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阴山脚下老营房

 冬歌文苑 2022-07-31 发布于北京

阴山脚下老营房

  李文龙||北京

连绵起伏的阴山山脉,横卧在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七十年代,我们的部队就坐落在呼和浩特的阴山脚下。那是一个团的建制,两千多名部队官兵日夜守卫在祖国北大门,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保卫着国家领土完整与社会安全。沸腾的军营,革命的熔炉,是军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地方。虽然军队经过改革与整编,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了,所有军人都离开了军营,但发生在那个时期老营房的历历往事,却始终牢记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每每想起,无不感慨万千。

那时,我们的老营房就分布在呼和浩特市郊区坝口子村东西两侧。村子的东侧,是我们的团部。沿着山坡建起了一排一排的营房,均为平房,砖木结构,排列有序,冬暖夏凉。有团部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等领导机关,团直属单位有特务连、通信连、高炮连、卫生队等,在那个老营房里,还有大礼堂、大操场、大食堂等公共场所。当兵几年,大家经常要到礼堂开会听报告,到操场参加军事训练,到食堂就餐,到卫生队检查身体。老营房在官兵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八一”建军节到来的前夕,我专程到老营房走访参观,旧地重游,发现那里人去屋空,昔日的大礼堂早已破旧不堪,大操场一片荒芜,显得十分苍凉。但是,发生在老营房的一桩桩、一件件往事,总是不由得浮现在眼前。

大操场

在团部司令部的正前方、大礼堂的东侧,有一个较大的宽阔场地,大约有四五个足球场的占地面积,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团部进行演兵训练的大操场。当年,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各类军事训练等项目的安排。当曙光初现,官兵们便集合在此做早操。随着军号的吹响,大家围绕操场跑步,雄壮有力的步伐震动着操场。有时,来自团部机关和各营连的官兵们来此汇聚一堂,展开各种比赛,大家互不相让,争夺第一。可谓群英荟萃,高手如林,各显神通,令人刮目相看。

曾几何时,在训练的时候,这里军号声,军歌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充分展示了我威武之师与文明之师的靓丽风采。无论是走队列,还是练刺杀,模拟射击和投弹,大家争先恐后,使出了浑身解数,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全团的军事尖子基本上都是在这里产生的。凡是从士兵中提拔的排长,几乎无一不是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佼佼者。这里洒下了他们的汗水,留下了他们生龙活虎的身影。

三营九连连长陈秀阳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一名老兵,有幸参加过1959年赴青海剿匪的战斗,那时虽然他还是入伍不久的新战士,但积极报名奔赴战场,奋勇杀敌。在与匪徒厮杀的时候,表现出英勇顽强、毫无畏惧的战斗精神,他始终跟随部队冲锋陷阵,杀死不少敌人,胜利完成剿匪任务,荣立了不朽的战功。被提拔当了排长、连长后,他对士兵们要求十分严格,提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理念。他对出操训练坚持雷打不动的精神,成为营团两级军事训练的标兵模范。他带领连队风雨无阻,开展练兵,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带出了一支英雄连队。

团司令部军务股长左孔武是四川人,也是一名老兵。他喊口令声音洪亮、十分准确,要求部队军事训练规范严格,每天团部的早操和训练都是由军务股和作训股具体操作,几年下来,团部司政后机关的参谋、干事、助理们的军事素质水平均有了明显提升。为全团军事训练带了个好头。后来涌现出一大批军事训练的优秀分子。如一营排长李元超,二营排长佟博学等人,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大操场体现了军事训练的缩影,见证了官兵不断成长的经历,留下了他们熟悉的足迹与身影。他们出大力流大汗的练兵精神,有效地鼓舞了全团官兵“努力抓好训练,时刻准备打仗”的革命斗志。

大礼堂

在团部大院的西南侧,有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大礼堂。那是团里官兵们召开大会、听取传达文件、表演节目和观看电影的集中场所。七十年代,上级要求传达学习贯彻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不过夜,每当毛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团里就连夜召开大会传达到每一个官兵。于是,团部大礼堂成了大家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是讲政治的一个重要场所。

那时团里开会,一般都由团长和政委作重要讲话。名为李一的团政委是河北保定人,具有丰富的军旅政治工作经验,他的讲话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对加强全团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军事训练等各项工作的完成,具有很强的宣传鼓动性。此外,历年的先进模范官兵在这里披红戴花,接受表彰奖励,讲述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对促进全团军政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活跃部队文化生活,团里文艺宣传队经常配合形势的发展,自编自演一些文娱节目。队长李学品很有才华,吹拉弹唱以及表演节目样样精通,他的表演很受大家欢迎。每年的工作会议上,都要组织宣传队给大家演出,既鼓舞了士气,又推动了军队工作。大礼堂充满了愉快的歌声和开心的笑声,那些年,这里变成了官兵欢乐的海洋。那时的电影也是官兵们的最爱。很多好影片都是在这里上演,大家受到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记得有一部名为《解放》的苏联电影需要播放八个小时。全团官兵们吃过早饭就来到团部大礼堂连续收看,看完后已是下午了。但大家谁也不觉得累,依然是朝气蓬勃,兴趣浓浓。那时官兵都很年轻,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华。

那时团里在召开大会的空闲时间,各单位就开始自发地举行唱歌比赛,也叫拉歌大赛。形式非常生动壮观。你方唱罢我登场。谁也不甘落后,拿出最好阵容,唱出最佳状态。博得阵阵掌声。此举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的良好风貌。大礼堂的每一项活动都给官兵们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大宿舍

部队官兵一致,同学习同训练,吃住在一起。那时部队的居住条件比较简陋。基本上连队都是居住的平房大通铺,以战斗班为单位,每个大通铺上能睡十来个人。没有暖气,冬天需要生个火炉子取暖。军官也是在平房里居住,只不过是睡在单人木床上。大家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休息,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没有任何怨言,感觉仍然很愉快,苦中有乐。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唯一感觉不便的是,宿舍里没有卫生间,夜里需要到外面去小解。睡得热乎乎的还要起床穿衣外出,真是十分麻烦。特别是轮到夜里站岗更是不易,那时的内蒙古冬天非常寒冷,北风呼啸,冰天雪地,考验着大家的革命意志。艰苦环境下,官兵们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很快成长起来。大家遵守部队纪律,遵守作息时间,到了熄灯的时候主动拉灭电灯。不困也躺着不说话,慢慢的养成了良好习惯。

在宿舍里除了休息,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按照连队安排的工作计划,理论学习等任务一般都在宿舍里完成。士兵们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务会议上,大家不仅要表态发言,还要撰写书面材料。这期间,不少士兵经受了锻炼,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锻炼了好口才、好文笔。比当兵前能说会道了,会写文章了。军事训练也取得好成绩。结果入伍两三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还被提拔为排长,或者考入了军事院校继续学习深造。他们都是部队的佼佼者。

在人民军队这个革命大熔炉里,官兵团结友爱,相互学习进步,创造了优异成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尤其是在大宿舍的这段人生经历,使他们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的经验,懂得如何关心爱护他人,宽容包容别人,成为了人生的宝贵财富。后来退役到了地方,很多人都是单位的工作骨干,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

大食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民以食为天。搞好食堂这一后勤工作对部队建设尤为重要。那时官兵们都很年轻,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加之训练任务较重,所以,大家都很能吃饭。部队首长和各级党组织对此非常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办好食堂。当时的粮食供应基本上是粗粮与细粮各占一半。于是,部队注意改善伙食,尽量让大家吃好,确保增强体质。很多连队都是粗粮细作,细粮精做,养猪种菜,使伙食有了明显的改变。大家经常能吃到很多新鲜蔬菜和肉类了。每天官兵走进饭堂,都吃的心满意足,很快都变得身强体壮,学习训练更有精神和劲头了。

看到食堂工作很忙碌,炊事班很辛苦,很多士兵就自觉的放弃休息时间去食堂帮厨。在部队几年,有的士兵由于帮厨学会了炒菜做饭,为自己未来到地方就业掌握了一项技能。还有的成为养猪能手,经他们饲养的生猪成为连队节日的一道美餐。美味佳肴与可口饭菜,让官兵们赞不绝口。

最有意思的是欢度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很多官兵都不能回家,还要在部队坚守岗位,站岗值班。为了过好除夕之夜,欢度佳节,他们也是炒很多菜,吃饺子。大家一起动手,有和面的,有剁馅的,有擀饺子皮的,有包饺子的。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官兵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展示了五湖四海的做法。比如饺子的形状就是百花齐放,不尽相同。北方人包出来是一种,南方人则是另一种,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不少人当兵前根本不会做饭,来部队包饺子也是第一次。所以,包出来的饺子模样既像馄饨又像烧麦,或者说什么都不像,特别有趣。

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步入大食堂时都要列队唱歌,有序进入。在就餐过程中,没有喧哗闹声,大家安静进餐,显得很有素养。吃完饭,每个人都自觉地而把自己的餐具进行冲洗,放入碗柜。非常有规矩。体现了良好的军容风貌。

“大医生”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部队对做好医疗保健工作始终很是关注。那时部队每个连部都设有一名卫生员,负责连队官兵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营部则有医生和医助两名专业卫生人员。团部卫生队的医务工作者就多了些,还有一些不同的业务科室。特别是卫生队的医生一般都是军队医科大学毕业,经历和阅历较为丰富,因此,大家把卫生队的医生称之为“大医生”。卫生队是保障官兵身体健康的后勤部门。无论谁有了病都会及时到这里进行检查诊治。但是,当年部队官兵都是年轻人,很少有人患病来此诊治。除了个别小伤小病者。

当年我在团政治处工作,有一段时间,由于连续加班熬夜,自己饮水较少上了火,我的牙龈突然发生囊肿,十分难受。影响到了吃饭和睡眠。需要到卫生队做切除引流的手术。我非常害怕,总是躲闪。张医生几次用手术刀都不能准确切除。他生气地对我说,还没上战场就吓成这样子,将来怎么带兵打仗呀!听话听音,锣鼓听声。原来不久前我刚刚在此完成了提干前的体检。张医生还记着我呢。没料到他这个激将法非常起作用,我顿时感觉很羞愧,再也不躲闪了,而是主动配合医生完成了治疗过程。

卫生队还承担一项为全团官兵科普卫生保健的任务。通过宣传学习,大家都掌握了不少相关知识。当兵几年,身体一直很健康,非常壮硕,全面完成了组织上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文龙,北京籍河北人,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会员。爱好文学,经常撰稿。宣传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所写稿件散见于部分报刊杂志和网络文学公众号。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