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巢的二首菊花诗赏析

 昵称503199 2022-07-30 发布于湖北

黄巢(--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出身盐商家庭,善于击剑骑射,粗通笔墨,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曾组织盐帮,与朝廷缉查私盐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875年,王仙芝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举义,黄巢与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起兵响应。

黄巢的二首菊花诗《题菊花》、《咏菊》由全唐诗著录。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传说黄巢8岁时他父亲在院中吟诗到第一句,黄巢就接着他父亲的头脱口而出,才思敏捷,让其父惊异不已。小小年纪就想到“他年我若为青帝”,应该怎样安排花开的问题了。领袖人物儿时的志向可见一斑。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时节,“满院”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 ,这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

第二句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集菊花的幽芳了。他要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鸣不平。

第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却独处寒秋,蕊寒香冷。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表现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古往今来,菊花就与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题菊花》诗,却超凡脱俗,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行最广的一首诗。张艺谋导演就借用了其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

其实,他正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力量,透过那盛开的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破长安的磅礴气势。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第一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 ”的 “待到”二字迸发突兀,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胜利在即的意味 。“九月八”是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 ,透露出诗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第二句“我花开后百花杀”,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象“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 。“香阵”二字说明金菊决非一枝独放。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这些石破天惊 、走雷挟电的诗句,象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