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儿子看完展,意外捞“大奖”!

 OK妈谈育儿 2022-07-29 发布于浙江

大概是中国美院在杭州的缘故,所以杭州还是有些艺术氛围的,大大小小的展馆有不少。

这两年疫情厉害,出远门的机会不多,但是有展览,因为儿子喜欢写字画画,所以有机会我还是会带他打卡各种展。

因为观赏字画会给孩子带来层次更丰富的感受——字画本身的线条,色彩美感,画中人物事物的细节以及字画背后的故事......,这些丰富的感受,是很能提高孩子在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和表达力的。

前几个月,我带儿子就去浙江美术馆看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现场看还是很有气氛的。

我特别赞赏主持人杨澜曾说过的一段话:“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欢上一门艺术,其实这并不是说成为画家或是音乐家,而是在和一门艺术的接触过程当中,感受到那种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美好、精彩的艺术作品,而且让自己小小的心灵不觉得孤单,觉得自己当下体会到的情趣,也有人如此美妙地表达过。艺术成为孩子终生的朋友,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只是欣赏名画是需要大量背景知识的,所以去到这些展览,如果有条件我一定会叫上讲解,没有专门的人,我就会找电子解说。只是简单看看,孩子的收获一定是有限的
说来也凑巧,刚好和网易有道国画团队的负责人闲聊带儿子看展的事,他给我看他们正在研究的一个新的美术课题,就是带孩子鉴定中国艺术名作!而且不仅仅是鉴定,还会引导孩子去临摹和创作这些名作。

比如带着孩子欣赏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还教孩子的画画技法。

一张白纸,一支勾线笔,就能画出非常传神的画!

这个课程已经开发完毕,但是还没有正式发布,所以也还没有价格(内部还在讨论)。我看着非常有意思,就厚着脸皮问问,能不能给咱们的爸妈一些免费名额,让咱们粉丝的娃抢先体验套艺术鉴赏课程(是完整的一套哦)。

没想他们同意了,但只给2000个免费名额。(而且8月1日后任何渠道都不可能再有免费名额了,所以大家记得赶紧领了。)

对的,不用花费一分钱!

不过只有2000个名额!!! (具体领取方法在文末)

如果名额满了,那么就等过段时间后,有道正式上线的收费课程吧!

名画课有哪些内容

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套还未来正式推出的中国名画鉴赏课,无论大家能否抢到,了解一下对名画鉴赏的方式也是不错的。

课程分为了10小节。

第1节是对典藏《清明上河图》的故宫博物院以及《清明上河图》的整个背景故事进行讲解;

剩下的9节则是对画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节进行细致讲解,人物、动物、建筑都有涉及,每一节都包含鉴赏和画画教学两个环节。
大家知道《清明上河图》原著有长达5.28米,它最让后人为之着迷的是它在对人物、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刻画上,即有个体、有不失紧密的整体感,看着是一幅画,但随便看一个角落,都是一番故事。而且它的构图起伏有序,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活泼简练,人物生动传神, 牲畜形态,房舍、舟车都很值得反复玩味、观察。
所以这个课选择了用《清明上河图》来作为鉴赏对象,既有审美性,也有故事性,也有不少值得传授的构图、绘画技巧。
具体10节课时的目录如下: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鉴赏环节 

鉴赏环节中的呈现利用上了动画技术使了卡通形象小熊猫,名叫uu,直接空降到画中,让孩子可以更有代入感,也更加容易跟随讲解聚焦画面。
讲解方式不是灌输式,而是一问一答式。比如路过画中的柳树,uu会发出提问,为什么画中的柳树和我们现在看的不太一样,画中的柳树是光秃秃的,并且枝干明显很粗壮,而我们现实中的柳树是万缕垂丝:
画外音的老师会通俗易懂的孩子语言回答uu的困惑:那是因为宋朝的人们为了防止汴河(清明上河图的河名)发生水灾,人们故意把河流边的树枝减短,这样营养全被树干吸收,柳树的枝干就会变得更加粗壮,从而能加固堤坝,防止水土流失。
于是在这样的一边漫步一边对话的过程中,很多知识就轻松get了。
有些对话会加入一些现代的词汇,很有点穿越感。
有些画卷上也会加入一些简单的动画让画面中的人物、动物都动起来,似乎真的回到画中真实场景一样,很有趣味性:

 临摹创作环节 


在鉴赏完画后,就开始教孩子怎么画了。
只需要准备纸和一支笔,不需要另外准备太多:
在教的过程中,不是画啥教啥,会把很多国画中通用的技巧在教学中带到,比如怎么构图、运笔等等:
整节课下来,绝对是收获满满的!

   讲授内容示例

接下来我拿其中2节课程为例,给大家看看课程具体是怎样的,大家可以做个了解。

这是课程里的第一集,因为《清明上河图》是从右往左边看的:

所以一开始看的是《清明上河图》最右的角落,这里人烟比较稀少,是一派古朴的自然风光

一开始uu很好奇,不是说《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的繁华景象吗?为什么它现在所处的地方这么荒芜呢。
一眼望过去都是树木和茅草屋:
刚好遇到了前方有位大爷领着几匹驴走来,uu上前打听,才了解到,因为这里属于汴河的郊外,人比较少,但是自然风光很好。

那不如让我们在这里,先好好观察下《清明上河图》中的郊外风光吧!
在《清明上河图》中树木总共有170种之多,用了6种不同的树木的表现画法:

而我们现在观察的这一小段画中的树,是旱柳树和国槐树,仔细看,这两棵树的画法是不一样的哦:

一个用了鹿角枝,另一个用了蟹爪枝的国画画法:

再看看画中的房子,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高楼大厦也完全不一样,是古朴的茅草屋:

它的顶部是用茅草和泥浆搭建的三角形,房子也比较低矮,只有一层:

观察完画中的景色后,就一起画起来吧:

画之前,要对画做个整体的构思,画属于中心构图,前面是高耸的两棵树,接着是起伏的土坡,最后面是两个茅草屋:

那么咱们画的时候,也要把整体画面放在中间构图,然后从前到后依次作画。
画的过程中,老师会一点点的教授绘画的细节和技巧。
比如画树的时候,根据树木的生长规律,树的主干由粗到细从下慢慢往上生长,然后再细化枝干,画出鹿角枝:
老师会教到鹿角枝的画画笔法是“钉头鼠尾”,就是落笔像钉子头,落笔像小老鼠的尾部一样,又细又长,这样画出的树枝才不呆板:
画完树枝就是画小土坡了,在画土坡时候,可以画一些小的起伏变化,会让土坡更加生动:
最后就是画最远处的茅草屋了,从房顶依次画下来,房顶是一个大大的三角形,屋檐的茅草用短线来表示,还要再在屋顶画一些点点,表示茅草屋的泥土:
就这样,清明上河图中郊外的茅草屋一角就画好咯:
继续往画面的左边走去,就是近郊了:
这时画面里也变得更加热闹起来,有农田、树木、行人,房子也比郊外要精致一些:
跟着熊猫uu的步伐,咱们把近郊中的画面浏览一遍,看画面中的人物、树木、和发生的故事:
突然,远方传来热闹的声音,熊猫寻声飞奔而去,原来是一匹脱缰的马,把场面搞得沸沸扬扬的:
uu仔细一看,害怕极了,这个马竟然没有头……
难道这是什么神奇物种?
哈哈,不是,这是因为《清明上河图画卷的年代太久远了,马头的部分损坏掉了,即便有文物修补专家试图还原过马头,因为效果不怎么样,就一直让马头空着了,于是画中出现了一匹脱缰的无头马。
那么不如我们发挥想象,把这匹马画全吧,我们先观察实际中的马是怎么样,总共由哪些部分组成:
观察完后,就可以动笔咯,这幅画同样是用中心构图的方法,用白描的手法,从头的位置开始从左往右画马:
马头中最灵动就是头上的鬃毛了,画中通过白描技法中的游丝描,把头上的鬃毛一组一组地从左往右,叠加排列画出来,把鬃毛在空中飘逸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画马儿奔跑时,腾空而起的前肢,可以看到腿部的线条有顿挫起伏,这可以体现出腿部的肌肉骨骼:
身体轮廓线,也是有起伏变化的,连着后面两条腿,再用画鬃毛的游丝描法画出尾巴,马的整体轮廓就画完了:
因为这匹马是一批脱缰的马,所以马身上应该要有缰绳才对,咱们最后把缰绳的细节补充完整,这匹神采奕奕的骏马就完成了~
就这样,跟着熊猫uu一起,从画的最右边的郊外一直往左边,一点点观察过去,了解画中故事的同时,临摹画中的9个细节。

      领取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