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故事:李开先与“曲山艺海”

 龙泉清溪 2022-07-29 发布于山东

    “嘉靖八子”之一的济南人李开先(1502-1568)曾广泛搜集市井小曲,辑成《市井艳词》一书刊印流布。他在晚年编撰的《词谑》一书,记录了不少当时济南地区传唱的民歌俗曲。在《市井艳曲·序》中李开先写道:“正德初尚《山坡羊》,嘉靖初尚《锁南枝》……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初学语者,亦知歌之。”

图片

    所谓“哗于市井”,显然是讲济南一带民歌俗曲广为流行的状况,连刚刚学会说话的男女儿童都会唱,足见当时演唱艺术在济南普及程度之高。李开先罢官回济后,曾“广蓄声伎,征歌吟曲,为新声小令”。后来,李开先专门“筑万卷藏书楼,贮南北词曲甚丰”,自名其藏书处为“词山曲海”。济南被誉称“书山曲海”,就是由“词山曲海”演化来的,由于“书”和“曲”不宜辨读,人们便改称“曲山艺海”,后来专门用于形容济南说唱艺术之盛,直至流布四海,传颂至今。

    明代济南地区的曲艺表演大为兴盛。《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七回,就有对明代济南说书情形的具体描述:正月初一那天,狄周穿着从济南府“南门里头”花了一两银子买的皮袄,“寻到三官庙里,正穿着那件皮袄,嗑着瓜子,坐着板凳,听人说书哩。狄周走到跟前,常功说道:'你来听说书哩?这书说得好,你来这里可天看’。” 大年初一,济南街头便有说书艺人进行表演,而且说的是长篇传统书目,听书人如有闲趣可以听一整天或者连续听数天,可见明代济南说书艺术已成为普遍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