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选择一本书来了解投资,我会选择《价值投资实战手册》,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堪称《投资理念合辑》 01
一名切罗基族的老人与他的孙子讲起了人类内心都会有的一场斗争:“孩子,有一场恶斗发生在我们内心的两只狼之间。 一只狼代表胆怯,胆怯带来了焦虑、不安、不确定、犹豫不前、优柔寡断以及不作为; 另一只狼代表信念,信念使我们冷静、坚定、自信、充满热情、果敢、有激情和行动力。” 孙子思索了一会儿,乖巧地问他爷爷:“那么,哪只狼会赢呢?” 这名老切罗基人回答:“你喂养的那只会赢。” 02 在经济学中,经常提起的一个词就是供需关系。而之所以它俩在一起出现,其实就是因为供与需是硬币的两面,供就是需。 当我们为社会提供价值的时候,我们想的都是这个行为会为我换回什么。正是由于我们对外界有着需求,我们才会对外界提供价值。 而购买力不过是对你供给的一种衡量,那么购买力的增长,自然就代表着你供给价值的增长。 所以我们可以听见那个毫不违和的词——投资自己。 这也是巴菲特今年,在股东大会中与大家分享的,应对通货膨胀的办法——投资自己。 让自己可以为社会供给更多的价值,那么就可以获得购买力的提升,也就无惧通胀。 价值本身就是购买力。 03 ![]() 04 如果你手持火把穿过炸药库,即使毫发无损,也改变不了你是一个蠢货的事实 05 杜克是一名职业德州扑克手,同时也是心理学博士。由于她专研如何做出正确决策,也经常被请去为CEO们提供咨询服务。 在咨询的一开始,她经常问CEO们一个问题,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过去一年中的最佳决策和最差决策。 但无一例外,所有人介绍的都是自己的最佳结果和最差结果。 有一名CEO说自己过去一年的最差决策是解雇了公司的总经理,他解释说:“自从解雇他以来,我们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继任者,试了两个人选也都不太理想,销量下降,公司并不乐观。目前我们还没遇到一名应聘者能够比他优秀。” 听起来是个很差的结果,但杜克好奇,如果结果这么差,是什么让这名CEO做出这个决定呢? 他解释了该决策的制定过程,以及理由。“通过对直接竞争对手和同等规模企业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效益不如它们。我们认为公司本不应该在业绩和发展方面落后于这些企业,那么问题可能出现在领导层。” 杜克询问了这个过程是否包括,通过与这位总经理合作,来了解其技能差距,以及就他可以如何改善这一问题进行沟通。 事实上,公司的确与他一同明确了他的技能差距。CEO还请来一位高管教练来帮助他提升已知的主要短板——领导能力。 另外,在尝试通过高管培训来改善业绩失败之后,公司又考虑将总经理的职责分离出一部分来交给另一位管理者,好让这位总经理专注于自己的强项业务。 但公司最终否决了这一想法,因为他们认为这将损害总经理的信心,而员工们也很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对总经理不信任的表现。 再者,将原本完全可以由一个人承担的工作拆分给两个人做会给公司增添不必要的财务负担。 最后,这位CEO提供了一些背景资料,介绍了公司从外部雇用高层人员的经验,以及对可用人才的理解。他似乎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他们可以找到更合适的总经理人选。 这时候,杜克问在场的其他CEO们,谁还认为这是一个糟糕的决策? 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没有问题。 “因此,我一直认为,长期二字不应该是价值投资者的遮羞布。以三年为期限来看,如果自己的投资组合跑不赢指数,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是反复推敲自己的投资理念、股票组合选择以及企业研究水平是不是有问题,而不是拿市场先生的癫狂来背锅。” 06 07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其实相比于教导,人更需要被提醒。我们需要一个声音提醒我们说:做一个善良、正直、求知的人,就可以获得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