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刘称莲,欢迎进入我的喜马课堂! 有的家长会觉得假期是孩子在学习上超越其他同学的好机会,于是会制定一系列的假期学习计划,安排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强化班、特长班,但是孩子只想利用假期来玩,并不想学习那么多。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已经辛苦学了一个学期,也很心疼,不想再给孩子安排太多的学习任务,但如果不管孩子,又怕孩子得了假期综合症:生活作息不规律,整天看电视玩电脑,作业到最后一天才开始写,草草地赶完,都不知道写了什么,家长觉得孩子没有什么成长。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从家长最关心的三个方面来给出答案:第一个就是孩子的假期要不要安排好满满的学习任务,孩子的假期应该怎样合理的度过;第二个问题是孩子的假期作业到底要不要做,以及应该怎么做;第三个问题,也是很多家长都比较苦恼的,孩子在临近开学时如何收心的问题。 首先,孩子的假期要不要安排更多的学习任务。 我女儿每次假期的时候,我从不给她额外布置很多功课,或者让她去各种特长班补习班。因为我觉得假期时孩子就应该彻底得到放松,让孩子去做一些平时上学时没机会做的事情。因为我们觉得孩子的大脑就跟电脑系统一样,用久了系统不及时清理和更新,反应会更慢,而假期其实是孩子更好地更新自己的时候。 每次放假前,我都会先征询女儿的意见,问她希望怎么安排自己的假期,这既尊重了孩子,又能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管理。因为每天几点起床,做什么事情是她自己来安排的,这跟学校里完全不一样。学校教育是他我管理的过程,就是老师管理,学生执行,什么时间应该到学校,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等都是学校和老师给孩子的指令,孩子照着做,这样的方式很难锻炼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孩子年龄越大,学习任务越重,就越需要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所以家长完全可以利用假期,让孩子多自主安排时间,从而加强他这方面的锻炼。 让孩子做一些他自己喜欢但是平时不太可能做的事情,也是给孩子充电的过程。哈佛大学的一任校长曾说过,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只专注于课本,孩子学到的也无非就是课业中很少的知识,接触到是一个很窄的知识面,但是生活中其实有更多课本以外的东西是能帮助孩子获得另一种成长的。比如阅读、旅行,带孩子做公益等等。 我的女儿在假期里就特别喜欢阅读,平时因为课业重,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所以一到假期她总是如饥似渴的一本接着一本的读,假期里她所读的书大部分都跟课业无关,但是每次假期后我都能感觉到她的进步。很多人都说我女儿懂得的比别的孩子多,我觉得这都是阅读的功劳。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过去不怎么读书或者也喜欢阅读,不妨在假期多给他选一些好书,让他尽情地读个够。 除了阅读之外,我们也可以带着孩子去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在旅行中也会有很多的学习。旅行不一定非要出国,或者去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只要能经常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环境,让他对某些事情印象深刻,就是一种成长。当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自身的弱点很容易暴露出来。比如对家长的过度依赖、任性等,家长也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家长也能通过旅行教会孩子很多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遇到迷路的情况,如何找警察叔叔帮忙,也可以提前跟孩子约定如果不小心和爸爸妈妈走失了应该怎么办,而这些是在熟悉的环境里很难注意到的。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带他去一些人文环境比较浓厚的地方,如果所去的地方有一些特殊的文化,一定要认真跟他讲,让他融入文化里,孩子才能更多的长见识。 所以,相对于安排更多的学习任务,我反而希望家长能够让孩子尽情去玩,让孩子用另一种不同于学期内的学习方式去补充自己。 提到孩子的假期,必然少不了假期作业。那孩子的假期作业到底要不要做,应该怎么做? 我的建议是,交给孩子自己去安排。比如他想以什么方式来完成,是每天写一点,还是临近假期结束的时候再一次性写完。家长要允许孩子可能安排不好,允许他可能完不成,但是家长要把可能完不成的后果提前告诉他,不管是写还是不写,或者怎么写,后果都由他自己来承担。 我的女儿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很少督促她写假期作业。因为一方面我觉得应该给她足够的尊重,相信她可以自己安排好,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很多作业其实对女儿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她完全可以节省下来做那些无用的作业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逼孩子写作业其实就像逼一个人吃药,家长和孩子都痛苦不堪。我们很多家长好像都有作业崇拜症,不管老师留什么,都一定要孩子完成。但其实家长应该首先弄明白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作业是辅助孩子的学习,是巩固旧的知识,复习新的知识,但如果老师留的作业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就没有必要一定做。很多家长因为假期作业为难孩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逆反情绪,这样反而不利于他在新学期的学习。 但是老师留作业是一种学校的规则,是否需要遵守也很考验家长跟学校、跟老师之间的关系。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学期末家长尽量多跟老师沟通,给孩子布置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偏向实践的作业,让孩子更愿意完成。 那有家长可能会问,如果不管孩子,孩子在假期玩疯了,新学期没法收心怎么办? 这就需要家长在临近开学一周,帮助孩子调整状态,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前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生物钟,模拟开学节奏,营造收心环境。 很多孩子刚上学会困,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是因为心态和作息生物钟都还没调整过来。所以家长应该在开学前几天就按照平常上学时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的起居,按时准备一日三餐,让孩子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以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氛围,不要继续在家里安排激烈的、比较野的娱乐活动,让孩子感觉假期生活即将结束。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上网、出去玩的时间,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个合理的娱乐时间表,每天递减,让孩子的生活渐渐恢复正常。 二、多跟孩子聊聊他的好朋友,以及美好的校园生活。 比如多跟孩子聊聊他要好的小伙伴,还有他非常喜欢的某个老师,或者孩子上个学期在学校里发生的美好的事情。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谈谈心,唤起孩子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让孩子怀着迫切的愿望回到学校。 三、逐渐调整,给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缓冲 对于孩子状态的回归,家长不可操之过急,要求他昨天还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今天立刻能忍受几个小时坐在书桌前安静的学习,要允许他有一个过渡缓冲期,慢慢适应。刚刚度过假期的孩子,很多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突然承载过多压力,会让你容易变得情绪低落,甚至对学习有抵触情绪。所以家长不必要求孩子一下子“进入状态”,可以尝试番茄钟学习法。 番茄钟一般是25分钟的专注做事儿,休息5分钟。但对于假期缓冲期的孩子可以适当调整,可以学习15分钟,休息5分钟,休息时可以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反馈,比如吃点喜欢的食物或者玩一会儿,然后再来15分钟,直到作业或者任务完成。 假期生活是每个孩子都向往的,利用好假期,孩子的进步不一定比学期内更少。希望通过这期分享,能够给你帮助。 好了,这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收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