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隔13年,《入殓师》重回荧幕!网友:久石让的配乐一响起,又破防了!

 雁影阁 2022-07-30 发布于上海

图片

2021年10月29日,《入殓师》时隔13年,4K修复版又重新回归大荧幕了!别的不说,大提琴响起的那一刻!许多人破防

图片

图片

要知道,2008年《入殓师》初上映的时候,第二年就不负众望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

最近4K修复版强势回归,海报设计界天花板的黄海老师还亲自操刀了定档海报“生如夏花”横竖两看,亦是生死两态,横看生如夏花之绚烂,竖看逝如秋叶之静美。

图片

网友们直接称之为年度最佳海报之一

图片

导演泷田洋二郎也亲自下场,在微博和知乎等多个平台上感谢《入殓师》可以二次重回大荧幕。

图片

图片

图片

 时隔13年,《入殓师》再看还是经典!

时隔13年,我们再次重温当年的经典,依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从大提琴手到入殓师:厌恶和恐惧 ·

影片的主角小林大悟(以下简称小林)曾经是一名乐团大提琴手,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入殓师

图片

从阳春白雪般的工作到入殓师,最开始的小林十分不适应。更糟糕的是,第一次与社长一起工作,就是为一位去世两周才被发现的老奶奶入殓

图片

尸体腐烂的臭味,满是蛆虫的屋子,让小林心生厌恶。

图片

但社长的一句“你抬脚”,让小林不得不一边干呕一边干活。

图片

事后对于第一次入殓的体验,小林陷入了深深地怀疑与退缩当中,社长掏出了“安慰金”让小林回家了。

图片

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因为搬运尸体小林的衣服染上了臭味,受到了别人的猜疑和嘲笑

图片

像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一般,小林转头进入了澡堂,拼命的清洗自己。

图片

入殓的工作与在乐团拉大提琴天差地别,不甘心、困惑、受到质疑、面对死亡的恐惧等等所有的情绪都涌上了心头。

图片

但在河边的一次散步中,大爷与他的对话让他改变了些想法。

他们看到拼命游向岸边的鲑鱼,小林发出感慨:“真可悲啊,拼命游上来就是为了去死”。

图片

而大爷却说:“它们想回家,回到出生地”

图片


这句话让小林对死亡与入殓有了重新的思考,好像入殓也并不是多此一举,更多的是让死亡也成为一种仪式。

· 看到社长为死人入殓,让小林二次成长 ·

在这之后,他跟着社长进行了多次入殓工作,他看着社长为一位积劳成疾的年轻母亲入殓,而这也成为了他对于自己现在这份工作的完全转折。

图片

社长温柔的触摸死者为其擦拭身体,穿戴整齐上好妆容,细心娴熟的手法“生命”再一次的于某一形式复活

图片

图片

动作缓慢而干净,充满了对于死者的尊重与体贴,小林在一旁怔怔地看着,好像也在与社长一起感同身受

图片

在所有工作完成,正在社长要盖棺之时,亡妻的丈夫在一旁痛哭失声:这些年,你辛苦了。

图片

图片

小林在这一刻发现,入殓的仪式勾起了亲人与死者的回忆,虽然离开是痛苦的,但存在的感情让生者更加坚定的活着

自己,在一次次与社长的入殓仪式中好像也有了胜任这份工作的信心

· 小林的妻子:从不理解到尊重 ·

但小林的妻子发现他做着这样“晦气”的职业,非常不解,两人大吵一架。

图片

而澡堂老板娘的意外离世让小林的妻子的思维有了转变澡堂老板娘是小林夫妇都熟知的人,她突然离世,小林决定以入殓师的身份送她最后一程

图片

图片

当小林妻子目睹了小林工作的全过程,那种对死者的尊重,给予死者于体面的离开的作法,让她似乎理解了小林坚持这份职业的原因

图片

· 最后的成长:为父亲入殓 ·

影片中最后一次小林的入殓工作便是为自己的父亲从小缺失父爱的小林,对于父亲的离开一直抱有怨恨,决定不会参与父亲入殓的过程

但他的同事也同样的抛弃过自己的孩子,恳求他一定要去看看。

图片

图片

在为自己父亲入殓的过程中,小林也渐渐看清了他记忆中一直模糊的父亲的样子

图片

他发现了死后父亲的手中,一直攥着他们约定好的石子,见到石子的那一刻小林顿时放下了多年对父亲离开的怨恨,也理解了原来父亲的不想见是因为自己的存在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恐惧,并不是真的不爱

图片

他与妻子拿着那块父亲紧攥得石头,并触碰了妻子肚子里的孩子,小林与自己的过去达成了和解,让我们看到生命不断传递,生老病死是一种过程,而爱永不可磨灭

图片

图片

· 久石让的配乐《Memory》 ·

影片短短2个小时,通过主角一次又一次的入殓仪式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也看到了他周围的人对于“入殓师”这份职业从误解到尊重的过程

图片

它更让我们从温柔平淡的影片中,直击了死亡话题。而四次响起久石让的配乐《Memory》和主角小林拿起大提琴奏起的音乐,都好像是我们与死亡达成的温柔和解

图片

一切加起来好像让我们有勇气面对影片中所说的:死亡,就是一扇门,它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

图片

图片

 晦气的职业?并不,是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生 

《入殓师》本身是个单纯的故事,但其背后拷问的却是生命以及面对死亡的残酷。即使过去了13年之久,如今依旧有上亿的讨论度。

图片

那么影视剧终究是影视剧,当它照进现实又如何呢?日本《跟你去你家可以吗》也曾真实的拍摄到了一位了不起的小姐姐。

她白天做演员,而晚上的工作就是入殓师

图片

采访中,她为节目组介绍了她工作时所用的工具。

图片

有用于止血的绷带和止血剂

图片

也有可以干洗头发的精油、会使血色显得更好的粉底等等。

图片

图片

而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职业,她说因为妈妈就是入殓师

图片

小姐姐说起初也因妈妈的工作而反对,但如今更多的是敬佩还有骄傲

图片图片图片

一位网友所说的话令人印象深刻:“入殓师用他们的方式尝试与死者对话,像是拉开窗帘,让阳光投射到没人敢靠近和触碰的角落,渺小又伟大。”

他们都在告诉我们,这不是晦气的职业,只是换了一种角度重新看待人生。

图片

 是悲伤的,更是乐观的 

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死亡是被忌讳的,是避而不谈的我们从小就没有死亡教育,很难去面对与正视,一旦触碰到它就会内心充满着惶恐与不安。

图片

但《入殓师》通过一个小小的特殊职业,为我们补上了死亡课题,它并没有否认死亡存在的悲剧性,而是更真切地表达了出来

给予死者以尊重,给予生者以安慰。让活着的人在一次入殓仪式中,感受到确实存在的情感,更有积极的力量面对生活。是悲伤的,更是乐观的

在这种微妙的平衡当中,我们也学会了“一边相遇,一边告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