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茅台镇的酿酒小企业、小作坊应该何去何从,可有出头之路、生存之道?

 大国酿氏 2022-07-31 发布于陕西
文/红酤公子

贵州茅台镇,是一个出好酒的地方。三百多年来,茅台镇以酿造酱香白酒享誉海内外。如今是中国酱香白酒的核心产区。在茅台镇只可以酿造酱酒,茅台镇也唯独酱香白酒出名。

众所周知,茅台镇赤水河两岸有上千家白酒生产企业,在仁怀市也有几千家白酒销售企业,其余还有白酒的其他支柱性产业配套存在。今天我们不谈别的,只谈赤水河两岸的酱酒生产企业当中的小企业和小作坊。

上千家酱酒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像茅台集团、国台酒业、钓鱼台、云峰酒业、夜郎古酒、君丰、糊涂酒业、国威酒业、京华酒业、无忧酒业等地方的强势企业。第二个是除了强势企业之外的具备白酒生产许可证的其他企业,这样的企业大概有五百多家。第三个层次是没有白酒许可证,但是具备食品生产加工许可登记证的小企业和小作坊,他们规模虽然很小,但是可以合法生产和销售,这样的企业大概也有五百多家。

这三个层次中,第一、第二的生存和发展相对于小企业来说,目前是趋于稳定的,而小作坊感觉像是要活却活不了,要死也死不了的感觉。一没有充足的资金,二没有完备的销售渠道,三是技术方面也缺乏,四管理方面不如大厂。种种问题摆在面前,相信很多小企业和小作坊的老板也有相同的感受和体会,我也一样。那么小企业和小作坊要想活下去,并且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无缝衔接、资金的充足周转,我们应当何去何从,到底农村小企业和小作坊有没有出路?有的话,道路在何方?

在大多数“公知”和自媒体创作者看来,来茅台镇购买茅台酒,必须是大厂嫡系,且向大家一直宣扬远离小作坊酒的观点,这让本身就发展不起来或者很难发展起来的小企业雪上加霜。

不得不说,小企业的规模和标准的确没有大厂那么规范,也没有那么严苛。况且对于大家来说,食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宁可购买贵一点的大厂嫡系酒,也不愿意相信小作坊的自酿酒,这也是人之常情。

在外界人士认为小作坊酒很大程度上是不合格的,大家的潜意识里已经存在这一刻板印象,对于我们小作坊的酒来说,这种意识的存在是很危险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这一主观印象呢?答案就是:做好酒。

首先,把酒做好。做好酒,卖好酒,重新建立消费者的认知,摒弃以前的错误观念。在时间的作用下,可以将农村小作坊的酒打造成消费者的口粮酒。茅台虽好,但也不是每个人、每一天都可以喝得起。面对普通老百姓,口粮酒还是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很多人在这一领域做得很好,完全靠的是只卖好酒、只卖老酒,通过时间建立信誉,通过时间打造好酒。

但是占据这一领地还不够,毕竟酒虽然好,但是不足以撑场面,只能自己在家喝。所以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我想大家应该清楚了。如建立品牌,扩展市场等等。

不过,要想长远发展,做好酒只是最基本的条件。小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应该相互结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经验共享,大家一同努力,聚集力量开拓市场,相互之间学习经验,可以减少或者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

越是弱小的企业越要相互支持,小企业之间本身就不具备强烈的竞争关系,大部分资源早已被大厂占据。在夹缝中生存,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可以把夹缝撑开、撑大,变的更宽敞,也就更容易生存。同时,越是经验不足越要向大厂学习,不要觉得自己规模小就不需要学习。在茅台镇大厂们都在学习茅台酒厂,而你一个小企业怎么能够不跟着大厂学习呢?

小企业成长起来不容易,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不要着急,慢慢来,终究会修成正果,实现突破。

今天的故事讲完了,下次再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