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身麻醉相当于“死过一次”?身体被全麻之后,会有何经历?

 遇事明言 2022-07-30 发布于甘肃
        此前,有关于全身麻醉术后尚未完全清醒就开始“胡言乱语”的话题在微博上很火,许多人都分享了自己全麻恢复期尴尬体验

当然,为了防止患者在不清醒的情况下做出奇怪的事情,并且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一般医院都设有PACU,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PACU在医学上被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当然你也可以称它为“社死现场”

全身麻醉:现代麻醉中最主要的一种麻醉方法

那么,全身麻醉一般是怎么做到的?患者被全身麻醉之后会完全失去意识吗?有没有全身麻醉途中醒来的情况?全身麻醉有没有什么风险呢?由于现在不少手术都要涉及全身麻醉,所以人们对于这件事情还是有些害怕的,更不用说在网上总有一些将全身麻醉“妖魔化”的言论。那么,全身麻醉真的相当于死过一次吗?被全麻之后,身体到底会经历什么

全身麻醉后像获得了重生?

“全身麻醉”的体验

大部分人对于麻醉是不陌生的,毕竟在看病的过程中可能会需要“局麻”,比如拔智齿,不过对于全身麻醉还是知之甚少

当然经历过的人一般就只会说,感觉只是睡了一觉,醒来手术就做完了。那么,全身麻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局部麻醉最常见的几种麻醉方式

首先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全身麻醉,其一般指的是将麻醉用的药物通过注射、吸入等方式,进入患者的体内,然后起到抑制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意识会消失,全身的肌肉都处于放松的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图

在全身麻醉手术当中,会使用到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复合麻醉三种方法,这些麻醉方式都需要在麻醉之前就对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进行检查,并且医生也会像患者科普一些全身麻醉的事情。在完成这些之后就会进行麻醉诱导,这一过程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个人情况并完成麻醉。

说到这,大家可能就觉得大功告成了。并不是这样,因为在长时间的手术当中,医生是无法对麻醉药效的持续时间做出精确预知的,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还会有“麻醉维持”,以此确保患者不会在麻醉途中突然恢复意识。此前有麻醉师中途离开,导致进行“麻醉维持”的麻醉输液管堵塞,使得接受手术的患者提前苏醒,患上了PTSD的情况。

手术中会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进行检测

许多人可能不能理解全麻效果消失使得患者意识苏醒意味着什么,其实这与“鬼压床”的体验十分类似,更恐怖的地方在于你能清醒的感觉到手术刀在你的身体上游离,而此时的你就像是案板上一条任人宰割的鱼。这种情况被称为“术中知晓”,会对患者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

关于被全麻之后,身体到底会经历什么。专业医师表示其实一共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麻醉师在诱导麻醉的时候,这时的患者意识还比较清醒,可能和医生“聊着聊着”就睡着了

例如医生会给儿童播放动画片诱导麻醉

第二阶段则是维持麻醉状态的阶段,不少人认为全身麻醉相当于死过一次就指的是这一阶段。从介绍来看,处于这一阶段的患者确实会完全丧失意识,除了生命体征还存在,看上去确实和“死了”没什么差别,毕竟就连呼吸都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进行的。

麻醉药物会阻断向大脑发送信号的神经

相信在了解完术中知晓的恐怖之处以后,大家会发现在手术当中完全丧失意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过用“死了一次”来形容全身麻醉其实也不恰当,毕竟生命体征都是正常的,因此全身麻醉其实更像是一场深度睡眠。在这个睡眠的过程中,人不会有意识,甚至鲜少会做梦

深度睡眠:睡眠的一部分,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

正因如此,许多接受过全身麻醉的人醒来之后都会有些“懵”,感觉自己才刚刚闭眼,睁开眼睛手术就结束了,至于手术那几个小时就像是被“偷走”了一样,自己没有丝毫感觉。这种情况就是最好的,毕竟做手术的时候“清醒”是真的很崩溃。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苏醒期了,这一阶段人的苏醒时间和具体表现是因人而异的。像咱们在开头说大家分享的全身麻醉苏醒时的“囧事”其实就属于这一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意识还是不清醒的,因此往往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举动,而若是在彻底清醒后是否记得做过这些,他们又会表示完全不记得

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适反应

对于这种情况,医生称其为“全麻苏醒期”的并发症,部分人会出现这种症状,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

苏醒后出现的短暂意识障碍

“全麻苏醒期躁动”

全麻苏醒期躁动常常表现为患者躁动、兴奋,在这期间可能会出现语无伦次、手舞足蹈甚至是毫无缘由地哭喊等多种反应。因此有不少人说如果不是长期在PACU当中工作,当你进去之后会有一种置身于“神经病院”的错觉,毕竟在这时很多意识不清醒的人会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

有医生对于自己医院当中的全身麻醉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1500例全身麻醉患者中的有248人出现了“苏醒期躁动”的情况。

患者全麻醒来后的情绪变化与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

因此,被全身麻醉的患者出手术室时,都是有医生或者护士进行专门看护的。造成这种躁动出现的原因很多,并且患者在术前恐惧不安的心理也会让这种症状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术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里的“专业性告知”不仅涉及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时的生命安全,还涉及到他在后续苏醒期的表现。毕竟如果出现了呼吸急促的情况,随行的护理人员需要立即报备医生,必要的时候医生会按照情况处理

术前麻醉咨询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能够正常地醒来其实已经非常幸运了。因为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接受全身麻醉之后苏醒延迟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让家人都非常担忧。所以医生对于患者的苏醒情况,一般会进行仔细评估

具体按Ramsay镇静深度评分观察患者苏醒情况:1分为烦躁、不安定;2分为安静合作;3分为睡眠、对大声呼唤反应灵敏;4分为睡眠、对呼唤反应迟钝;5分为对呼唤无反应、对刺激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在任何情况下,患者都不要惊慌,尽量配合医生

总之全身麻醉的整个过程是衔接紧密的,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和护士会照顾好患者,当然家属和患者的前期配合也非常重要。在医学技术愈加成熟的今天,意外已经少了许多了,但这并不代表麻醉就没有任何的风险。客观来说,麻醉还是存在风险的,医生只能尽力帮助患者规避

大家绝不能主观臆断,身体不适要立即向医生报告

麻醉的风险依旧存在

上个世纪时,有关于麻醉致死的案例其实很多,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在麻醉的死亡率已经很低了。当然,部分医院设备和医护人员的个人素质依旧会让部分麻醉手术存在巨大的风险

因此,虽然死亡率确实低了很多。但是有了一些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麻醉医师都觉得潜在的风险增加了。尤其是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在,前去医院接受全身麻醉的有许多老年人,而针对高龄患者在麻醉期间和术后恢复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从而影响恢复,严重的话甚至会死亡

2017年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此外全身麻醉比例的提高也使得麻醉风险变高,最典型的就是咱们在前文中提到的那个“术中知晓”。这种情况对于病人的身体来说可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对心理产生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

调查发现56.3%的创伤后情绪紊乱症患者曾经有过术中知晓的经历,近年来在欧美国家,患者关于术中知晓的知识逐渐普及诉讼的案例也在增加。

目前为什么会发生术中知晓原因还不是非常的明确

总之,如果大家未来要接受全身麻醉,在这之前确实要好好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但是也不必太过紧张,毕竟现代医学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心态对于手术更加有利。

来源: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