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6年农村妇女应聘保姆,发誓“一辈子不离开”,毛泽东:留下吧

 yangsuorong 2022-07-31 发布于四川

1926年的冬天,长沙望麓园风雨凄凄,连日的阴雨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一个农村妇女穿着厚重的棉袄,小心翼翼躲过泥坑,一举一动生怕弄脏身上的衣服,因为今天对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

片刻后,农妇敲响了望麓园一号的大门,很快门被打开了,竟然是毛泽东开的门,这里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家。

“先生您好,我是来应聘保姆的!”农妇客气地说道。

毛泽东笑着点点头,撑起一把伞,带着妇女走进了屋内。

简单问询后,妇女坚定地许下誓言:“我一辈子都要做您家里的保姆,不离开,除非您赶我走。”

听到这话,毛泽东深感诧异,半晌后,才点头说道:“留下吧!”

这名农村妇女就是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的保姆陈玉英,家里人都叫她孙嫂,因为一件事情,毛岸英更是亲切地称呼她为“孙妈妈”……

图|陈玉英

一、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

陈玉英,出生于湖南宁乡的一个贫穷农户之中,重男轻女的父亲将她送到了别人家做童养媳,10岁那年,陈玉英就被婆家送到工坊里干活。

因为陈玉英干活手脚麻利,被有钱人相中成了人家的保姆,结果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她来到毛泽东家应聘前,已经给别人做了十几年保姆。

前几任雇主无一例外都对陈玉英的态度很恶劣,因为在那个年代,保姆就是稍微体面一点的仆人,是富人眼中的下等人。

得知毛泽东一家是仁厚之家,陈玉英这才慕名而来,见面这一天,她穿上了最体面的衣服,换上刚做好的布鞋,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弄脏自己的衣服,被主人家嫌弃。

见到毛泽东后,陈玉英更是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喘,杨开慧一眼看出了她的紧张,立马倒了一杯茶缓和她的紧张。

结果这下子弄得陈玉英更紧张了,在她的认知里,女主人怎么能给她这个下等人倒茶呢?

杨开慧见状,温柔地说道:“你到了我们家里,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你不要拿我当主人,彼此不分上下,我们做一场朋友。”

听到这话,陈玉英感动得红了眼眶,她从未遇到过像毛泽东夫妇这般尊敬她的人。

随后毛泽东又简单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陈玉英全部如实回答,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说道:“留下吧!”

图|毛主席

毛泽东夫妇如此和善,陈玉英感动不已,立下誓言“一辈子都不离开”,除非毛泽东赶他走。

后来杨开慧问她:“孙嫂,你知道我和润之为什么一眼就看中你了吗?”

陈玉英疑惑地摇摇头,又试探性地说道:“大概是因为我会干活?”

杨开慧摇摇头,笑着回答:“我们啊,看中了你的一双大脚,看中了你的一头短发。”

陈玉英哈哈大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打趣道:“这有啥,家里穷,得下地干活,想裹脚也裹不了啊!头发也是这样,做事留长发不方便。”

“裹脚盘头发留辫子,那是封建社会压迫和束缚妇女的东西,一定要破除,大脚、短发,这样的女人多精神啊!”

听到这话的孙嫂,竟然罕见地红了脸。

图|杨开慧

在她心里,杨开慧是名门闺秀,毛泽东是知识分子,自己一个没文化的乡下人,能被他们俩视为朋友,该是多大的荣幸啊!

在毛泽东家里,陈玉英第一次体会到了人的平等和尊严,她感恩毛泽东夫妇赋予她的一切,以至于在夫妻俩遭受磨难的时候,依旧坚定不移陪伴在身旁。

当时,杨开慧和毛泽东创办了文化书社,夫妻俩形影不离,一起外出讲学,一起宣传马克思主义,家中时常门庭若市,进步青年往来不已。

除了每天的忙碌外,陈玉英还亲眼见证了毛泽东夫妇的恩爱。其实当时毛泽东家中的条件不算很差,但杨开慧依旧格外节俭,好不容易弄了点好吃的,自己也舍不得吃,都留给毛泽东。

陈玉英看到后,十分心疼,杨开慧总是不以为然地笑着说:“润之比我累多了。”

有时候,毛泽东连着几天不回家,杨开慧精心准备的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还是等不到丈夫的身影,陈玉英就劝杨开慧先吃饭,可她总是摇摇头,回答:“润之爱吃这个,还是留给他吧。”

虽然毛泽东和杨开慧是一对进步的革命伴侣,但两人的分工不同,毛泽东长期在外考察,领导农民运动,杨开慧则帮着整理和抄写文件、材料,因此她总是留在家中等着丈夫归来,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句“再见”便是最好的祝福!

著名革命家彭湃、蔡和森等人经常来看望毛泽东夫妇,陈玉英就准备好茶水,然后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一边歇凉,隔一会儿进去添一次茶水。没有念过书的她根本听不懂这些进步青年讨论的事,但她相信,毛泽东是好人,他们做的也都是好事。

有时众人会聊到深夜,毛泽东就从长衫中掏出一些铜板交给陈玉英,嘱咐她买一些包子、烧饼等夜宵,每当这个时候,杨开慧总要嘱咐一句:“孙嫂,别忘记给你也买一份。”

有一次,陈玉英在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摔碎一个暖壶,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暖壶可是稀罕物件,陈玉英看着满地的碎片,急得直掉眼泪。

杨开慧听到声音后,赶紧走进来安慰:“孙嫂,这个水瓶也用了好多年了,该换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正准备买新的呢!”

听到这话,陈玉英更想哭了,因为她明白,杨开慧是一个多么节省的人。

后来陈玉英跟着毛泽东夫妇前往武昌居住,这算是陈玉英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既新鲜又害怕。

毛泽东担心陈玉英不认识路,又听不懂本地方言,便专门写了一张布条交给她,一旦找不到路就拿出这张布条问路。

“孙嫂,这个布条给你,上街时放在口袋里,如果找不到回家的路,拿出来问别人,他们会告诉你怎么走。”毛泽东温柔地说道。

陈玉英颤抖着接过布条,热泪瞬间溢满眼眶,毛泽东夫妇的体贴和善良,让文化水平本就不高的她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

图|杨开慧和毛泽东(油画)

1927年年初,杨开慧在医院产下了三儿子毛岸龙,陈玉英寸步不离留在医院照顾她,直到四天后,毛泽东才匆匆赶到医院。

一进病房,毛泽东就愧疚地说道:“开慧,对不起,我没来得及看你。”

杨开慧体恤丈夫辛苦,一点也没有责怪毛泽东的意思:“没事的,你的事情更重要,你在我身边要生,你不在我身边也要生,有孙嫂在,你放心吧。”

听到这话,毛泽东感激地对陈玉英点点头。

“哦,对,快看看孩子吧。”陈玉英赶紧将襁褓之中的毛岸龙抱了起来。

毛泽东轻手轻脚接过孩子,看着毛岸龙熟睡的面孔,疼爱地说道:“我不在这里,不晓得有没有哪个把我的毛伢子换掉了?”

听到这话,陈玉英捂着嘴偷偷笑了起来。

陈玉英在毛泽东家做保姆,一个月5元的工资,不算高也不算低,后来毛家生活困难,陈玉英不仅没要工资,还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贴补毛家。

街坊邻居都十分羡慕,纷纷对杨开慧夸赞道:“霞姑,你家的保姆真是个好人,难得。”

孙嫂知道后,反而愧疚地说道:“我不算什么,遇上这样的好东家,才是我的福气。”

伴随着毛岸龙的出生,危险也渐渐逼近了毛泽东幸福的家庭,汪精卫在武汉背叛革命,国民党四处捕杀共产党人,谨慎起见,毛泽东决定将妻子和孩子都送回长沙老家。

陈玉英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她看到了杨开慧眼底的忧愁。

分别的前一晚,繁星满天,明月高悬,毛泽东坐在院子里,手舞足蹈给孩子讲故事,毛岸英和毛岸青一左一右偎依在父亲身旁,毛岸龙则安静地靠在杨开慧怀里。

孩子被毛泽东夸张的动作逗得哈哈大笑,可杨开慧却别过头偷偷抹眼泪,陈玉英走过去接过毛岸龙,杨开慧转身走进屋子里,开始收拾行李。

这一晚,毛泽东、杨开慧、陈玉英三人都没有睡好,都怀着各自的心事。

图|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兄弟

二、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

后来,毛泽东拉队伍上了井冈山,革命之余,也时刻惦记家中的妻儿,那个时候,毛泽东经常给家里写信,他会将信送到罗家铺子的地下交通站,然后陈玉英每隔几天就会看看有没有毛泽东寄来的信。

每次收到丈夫来信,杨开慧都十分激动,小心翼翼拿信看了一遍又一遍,要是长时间没来信,杨开慧就在家中急得坐立不安。

杨开慧曾多次向组织申请,请求前往苏区工作,却始终没有得到批准,因为她不仅仅是一名党员,还是一位母亲!

“他终于写信来了,我喜欢得眼泪掉下来,然而他的生活终归是要使我忧念的,我总是要带着痛苦度日……”

“可怜的小孩把我拖住了,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他,一头是小孩,谁都拿不开……”

“又是一夜没睡,我不能忍了,我要去找他!”

这样满载思念的话写满了杨开慧的日记本,可无论在内心咆哮多少次,她还是为了孩子选择留在更为安全的老家。

1930年10月24日,秋风萧瑟,落叶满地,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偶尔闻得三两声犬吠,陈玉英轻手轻脚起了床,开始给孩子准备早餐。

突然,院子里传来了剧烈的敲门声,陈玉英赶紧小跑着去开了门,门外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杨开慧的母亲,母亲身后则跟着几十名“铲共义勇军”的队员。

陈玉英被吓坏了,但还是强装镇定地问道:“你们来找谁?”

“孙嫂,出什么事了?”杨开慧披上外套,匆匆走了出来。

“嘿嘿,没什么事,请你到长沙走一趟!”

毛岸英看着眼前凶神恶煞的大队长,害怕地抱住杨开慧的腿,大声哭喊:“不走,不走,我妈妈是好人,你们别抓她!”

孩子的哭喊声迅速吸引了一大帮人围观,街坊邻居站在街上看,但都不敢帮忙。

大队长一把抓住毛岸英,恶狠狠说道:“好啊,这还有个小共产党,也给我带走!”

“你们放开我的孩子,要抓就抓我,为什么抓我的孩子?”杨开慧一下子扑上去,将毛岸英抢了回来,抱在怀中。

大队长大手一挥,队员一拥而上,将母子按倒在地,得意地说道:“那就都走吧,不走?拖也要把你们拖到长沙!”

听到这话,陈玉英着急了,赶紧跑过来阻拦,结果也被人按在了地上。

杨开慧着急地喊道:“她只是我家的保姆,她什么都不知道,抓她干什么!”

大队长可不管这些,他的目的就是抓人,可不管是什么身份。

围观的乡亲终于忍无可忍了,直接推来独轮车,将杨开慧一家人搀扶到车上,说道:“霞姑,我们送你一程!”

就这样,杨开慧和陈玉英被关进了长沙警备司令部的监狱,还未来得及喘口气,敌人就审讯了二人。

图|杨开慧纪念雕像

反动敌人将杨开慧绑在木桩子上,恶狠狠地审问:“毛泽东在哪里!地下党在哪里!你们在东乡干了什么!”

“不知道。”杨开慧低着头回答。

“啪、啪”几声脆响,沾水的鞭子就狠狠招呼在了杨开慧身上。

敌人又问了一遍,杨开慧还是回答不知道。

见她如此顽固,敌人拿来一根碗口粗的木头,压在杨开慧膝窝,然后几个壮汉站在木棍上用力往下压,杨开慧痛得不断惨叫,膝关节处更是直接渗出了鲜血。

陈玉英在一旁着急地大喊:“你们不要打她,打我吧!打我吧!她身子弱,不禁打!”

敌人呵呵一笑,阴毒地对陈玉英说道:“好啊,你禁打,那就打你!”

说完,皮鞭、竹鞭像雨点般落到了陈玉英身上,几个壮汉轮番上阵,都累得气喘吁吁。

见陈玉英受折磨,杨开慧哭喊着央求:“不要打她,她只是我家的保姆,她什么都不知道!”

“原来是保姆啊,既然只是保姆,那还跟着他家受什么罪,只要你告诉我经常有什么人去他家,长什么样子,毛泽东的信到什么地方取,我们就放你回家。”

陈玉英冷笑了一声,也学着杨开慧的样子回答:“不知道!”

回到监狱后,陈玉英才忍不住哭了出来,身上传来的剧痛几乎让她不能忍受,杨开慧愧疚地说道:“孙嫂,真对不起,为了我你受了这么多苦。”

“霞姑,别说这话,我为你受苦,那你在为谁受苦呢?”

从入狱的第一天开始,敌人的提审就从未中断过,每天都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杨开慧和陈玉英被人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始终咬紧牙关没有透露出半分情报。

敌人也被磨得没脾气了,开始劝说杨开慧:“只要你宣布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以马上放你们回去,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要杀就杀,我不会听你们的话,让我和润之断绝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杨开慧坚定地说道。

“有骨气,既然你这么想死,那就成全你!”丢下这句话,敌人愤怒地离开了。

11月14日清晨,突然一批荷枪实弹的军警闯了进来,陈玉英立马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她用身体顶住门口,声嘶力竭地大喊:“不要带走她,要杀就杀我!”

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杨开慧抬头看着陈玉英,温柔地嘱咐道:“孙嫂,我走了,你一定把孩子带回去,等他长大了,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说完这句话,军警就一脚将陈玉英踹到了角落,押着杨开慧离开了。

陈玉英心疼地将毛岸英抱在怀里,两人互相依偎,哭成了泪人。

杨开慧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图|毛岸英三兄弟

三、一辈子都不离开

杨开慧牺牲了,陈玉英回到了老家宁乡,乡亲见她回来,都好奇问她这些年干什么去了,一向健谈的陈玉英如今却像变了个人,不论谁问她,都是摇摇头,说不知道。

她不想说,也不敢说,一想到杨开慧,心里就像针扎一样疼。

陈玉英只记得杨开慧在狱中说的那句话:“革命一定会胜利的,这一天不会很久!”

1949年的夏天,长沙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雄赳赳气昂昂进了长沙城。

陈玉英连忙托人写了一封信,寄给了毛岸英,诉说自己这些年的相思之情,毛岸英很快就给陈玉英回了一封信,感谢“孙妈妈”在狱中的救命之恩。

之后,陈玉英找到了解放军的一位长官,说道:“我曾经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保姆,我要见毛主席,我有很重要的事情告诉他!”

此行陈玉英虽然没见到毛泽东,但也见到了毛岸英。两人一见面,就紧紧拥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孙妈妈,我这次回湖南有三个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找到你,临行前父亲反复交代我,一定要安排好你的生活。”

陈玉英摇摇头,哽咽道:“我一切都很好,只是放不下我的女儿孙艳,她父亲死了,现在她在乡下伯伯家,我很放心不下。”

听到这话,毛岸英立马掏出10万元旧币,嘱咐道:“孙妈妈,你把她接来长沙,留在我外婆家生活,你看好吗?”

陈玉英听到这话,激动地说道:“岸英大了,懂事了,要是你妈妈看到你一定很高兴!”

图|毛泽东和毛岸英

1957年6月,陈玉英受国家领袖毛泽东的邀请来到北京游玩,一见面,毛泽东就紧紧握住陈玉英的手,动情地说道:“孙嫂,三十年不见,你还是老样子哟,还是这样健康哟!”

见主席这样说,陈玉英只觉得心中无比愧疚,哭着说道:“毛主席,我没有照顾好霞姑,我对不起你啊!”

“不要这样说,我看到你就像看到开慧一样,以后我们是一家人了。”

随后,两人又谈起了毛岸英牺牲一事,陈玉英不住摇头,说道:“那时我听到岸英不在了,怎么都不敢相信,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孩子啊!”

“岸英是个好孩子,开慧是个好同志,都是我们党的好儿女……”毛泽东叹息道,话语中透出了他对妻儿的无限思念。

就在这时,李敏李讷走了进来,懂事地说道:“爸爸,饭做好了。”

毛泽东点点头,拉着陈玉英一起去餐厅吃饭,还特意让李敏李讷留下陪陈玉英聊天。

分别的时候,毛泽东在陈玉英的本子上签了名,还特意准备了两张签名照送给了陈玉英的女儿孙艳。

1958年,始终放心不下陈玉英一家人的毛主席,又将她的女儿接到北京,亲自教育和指导,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帮助孙艳解决人生路上遇到的难题。

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孙艳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迅速提升,得知陈玉英经济有困难,主席又多次汇款资助母女俩生活、学习。

图|陈玉英和毛泽东的往来信件

后来,陈玉英给毛岸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表达了自己对毛岸青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再见一面毛主席和他的家人。

可惜,直到1982年陈玉英病逝都未能圆梦,临终前,陈玉英握着女儿的手,用尽全身力气,深情地说道:“我要走了,我要去看看开慧和毛主席了,我一辈子都不离开……”

陈玉英兑现了她的承诺,将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毛主席、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