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病夏治,三伏天这样晒太阳

 饮膳道人 2022-07-30 发布于江西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俗话说: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教授提醒,三伏天掌握正确晒太阳方法,可助“冬病夏治”。

什么人适合三伏天晒太阳?

邹旭介绍,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这也正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体现。

哪些人群适合三伏天晒太阳?一般来说,慢性病患者、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亚健康人群和阳虚、湿气重人群,都适合在三伏天,适当晒太阳生发阳气。

怎么晒?晒背和四肢

邹旭教授曾接诊一位高尿酸血症患者,反复痛风发作,服用降尿酸的药物后,尿酸可降至正常,可即使控制饮食,一停药也还是会反弹,很是苦恼。在邹旭建议下,适当晒太阳出汗一段时间后,在不服药的情况下,痛风基本没有发作了,尿酸已经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

邹旭解释,适当晒太阳是流通气血、令阴阳相和的良方,具有调动人体抗病能力、改善人体代谢等多重功效。而三伏天合理地出汗,也可以疏通玄府,排出伏邪,令病去身安。

从人体经络来看,阳经多行于背部,后背正中的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因此晒背有助于生发督脉、膀胱经的阳气,提高人体气化能力。阳气足了,自然有能力排出各种外邪,让病气从此而出。

因此,邹旭建议,晒太阳可集中在晒背及四肢,尽量直接与太阳光接触。

时下正值酷暑,邹旭提醒,注意不要直接暴晒头部,建议打伞或用帽子遮挡头部。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晒中需及时补充水分。要注意预防中暑,当出现头晕、头痛、出汗过多等不适,就应立即停止。

晒太阳之后毛孔打开,最好在荫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孕期身体情况比较特殊,建议不要随意扰动气血。

何时晒?把握三个时间段

三伏天期间皆可晒太阳,但最佳体验日期为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

具体如何选择正确的时间点?邹旭表示,9点~11点是巳时,中午11点~1点是午时,1点~3点是未时,这三个时间段晒背及四肢,可达到同气相求效果。其中小孩、老人、体虚之人最好选择9点~11点晒太阳。因为少阳之火,可以生“气”。

可每次先晒20-30分钟,了解自己的耐受程度,看情况再加到1小时。(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何宁

校对 | 谢志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