南。

做一个不太准确的比喻,黄河的发源地,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长江的发源地,在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峰西南侧。中华的历史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青藏高原的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

经过三百年的思想激荡,由百家争鸣形成的“诸子百家”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源泉和高峰。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诸子百家是怎么回事。

荆轲刺秦王画像石

诸子百家

诸子,指许多学者,百家,指诸多学派,而非数字上的100个。

司马谈,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家划分为六个主要的学派,如下:

“第一是阴阳家。他们讲的是一种宇宙生成论。它由“阴”、“阳”得名。在中国思想里,阴阳是宇宙形成论的两个主要原则。中国人相信,阴、阳的结合与相互作用产生一切宇宙现象。

第二个是儒家。他们都是传授古代典籍的教师,因而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者。至于孔子,的确是这一家的领袖人物,说他是创建人也是正确的。不过“儒”字不限于指儒家学派的人,它的含义要广泛些。

第三是墨家。这一家在墨子领导下,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他们的门徒实际上已经自称“墨者”。

第四是名家。这一家的人,兴趣在于他们所谓的“名”、“实”之辩。

第五是法家。汉字的“法”的意义是法式、法律。这一家源于一群政治家,他们主张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儒者强调的道德惯例上。

第六是道德家。这一家的人把形而上学和社会哲学围绕着一个概念集中起来,那就是“无”,也就是“道”。道集中于个体之中,作为人的自然德性,这就是“德”。这一家,司马谈叫做“道德家”,后来简称“道家”。[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汉 讲经画像砖

刘歆是第二个对“百家”试行分类的历史学家。他将整理结果写成《七略》,在六家的基础上增加了四家。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承袭《七略》的体裁。这四家如下:

纵横家。开创者是鬼谷子。也有学者认为鬼谷子应属于兵家。更多的学术支持他是纵横家。他提出了“捭阖”、“反应”、“内揵”、“飞箝”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

杂家。这一家杂糅了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的思想。其治国理政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淮南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中。

农家。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主张劝农桑,以足衣食。《神农》、《野老》、《宰氏》等著作体现了流派思想。代表人物是许行,它是鲁国的农业专家。

小说家。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盖出于稗官。(稗官:古代专门给皇帝讲街谈巷议,琐闻轶事的小官。)

因此,小说家是道听途说者所造也,虽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

实际上“诸子百家”是九家。诸子百家的思想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汉 轺车骖驾画像砖

诸子百家哲学的影响

中国哲学思想发生的背景,是中原所处的内陆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依水而居;有可耕种的土地。这两点是内陆条件下,国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略举几例:

上农

公元前3世纪的一部《吕氏春秋》,其中有一篇“上农”认为,农是本,商是末。认为古代圣王都是教导百姓务农为先。

有了粮食,就能养活人口,人口增加,国就可以强大。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管仲就认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因此,农业不仅事关政权稳固、国力强盛,还关系社会的道德修养、礼义廉耻。

汉 导车画像砖

耕战之术

“耕战”,指的是耕种和战争。“术”,指的是措施、方法。商鞅的《商君书》,有最完整的论述。

商鞅认为:当家庭人口增加,消耗的资源随之增加。国家靠有限的资源,无法养活不断增多的人口。必须开疆拓土,增加土地量。

解决新增土地最快的办法就是战争,去掠夺他国的土地和资源。于是,有了秦始皇帝的统一战争。

汉 讲经画像砖

耕读传家

社会有四个传统的阶级划分,即士、农、工、商。

“士”曾经指地主,“农”是农民。到汉代,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科举选拔人才,士也指读书的知识分子。

耕种和读书传承家业,种植加上仕途追求,能有这样的家风是受社会尊敬的。

社稷

社稷一词,最初指土神和谷神,后来社稷象征国家政权。

法家认为“国无常强,无长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第六》)因此,强农业、强国防,严刑峻法,强化管理是强国的之道。

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道家、法家。

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价值观;

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理念;

法家关注国家治理。留下了“公平”、“公开”、“公正”的理念。

战国 龙凤人物图绢本

先秦两汉时期的帛画

中国人物画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战国和两汉时期出现的帛画。

从考古提供的资料,目前能够看到的帛画,战国时期有两幅。

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的楚墓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龙凤人物图》。

此图描绘了一位妇女形象,身着宽袖长衣,上端左方描绘了翱翔升腾的一龙一凤。整个画面完整而空灵,引人遐思畅想。

1973年在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楚墓发现的《御龙图》。

此图中间描绘了一个男子身着长袍侧身向左,手挽缰绳,御龙神游的情景,荡漾出一派强烈的动感和气势。

两汉时期有三幅,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发掘出《轪候妻墓帛画》、《车马仪仗图》、《导引图》。(《中国人物画史》樊波著)

帛画,是中国人物画确立的标志。它有两个特征:一是,使用了毛笔作画,二是,以线条构形,刻画人物、构成画面。

另外,战国时期的齐国,设“稷下学宫”,形成“稷下学派”。各种观点自由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百家争鸣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大解放。

其核心价值是探讨人的价值,人与环境与世界的关系。人自然成为绘画关注的主题,这应该是先秦两汉人物画确立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文章开头所说“画什么”是第一位的依据。

汉西王母、伏羲、女娲画像石

汉 西王母历史故事

神仙怪异之说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两个信鬼神,祈求成仙得道的典型帝王。在秦汉时期,从皇帝到民间神仙怪异之说盛行。

汉代,特别是汉武帝之后,神仙思想从宫廷到民间,求仙的主体从贵族到平民,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成仙有两条路径:一是活着成仙。包括服食丹药、气功、房中术等;

二是死后成仙。不惜重金营造墓室,或是直接在墓室绘画,描绘灵魂在仙人引导下升天,或是在墓室中放入丹丸、五石等神药,供死者在墓中炼养,以达到死后成仙的目的。

汉 伏羲、女娲画像砖

墓室壁画在汉代兴盛的原因:汉代的宇宙观认为:墓穴不仅仅是一个居所,它是通向神灵世界或宇宙空间的一个入口。(《死与重生—汉代墓葬及其信仰》李虹著)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是装饰材料,多为装饰墓穴而用。

画像石、画像砖在创作的题材上,几乎是无所不包。比如:祭祀、战争、农耕、纺织、纳贡、音乐、舞蹈、畜牧、狩猎、历史故事等等。

既然,墓穴是死与重生的中间场所,也是进入天国的入口。追求成仙而永生的人们,用浓墨重彩的绘画,以画像石、画像砖的经久耐用,精致的装饰打造墓穴,厚葬之风的豪奢可见一斑。

西汉 车马依仗帛画图

先秦两汉绘画的功用

自古以来,靠文章治国。

传播哲学、思想、理念的文章,是治国理政的理论依据,是不可或缺的。

国家发展靠的是:农业、军事、经济、科技、文化、需要许多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高精尖人才。怎么持续拥有国家治理的各种优秀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绘画在国家管理中,处在什么位子呢?

可以说没有位子。绘画归为意识形态范畴,依附于政治,服从、服务于国家管理。

画家,不创造生存需要的物资财富。绘画,既不能抵御外敌入侵,也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因此,不能拔高绘画的地位。

绘画从诞生起,就是有功用的。即,它必须有用。离开了功用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伴随着原始巫术,原始人类完成了原始的,构形和形象创造。绘画是巫术的。

发展到青铜器冶炼、漆器工艺的阶段,绘画是工艺的。

“艺术的本源隐藏在工艺活动中。在赋形的制作中包含艺术的萌芽。一切赋形最初总是处于实用的目的,但赋形一经发生,即同时包含突破实用目的之狭隘范围的倾向。”(《艺术哲学》王德峰著)

当绘画能够表达情感的诉求,绘画才从工艺中分离,绘画是情感的。

审美,根本不是先秦两汉人物画确立的初衷和原因。

道家,老庄思想被推崇的时候,崇尚自然,才是审美意识觉醒的时候。

西汉轪候妻墓帛画

结束语

随着古典艺术理想的失落,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绘画历程中的巨大断裂,在今天已经凸现出来。当代与历史有了鸿沟。跨越这鸿沟,需要重新构建当代的艺术哲学。

当代的艺术哲学重建未完成时,绘画还不能丢弃“画什么”这个首要原则。

不能任性的自娱自乐、天马行空,以为找到了“怎么画”的路径,就找到了跨越鸿沟的跳板。

还不能轻视工匠,不切实际的向往人人能成为大师,像安迪·沃霍尔说的那样,各领风骚三五天。

从职业来说,大师也是工匠的杰出代表。

宋志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 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成都市委统战部蜀都书画院常务理事、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