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力资源规划报告的解读

 学习一生 2022-07-30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人力资源规划报告的解读


人力资源规划报告包括7个方面: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和指导原则、人员结构目标、人员配置、培训与开发规划、薪酬与激励机制、绩效管理规划。

1.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部分的举例如下所述。

根据公司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按照“国际化、全面化、专业化”原则,对主营业务、LD业务和其他业务分别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以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为基础,建立岗位序列和岗位评估。建立和完善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体系,并通过对薪酬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修订,形成公司的价值导向。通过产品和市场的国际化,促进员工行为职业化,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2.工作重点和指导原则

“工作重点和指导原则”部分的举例如下所述。

(1)结合公司精细化生产管理、新生产基地建设以及公司新业务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工作重点为:培养具备高素质创新能力的技术团队,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营销和客服团队,培养具备丰富管理技能的生产管理团队,培养具备跨系统工作技能的复合型OEM团队,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培训和管理,培养技能熟练度高的技术工人和生产工人团队。

(2)坚持“三个”指导原则:一是在薪酬与配套政策上,坚定不移地向关键人才倾斜,使关键人才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在各种制度和人员结构上向销售和技术倾斜。同时,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及新进员工对生产现场的认知和关注程度;三是坚持“国际化、全面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方针,在不同系统进行必要的岗位轮换、横向调配,以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

(3)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侧重点持续修正和完善考核指标,从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考核指标细化,进而体现公司价值导向;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不同系统、不同类别的员工进行薪酬设计,并确定具有岗位特点的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4)结合公司发展的需要,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特别是国际化人才、技术人才和生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储备。

(5)建立开放、明确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的自我驱动,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3.人员结构目标

1)总人数和岗位结构

员工总人数和岗位结构按总业务、A业务、B业务、C业务分别确定。每张表的横向为第1年底、第2年底、第3年底。每张表的纵向为人员总数、行政类人员、技术类人员、营销类人员、生产类人员、其他人员。

总业务、A业务、B业务、C业务对应的员工总人数及岗位结构,分别如表1.2、表1.3、表1.4、表1.5所示。

表1.2 员工总人数及岗位结构(总业务)

图片

表1.3 员工总人数及岗位结构(A业务)

图片

表1.4 员工总人数及岗位结构(B业务)

图片

表1.5 员工总人数及岗位结构(C业务)

图片

2)学历结构

(1)在本书中,学历结构按博士/硕士及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职高/技校、初中/小学及以下6类进行划分,以本年为基数,对第3年底的学历结构目标做出限定,如表1.6所示,表内数据为不同学历占总人数的比例。

表1.6 第3年底的学历结构

图片

(2)对每类岗位的学历要求比例做出限定,举例如下所述。

①技术类:本科以上学历占80%。②营销类:大专以上学历占75%,其中营销人员及营销管理人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占90%。③生产类:高中/职高/技校以上学历占50%,其中生产管理人员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占60%。④核心管理人员(公司主管以上):本科以上学历占75%。

3)平均年龄

第3年底员工平均年龄:目前平均年龄为32岁,至第3年底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

4.人员配置

“人员配置”部分的举例如下所述。

在人员配置方面,坚持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核心骨干人员以内部培养为主,以外部招聘为辅。

拓展招聘渠道,加强与高等(高职)院校、技工学校的业务联系,定向培养初级技术、客服和管理人才以及技术工人;采用在西部省份集中招聘工人模式来满足需求;通过加强与行业招聘网站和猎头公司的合作,获取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拓展公司员工内部推荐渠道。

采用内部猎头方式,通过各种方法捕捉各部门的人员需求变化和各部门的人员供给变化,掌握异动情况并及时填补岗位空缺。

以岗位评估为基础,结合员工在公司内的职业生涯发展,制订接班人计划,制定并形成内部跨系统轮岗机制,培养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5.培训与开发规划

“培训与开发规划”部分的举例如下所述。

以国际化标准为导向,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指导,以建立内部培训体系为主,以引进外部培训课程为辅,建立并实施以提高各系统员工的职业技能为主,涵盖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增强企业凝聚力等内容的培训体系;注重开发和培养具有优秀素养和潜质的员工,并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1)完善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新进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培养、核心骨干员工的职业素养培训及定期的企业文化、理念专题培训,以及各系统专业技能培训。

(2)重点加强生产系统中操作员工的基本技能培训,形成稳定的技工队伍,在公司内部选拔具有优秀技能的员工担任技能培训师,建立技能培训师队伍,并逐步形成稳定的生产技能培训系统,视具体情况成立内部技校及技工培训基地,为公司生产系统输送成熟、稳定的操作员工。

(3)建立核心骨干人员的国际化培养机制,为公司国际化发展进行人才储备。

6.薪酬与激励机制

“薪酬与激励机制”部分的举例如下所述。

以职责和能力为导向,建立以职能工资制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公司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公司在薪酬调整与配套政策上,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并引入外部市场薪酬比较机制,吸引和留住公司实施战略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1)重视薪酬总额的管理,与销售收入、利润建立一定的联系。

(2)进一步完善公司各类激励及晋升方面的制度。在薪酬总额控制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激励方案。

(3)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使优秀人才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促进公司可持续成长。重点是要对技术、营销、关键管理岗位进行长期激励。

7.绩效管理规划

“绩效管理规划”部分的举例如下所述。

“以绩效论英雄”,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及价值评价体系,强调绩效管理中的全局观念,倡导高绩效文化,注重绩效管理过程。

(1)完善并推行项目管理制度,以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技术人员的内部管理。

(2)完善针对生产工人的产量、质量和成本考核,应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消耗。

(3)完善中层经理的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引入经理述职等手段提升其管理能力。

(4)通过对绩效考核数据的分析,加强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人力资源规划——结合业务量的测算分析》张明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