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岚老师讲古诗词(一)

 昵称503199 2022-07-30 发布于湖北

【文字家园】

第一节:诗词赏析·古韵启蒙

“不学诗无以言”孔夫子曰。不学诗经,无法准确并文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大家知道什么叫神童?你知道的神童有哪些?”

这是江岚老师的第一问。

有人答:“王维”;我答:“曹丕”。

江岚老师说很好,那么你们为什么觉得王维,曹丕是神童?

能文能诗,就是唐代神童的标志。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同学中有很多种回答,我则答:“七岁能诗词,还可被科举考试录用。”

江岚老师说我的解答最接近答案。并对神童的来历,定义做了详细解析。

主要意思是指七岁就可以作诗,参与童子举考试,通过的才算神童。

神童举也叫童子举、童子科等,是专为选拔神童所设立的科举项目。

诗词: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才是诗歌创作的最好境界。

江岚老师问“骆宾王”算不算神童?骆宾王七岁做《咏鹅》,全诗语言准确,这是《咏鹅》最大的优点和特点。但是《咏鹅》没有言外之意,就是直白的情景描写,也不符合格律。所以,只能算是自由体,是低配。骆宾王属于初唐时期,是没有严格的格律。

唐朝也是在武则天称帝后,格律诗的平仄和韵律才稳定和相对固定,也是诗发展的鼎盛时期,钦点状元郎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这里再次回到诗的起源,回到神童。举例说明。

1、唐朝有个七岁小女孩,做了一首送兄离别的五言诗:

《送兄》佚名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归。

“别路云初起”,是远景着笔,以景表达送别的心情。“离亭叶正稀”,是近景描写,也是以景融入别离的伤感之意。“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更是以归雁的成行,对比写出了兄妹分别,哥哥是要回家乡,而妹妹却不能同行。这里的“行”,即是“同行”,也是“成行”,是以多音字体现多意。

本诗“重点是融情入景,也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个小女孩,能写出如此的别离之情,五言章法运用纯熟,做到以景物抒情。故此为神童。

2、唐玄宗钦点的童子举的一首七言:

《赋新月》
唐·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
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
三五团圆照满天。

这是一首言志诗。“我就是新月,就是一张未发的弓箭,莫看我现在很小,等到月中期月圆时,我就会变得很满。这个孩子的气势不输于任何成人。

3、一个五岁的孩子写的诗

《咏花》
陈知玄
花开满树红,
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朵在,
明日定随风。

这是空,他的空,就是无。他不同于王维的空,王维诗的空,是“静”,是一种回归的宁静,有佛家思想在里面。

他也不同于柳宗元的“空”,柳宗元是“绝望”的空。

陈知玄的“空”,没有任何希望,是看破红尘,看破一切。也不是绝望,也就无从念想。所以,只能是“无”的境界。一个五岁的孩童,心智之成熟,令人不可思议。真的就像佛祖转世,很像唐三藏。更厉害的是,他还是李商隐的师父。

今天的知识点:

1.诗的起源。

2.有关神童的定义。

3.有关神童的来历。

4.有关历史上的几个重要神童作品解析。

5.写诗必须融景于情,也就是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