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陈元光的开漳活动与闽南文化的形成

 风吟楼 2022-07-30 发布于广东

文:何池

文章图片1

开漳圣王陈元光(林少丹画)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河南光州人,生于唐高宗显庆二年,总章二年(669年)13岁的他就随父陈政入闽,在闽南粤东生活42年,为平定闽粤战乱、开发漳州地区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成为开发漳州地区第一人。其历史功绩在于给这片长时期动荡不安的土地带来了“无桴鼓之惊,号称乐土”的安定与祥和,还创建了漳州,促使漳州地区文明与进步,还在于通过开发活动把中原文化融入了东南边陲这片当时尚未开化之地,使之与这里的古闽越文化交融,成为今天闽南文化的最早源头。

一、陈元光开漳历史功绩

陈元光在平定战乱的过程中,忠实地执行朝廷的安边政策,并创造性地把平乱与开发这片土地很好地结合起来,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1.实施“畿荒一德、胡越和同”的民族融合政策

陈元光自幼饱读经书,深受儒家忠君报国、王道仁政的影响,当乃父陈政在奉诏入闽南平乱八载,于仪凤二年(677)惫极劳瘁而逝之后,他承父职代领戍闽唐军,在总结了8年来平乱战争的得失与教训之后,实行“剿抚结合,以抚为主”的政策,区别首恶与胁从,重点打击首恶分子,即“落剑唯戎首,游绳系胁从”(许天正和陈元光《平潮冠诗》)。而对参与叛乱的一般“蛮獠”山民,则采取以抚绥为主的策略,在九龙江北溪西至浦南东至江东(旧称柳营江一带)建立“唐化里”,又在云霄漳江之北建“火田村”,开荒生产,营建村宅,安置军眷,做到粮食自给、兵不扰民。他还争取大多数“蛮獠”的归附,土著群众“负耒耜皆望九龙江而来”(《白石丁氏古谱》)。对这些归附的“蛮獠”,陈元光免除其赋税徭役。这一政策赢得了人心,缓和了民族矛盾。仅3年时间,陈元光就消灭了“蛮獠”主力,结束长达十多年的动乱局面,而且使荒凉的九龙江两岸“渐成村落,拓地千里”,人们安居乐业。

2.用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取代刀耕火耨的落后生产方式

唐初,生活于“泉潮”之间的山越土著仍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其生产方式十分落后,他们“伐山而营,依山而猎”,“火田畲种无耕犊”(陈元光《龙湖集》)。针对这一现状,陈元光积极推广铁犁牛耕,兴修水利,(他率领军士在云霄火田修建的“军陂”至今犹存)使用筒车提灌农田,开始实行双季稻生产方式。这些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和设施在漳州地区的首次应用,使农业生产得到初步发展,沿习数千年的刀耕火种落后生产方式至此画上了句号。

文章图片2

云霄火田至今仍在灌溉农田的圣王坡

3.创办学校,教化士民

作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陈元光,深知“兵革徒威其外,礼让乃格其心”“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在兴庠序”(陈元光《请建州县表》。载《全唐文》卷164)的道理。当战乱甫定,他就向朝廷上了《请建州县表》的奏章,朝廷批准了这一奏章,并任命他为漳州首任刺史。垂拱二年(686),漳州在云霄漳江之畔的西林正式创建,唐王朝各种制度法令和中原文化在这里得以推行和传播。于是“民心有系,土俗转淳”,“荒陬夷獠尽沐皇恩”(陈元光《漳州刺史谢表》,载《全唐文》卷164)。他在州郡职官中设专司教育的“文学”一职主持乡校事宜。唐景龙二年(708),龙溪县令席宏在唐化里西端浦南松州村创办松州书院,这是全国最早以书院命名的学校,载入已出版的《中国教育志》。陈元光之子、漳州明经科举第一人陈珦主持书院讲授,成为漳州学校教育的发端。学校的创办,不仅“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载陈元光《龙湖集》),还使漳州迈进科举制度的轨道。

文章图片3

始建于唐的中国最早书院——浦南松洲书院

二、开漳活动促使闽南文化的形成

陈元光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将,他不仅胸有韬略、武艺高强,而且喜诗赋善吟咏。陈元光及其将士在平定战乱和开发漳州地区的过程中,带来了家乡光州(潢川)、固始的中原文化,其内容除了上面已述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文化教育之外,还有中原的岁时习俗、诗赋唱和、戏剧艺术、饮茶文化、民俗宗教、祭祀文化,语言俚语,等等。陈元光及中原将士(含家眷)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在漳州地区的首次传播,是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的首次交融与碰撞。可以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及开漳活动,是闽南文化产生的最初源头。

1.闽南文化的形成

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的碰撞交融的产物。而中原文化是随着四次中原人口的大规模南迁而传入闽南地区的。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原汉人开始“衣冠南渡”进入福建,大部分定居于当时晋安郡北部,也有零星越过戴云山,进入晋安郡南部的晋安县和义安郡北部的绥安县,他们可以说是闽南地区汉民族的先头部队。第二次是唐高宗年间,陈政、陈元光奉朝廷之命,率领中原府兵连同家眷近四千人进入闽平乱和开发,随后陈政母亲魏太夫人又率领三千府兵来援。两批援闽府兵连同家眷约七八千人87个姓氏,是闽南地区最大一次的中原移民。当时漳州地区人口仅一万二千多人,因此陈政父子入闽平乱是中原文化较大规模传入闽南地区。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的王潮王审知入闽。第四次则是南宋偏安江南,促进了更多中原人口的入闽和闽南的开发。这四次中原向闽南的移民活动,带来了不同发展时期的中原文化,而一次次中原文化的传入,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与古闽越文化所产生的一次次碰撞与交融,逐渐形成具有明显闽南地域特色的文化。可见,闽南文化产生于晋唐,成熟于南宋,在明清时期随闽南经济社会发展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传承弘扬于当今。

2.闽南文化的拓展与传播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闽南人口的迁徙,闽南文化已超越出了闽南地域的狭窄范围,它随着闽南人在内陆的迁徙延伸到广东潮汕、湛江、海陆丰、雷州半岛,浙江南部的泰顺、苍南等县,舟山普陀、乘泗的部分地区,海南的十四个县市、广西桂平、北流,江西的玉山、上饶;明清时期随着闽南人大量进入台湾开发而延伸到了宝岛,成为今天台湾的主流文化;而后又随着闽南人的飘洋过海而远播到了东南亚甚至欧美各国的闽南人聚居地。在一定的意义上说,闽南文化就是闽南人的文化。海内外的闽南人都十分注意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主动吸收四方文化成果,在拓展其地域外延的同时,不断丰富闽南文化的内涵。它正是通过这种由文化传统、文化认同建立起来的精神纽带,把海内外的闽南人牢固地联结起来,使这一特色文化始终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而历久不衰。可见,闽南文化的地理范围已延及海内外,但它的根在闽南,闽南是闽南文化的历史发祥地。

三、闽南文化的试定义与丰富内涵

文章图片4

2016年在漳州召开的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

闽南文化的形成过程决定了这一地域文化既蕴藏着中华大文化的历史内涵,也具有与自身地理环境相融合的区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特色。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闽南文化的的探讨与研究在闽南地区以及龙岩、潮汕等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在闽南厦漳泉三市,甚至龙岩,多次轮番召开“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两岸研究闽南文化的专家学者聚集一起,交流切磋闽南文化的要义、并结集出版许多优秀研究成果。关于闽南文化的内涵特色,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视野和层面进行有益的探讨:有的认为是民系文化,有的认为是地域文化;有的认为其具有进取性、务实性、传统性、包容性;有的认为其具有拼搏精神、开拓精神、开放精神、兼济精神、兼容精神;有的认为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构成的同心圆文化;有的从闽南三市四方不同的地域空间分析文化内涵的差异性;还有从文化属性的视角研究,有认为是海洋文化,有认为是移民文化等等,实在不胜枚举。笔者则认为:闽南文化是所有闽南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闽南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闽南的人、事、物。“人”即闽南人物,包括海峡两岸及侨居海外的闽南人物;“事”即发生于闽南人当中的事,包括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以及语言、著述、艺术、制度、组织、民风民俗、思想思维、人文性格、宗教信仰、民间信俗等;“物”即闽南实物,包括自然存在物(山川湖海树木花草)和人工制造物(古建筑、祠堂、宫庙、牌坊)等。

漳州乃至闽南、台湾民俗文化都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何池,漳州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