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故事:辛亥后,“洋车”风行济南府

 龙泉清溪 2022-07-29 发布于山东

100年前,人力车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这种人力车在济南被称作“洋车”。当时的“洋车”分为两种,一种是铁轮车,一种是皮轮车。1911年以前,以木轮箍以铁瓦的铁轮车已经在济南普遍使用了十几年。胶皮轮人力车在1911年左右传入济南,由于这种车拉起来省力,坐上去平稳舒适,不到两年,便迅速在济南风行起来,占到了全部人力车的十分之九。

图片

    坐“洋车”的人,大多是外地旅客、有急事赶路者或有钱人家外出者,雇车的形式分为按里程计算、按小时或每日计算和包月三种。据《济南指南》记载:当时皮轮车的价格是“每里约铜元二枚,每时间铜元十二枚。每日约京钱二千文,包月约15元。”而铁轮车由于乘坐时不舒适,故价格较皮轮车便宜,“约少三分之一”。

    1911年前后,手推车和马拉轿车也仍在使用,但比“洋车”的使用频率低。另外,当时轿子也仍在市里使用,比如二人抬的轿子,如果不出城,每天的价格是京钱两千四百文,出城则加钱一千,出圩子门则再加一千。如若上山或者去泺口,则每一里地加钱四百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