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屈子讲堂 | 解析屈原作品《九歌•山鬼》

 昵称503199 2022-07-31 发布于湖北

元旦快乐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解析屈原作品《九歌·山鬼》

屈原的作品《九歌》共包含有十一篇诗歌,分别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其中《山鬼》是本人特别喜欢的一篇作品。
对于《山鬼》最原始形象的研究,各路专家说法不一,从古至今,尚无定论。每一种说法都有其依据和道理,不容易彼此相互推翻。通篇描写一位温婉妩媚,秀美灵动又带点野性美的女子在执着追求爱情时丰富的内心变化,女神纯真的情感,文字生动细腻的描写,极为感人。全篇歌词由女巫歌唱,表达了美丽的山神因道路艰险而没有遇见心上人的悲伤、哀怨之情。文中女神的形象不同于一般美女,她带着一点野性的痴情,笔者认为这正是《山鬼》的魅力所在。

图片


一、《九歌·山鬼》内容解读
(一)《山鬼》的历史文献记载
《九歌》中的“九”不是一个具体的数。《九歌》是十一篇诗歌的总称,王逸《楚辞章句》:“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巫好好祠,其祠必作歌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昔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讽谏。”【1】
山鬼的“山怪”说:洪兴祖《楚辞补注》在《山鬼》文后引《庄子》:“山有夔。”【2】又引《淮南》曰:“山出枭阳,楚人所祠,岂无类乎?”【3】王夫之《楚辞通释·山鬼》篇曰:“旧说以为夔,枭阳之类,是也……此盖深山所产之物类,亦胎化而生,非鬼也。以其疑有疑无,谓之鬼耳。”【4】《山海经》:“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足重,见人则笑,左手操管。”【5】
山鬼的“山神”说:汪瑷;“谓之山鬼者何也?盖鬼神通称也,此题曰山鬼,犹曰山神,山灵云耳。”【6】马茂元:“山鬼即山神,称之为鬼,因为不是正神。”【7】认为鬼即神,但之间又存在差别,鬼不是正神。笔者以为此说倒是比怪兽之说更接近于“山鬼”形象。
山鬼的“迎神女巫”说:洪兴祖《楚辞补注》:《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注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8】
山鬼的“巫山神女”说:清人顾成天《九歌解》认定“山鬼”即“巫山神女”。【9】因有采三秀合于山间,【10】便有“于山”为“巫山”说。【11】
(二)对《山鬼》主题的解读
在宋元以前,对山鬼的评价词语中狰狞丑陋面的比较多,有人直接把山鬼看成一种怪兽,属面目狰狞的牧师怪兽,但到了元明以后,有一些审美大师开始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给山鬼赋予一种美丽的形象。在明清以后,审美主流才开始将山鬼解读成了一位高洁的女性。最典型的就是有专家认定山鬼就是巫山神女的化身。由于山鬼是祭祀的乐歌。因为祭祀形式的存在,也造成山鬼第二个重大争议,认为山鬼就是山鬼,就是巫师本身。这一派的专家认为开篇出来的那个女人的形象实际上就是巫师。文中的灵修等角色才指的是山鬼本身。
笔者认为,这是一篇楚人祭祀山神的乐歌。山鬼即山神。从全篇诗文内容上看,与《高唐赋》《神女赋》中描写的巫山神女倒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时,笔者认为,解读“山鬼”的形象,也不能把屈原假借山鬼来自托这种思想避开来谈,也有可能作者屈原描写山鬼时的重点并不在山鬼本身,而在于他想借“山鬼”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君王乃至国家的一些愿望。神的形象和人的思想融为一体,表现出屈原对国家对君王的一片深情。
二、《九歌·山鬼》艺术的解读
(一)对《九歌·山鬼》结构艺术的解读
《山鬼》分为三部分,开篇以山鬼的外貌性情描写,以一个美女骑着红色豹子来约会的情景引出一个美妙美幻的爱情故事。中间又以山鬼到了约会地点后不见心上人到来以后她情感的种种复杂变化。紧接着又以一种缠绵悱恻的笔触渲染山鬼内心因为心上人的失言而产生的痛苦。唐朝沈亚之在《屈原外传》中说:“屈原写《山鬼》到完篇诗”,四山忽啾啾啼啸,声闻十里外,草木莫不萎死。【12】可以看出,山鬼的艺术魅力对后世产生过多么深远的影响。以下本人从《山鬼》的结构和艺术两方面进行解读。
1、《山鬼》—第一节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意思是:在远方的山坳处隐隐约约有个人儿在那里,身上披着薜荔,腰间系着女萝。眼含秋波脉脉含情嫣然一笑,您会爱慕我的娴静和苗条的姿态。文章开头就像一幅虚无缥缈的画卷向我们铺设开来。“若有人兮山之阿”,用一个“若”字开头,把神女的空灵神秘的感觉描绘了出来。薜荔和女萝都是含有香气的植物,从山神的打扮穿着,颜值和姿态写出了山鬼独特的美丽。美目盼兮,微笑含情,而且体态非常娇美。山鬼还特别自信,她认为对方看见她这样的姿态时一定会生出爱慕的情愫。文章第一节就让人产生了往下去看的一种吸引力。
2、《山鬼》—第二节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意思是:骑着红色的豹,后面跟着毛色有花纹的狸猫,捆结辛夷扎在车上,用桂枝做为旌旗,身上披着石兰又用杜衡当作飘带,采摘下芳香的花草送给思慕的人,因住在幽深终不见天的竹林中,道路异常艰难崎岖使我姗姗来迟。
作者用二个小动物“赤豹”“文狸”,用一个“乘”一个“从”,来描画美女的一种动态美,山神带着一种韧性的美感,她的装扮、容颜,除了普通女孩的灵秀之美外,还有一种野性美,读到此处不仅让人浮想联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促使美丽的山神骑着赤豹,让文狸跟随还摘下芳草赠给他。然而她却因为道路险阻,来时心上人已离去,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在那伤感。作者用“披、带、折、遗”几个动词来描写神女的情思。这种飘忽的约定,山鬼执着追寻而不可得的无奈,是否是屈原在表达他对美好的一种追求呢?
3、《山鬼》第三节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意思是:不见思慕的人我独自站在那高高的山顶上,看着山下乱云飘浮云雾舒卷。深山里天色幽暗白天如同黑夜,东风迅疾吹来雨神也为我降下雨点。我耐心等待想挽留思慕的人可以使他乐不思归。年华渐渐消逝谁来使我再变得花容貌美?山神独自一人站在山顶上四处张望,只见茫茫云海一片,不见思念的那个人,山神此刻的内心也如同云海一样愁思萦绕,她本来是怀着欢快的心情,摘了香花,微笑着,骑着赤豹来相约,却没有遇见心上人,内心开始失望、哀愁。作者在这里的描述,让山神的动态画面开始在人们面前不停地切换,作者用幽深的景色来衬托山神心中的凄凉之情。想到她思念的人没有到来,感叹岁月渐逝,青春美丽不再重现,“恐美人之迟暮”袭上心头。尽管这样失落,山神没有退缩,读到此处真是为山神的痴情所感动,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啊!
4、《山鬼》—第四节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意思是:我在山间采摘灵芝,山上山石堆积藤蔓缠结,怨恨你啊乐不思返,但或许你也是想我的啊,只是没有空闲而已吧,山鬼心头开始失望,从而产生出了一种怨气,一个小女子细腻的情思开始逐渐显露出来,真情开始缓缓流露,但在怨恨的同时,作者笔峰一转,又用“不得闲”来宽慰心情,对“我”还是思念的,作者在这里把山神一往情深的情思刻画的痛彻心扉,没有来约会可能是因为“不得闲”,这是内心还在想给对方留下原谅的余地,为对方找理由。正如陈本礼在《屈辞精义》中所说:“君思我兮不得闲,既怨之,复谅之,状鬼之声情绝绝!”【13】
5、《山鬼》—第五节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意思是:山中的人如杜若般芬芳,渴的时候饮石间清泉,还有松柏遮荫,你是否想我呢,我开始半信半疑。
杜若是一种芬芳的植物香草,芬芳四溢,空灵娇美,但据说花期很短,所以当它每次盛开之时,总给人一种凄凉感伤之美。作者在这里似乎是在用一种花语告诉人们一种情思,山中女神饮着石泉中的清水,头上用松柏遮蔽着阴凉,用一种焦灼不安的心守望着,希望她的心上人马上出现,但作者在此处又立马用了一个“然疑作”来描绘山鬼丰富的内心。既相信又怀疑,对心上人的爱意产生出了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此时依然没有全部失望,还在指望着,期待着心上人的出现。
6、《山鬼》—第六节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泬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意思是:雷声隆隆伴着濛濛阴雨,猿猴在夜空中凄凉的叫声不断,风声飒飒落叶纷纷,思念着心上人啊又白白地叫人忧愁无限。作者在这里用“填填”“冥冥”“啾啾”“飒飒”“萧萧”一些叠声词来形容雷声、雨势、风声、猿猴的鸣叫,给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山野空寂,夜幕降临,雷声滚滚的山中环境,作者用这种凄风苦雨的情景来衬托出山鬼女神此时接近崩溃的内心,她的内心开始动荡,开始焦燥不安,“徒离忧”以一种悲伤和失望结束全文,一个“徒”字强化了女神所有的思念、烦恼,追求都是白费心计。
作者从开始的“不得闲”“然疑作”到“徒离忧”描写了山鬼丰富的心理变化,情感层层递进,但又特别符合恋爱中女子的情感变化逻辑。
(二)对《九歌山鬼》艺术情感解读。
《山鬼》的前二节都是在描写山鬼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透过对外貌的描写,既长得美丽,又多情妩媚,还用香花送心上人。但接着情节发生变化,情感又开始慢慢失落,但同时又不放弃,始终在山林间寻找着心爱的人的影子,文字不停地转换画面,灵动地描绘山神心理上的微妙变化,一会儿登上山巅焦急顾盼,一会儿又走进深幽的森林。为了宽慰心灵,山神又在山间采下灵芝,表现的是恐“美人之迟暮”的心境。不得不说,《山鬼》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绝对成功的。
文中诗句所表现的或许正是作者本人的心理。屈原生活的时代,君王善用小人,楚国百姓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或许作者就是通过山神的形象来表达他的内心志向。屈原一直希望楚王能够读懂他,“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一直希望君王能被他的真情所打动,可是君王最终“既中道而改路”。
作者运用山鬼的心理“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君王生出了怨恨之情,可依然“君思我兮不得闲”,情感瞬间又发生了转变,恨意消失,反而又为君王找出了一个理由借此开脱。作者将自己对君王的那份深厚情感转接到山神身上,用神的形象来表现自己内心的追求,似乎是想让神灵来为自己代言说话。到诗歌结尾时,神灵没有到来终成定局,于是“雷填填雨冥冥”,一幅极为凄凉悲苦的画面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诗人在最后还发出了近乎悲痛的呼号“思公子兮徒离忧”,当初那样开心的骑着红色的豹子后面跟着花狸猫,手拿着芬芳的香草而来,最终却在凄风苦雨中悲凉离开。表达出了作者的一生境遇,对君王的一片忠诚之心。笔者以为,全篇作者都是借山神来写自己,作者本是有着满腔深情,对君王用情之深,却始终未得君王赏识,一腔深情付诸东流,所以只好以诗歌来表达,借山神来抒发自己幽愤抑郁之心。屈原对国,对君王,爱之深,思之切,痛之心,其情比日月犹明,比海犹深啊!笔者认为这才是《山鬼》最深层的最吸引人最有魅力之处。
【1】引自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二十七辑,第85页,北京:学苑出版社。
【2】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2页。
【3】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2页。
【4】王夫之:《楚辞能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3页。
【5】方韬:《山海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52页。
【6】引自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二十八辑,第177页,北京,学苑出版社。
【7】马茂元:《楚辞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77页。
【8】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9】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32页。
【10】引自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二十八辑第178页,北京:学苑出版社。
【11】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0页。
【12】张南峭:《楚辞》,2018年,第60页,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13】殷光熹,《楚辞注评》,2015年,第8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图片


图片





关注我们







文物

文字:付  珺

审核:李西海 宋浪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