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塞北风采,草原雄风——内蒙古博物院馆藏25件珍宝

 文旅小胖 2022-07-31 发布于广东

内蒙古地区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这里活动过的游牧部族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成吉思汗在12世纪脱颖而出,以其强悍的力量于13世纪初征服统一了蒙古草原各个部落,逐渐发展为蒙古族。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东街,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收藏有古生物化石、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15万余件,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1. 查干诺尔龙骨骼化石

查干诺尔龙生活于距今约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约26米,抬头可达12米,因发现于查干诺尔(查干诺尔的蒙古语意思为白色湖泊)而得名。它属于爬行纲、蜥臀目、圆顶龙科的一个新种。它的头骨后部、牙床、牙齿、部分颈椎,大部分背椎和尾椎;左肩胛骨、左侧腰带、四肢骨骼等化石保存比较完整。从查干诺尔龙形态可以看出,它呈现出蜥脚类恐龙最显著的特征:头小,牙齿呈勺形,脖子长,尾巴长,身躯庞大,四肢粗壮,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生活于陆地。1985年发现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查干诺尔,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具查干诺尔龙60%的骨骼化石保存良好,如此巨大的蜥脚类恐龙目前在世界上实属罕见,是目前亚洲已修复装架起来的白垩纪最大的恐龙。

2. 春秋虁纹龙耳套环青铜罍

此器高28.7厘米,口径20厘米,通耳宽37.8厘米,足径8.8厘米,螭首双耳,肩部饰蟠螭纹一周,腹部饰倒三角纹,内填蟠螭纹,又组合成饕餮状。肩腹处饰对称的龙状套环竖耳,环上饰简化夔纹,肩部从上而下分别饰一周“∽”形双头夔纹和重环纹,腹部饰一周倒三角形夔纹,圈足上部饰一周简化夔纹。1985年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小黑石沟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保存完好,造型稳重,制作精湛,装饰精美,是春秋战国时期山戎族或东胡族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3. 战国鹰形金冠饰

此器由一件冠顶饰和三条条形带饰两部分组成,冠顶饰高7.3厘米,重192克,冠顶上有一只雄鹰,立于半球状冠上。鹰身由金片作成,中空,身上压印出羽毛状纹饰,作展翅欲飞状。鹰的头和颈部镶嵌两块绿松石,头颈之间系一条花边金片。鹰鼻内插入金丝,通过颈部可以和腹下相连,使头颈可以摇动。鹰的尾部为另作,插入体内,以金丝联结,也可以左右摆动,雄鹰的下面用较厚的金片捶打成半球面体冠顶,刚好扣住头顶。冠顶上浮雕4只狼和4只羊,相向而卧。狼位于左右两侧,羊则位于鹰的前后。狼皆四肢屈曲前伸,正在噬咬羊的后部。羊则盘角后卷,前肢前屈,后肢翻转朝上,倒伏在狼颈上。1972年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冠造型为雄鹰虎视狼噬羊,富丽堂皇,雄鹰头、尾可以自如摆动,栩栩如生,使用了铸造、捶打、压印、抽丝和镶嵌等金属制造工艺,工艺精湛,可称为匈奴金制品中的代表作,有“草原瑰宝”之誉,是目前国内发现唯一的匈奴贵族金冠饰,国宝级文物。

4. 战国立人柄青铜短剑

此剑长31.7厘米,宽4.2厘米,剑柄铸成圆雕男女裸体立人像,剑身两侧刃弧曲。1958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南山根遗址,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剑以立人作装饰,在同类器中较罕见,整体厚重,铸造精良,可能与部族信仰或宗教礼仪有关,是东胡族系曲刃短剑中的精绝之作。

5. 东汉镶宝石金冠饰

此金冠饰通体呈花环状,主体由一根圆形金条围合而成,搭接处有金线缠绕加固,周围有金叶、金丝、金片等编织成的树枝、花卉状装饰物,其上镶嵌有各色宝石。20世纪征集于乌兰察布市,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金冠饰造型独特,受公元2世纪希腊风格的影响,工艺繁复精湛,表现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通过草原与西方进行的文化交流,是草原丝绸之路肇兴的见证物。

6. 西晋“晋鲜卑归义侯”驼钮金印

这枚金印高2.25厘米,底面积2.3×2.3厘米,由纯金制成,印上方为蹲踞式骆驼钮。西晋王朝国力不足,对众多游牧民族采用分封的怀柔政策。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出土的窖藏金银器中,先后发现“晋鲜卑归义侯”和“晋鲜卑率善中郎将”等金印。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小坝子滩虎子沟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枚金印是西晋王朝赐给鲜卑乌桓族首领的印信,印文中的“归义”字样反映了西晋对游牧民族进行怀柔政策这一史实,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7. 北魏太和八年释迦佛鎏金铜造像

此造像高28.5厘米,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造,是著名的魏孝文帝改革之前的佛像艺术品。佛像结跏趺端坐,面颊丰润,慈目修眉,两耳垂肩,身披袈裟,右袒,手做说法状。佛像下面为亚腰四足座,上层做长方形平台,前沿饰绞索纹;中部饰相交的双龙纹,左右两侧各有一蹲狮;下层平台前沿饰忍冬纹;前面两足分别饰四个供养人,后面两足分别饰北魏式长颈瓶。佛像及座背面有两个板钮,上竖下横,以设背光之用。底座之背面刻有“大代太和八年”等铭文,弥足珍贵。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云中郡故城遗址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造像保存完整,雕刻精湛,纪年清晰,内容深刻,是北魏太和时期金铜造像的经典样式,兼具艺术性、历史性与宗教性,代表了北魏金铜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是世界上现存重要的金铜佛教造像之一。

8. 唐黄绿釉鹦鹉形提梁陶壶

此壶高20厘米、底径8.9厘米、长22.5厘米,盛储器,壶体为鹦鹉造型,体态肥壮,呈站立状,双爪抓圆形底座。此器的出土地和林格尔县在唐代曾是单于都护府,与各地交往频繁,因此具有鲜明的外来文化风格。唐代器物采用鹦鹉造型与佛教有直接关系。其一,唐代是佛教的黄金时代;其二,鹦鹉聪明能言,与其他动物相比有“佛慧”;其三,印度佛经故事中鹦鹉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过去身,唐代鹦鹉纹样的器物便具有了浓郁的佛教色彩。20世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提梁壶构思巧妙,形象逼真,造型活泼生动,采用堆塑、刻画、压印等工艺,将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具有浓郁的异域色彩,体现出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再现了经济发达、国力雄厚、文化繁荣的盛唐气象,为唐代壶具精品。

9. 辽彩绘木棺具

这具棺体最长处2.31米,最宽处1.31米,最高处0.9米。棺椁相套,下有棺床,共计八层,棺、床均施彩绘。彩棺以红、黑两色为主色,上面雕刻有仙鹤、凤、缠枝牡丹和祥云等图案。彩棺上贴金之凤暗示着墓主人显赫的社会地位。从彩棺四周的铃铛和墓葬中的随葬品多有铃状物推断,墓主人生前应为萨满巫师,在古代被认为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在彩棺棺首的中间部位开有一小门,外带铜锁,门两侧各站立一门卫。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辽代墓葬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套棺具保存完好,色泽鲜艳,纹饰精美,如此完整的辽墓彩绘木棺在内蒙古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显示了墓主人显赫的社会地位,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10. 辽鎏金摩羯形提梁银壶

摩羯源出印度神话,被认为是河水之精,其形象长鼻利齿,头有弯角,鱼身鱼尾,是印度造型艺术中常见的异兽。摩羯在唐代金银器装饰纹样中也经常出现,辽代金银器直承唐代风格,也接受了摩羯纹,并将其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如壁画、版画、铜器装饰等,还以之作为器物造型,如摩羯形灯等。此银壶通高33厘米、口径5.4厘米、底径15.3厘米,捶揲成形,直口,颈细而直,壶盖直口折沿,从盖沿伸展出四瓣花状银片,盖面高隆,上有宝珠形钮,上接银链,肩部扁圆,壶腹先内收,至下部外展,略似束腰形,椭圆形平底,肩部对称鸟形耳,上以银环套接宽带式提梁。壶身饰两摩羯,中有火焰宝珠,纹饰鎏金,鱼子纹为地。20世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壶纹饰精细,摩羯形象完整,结构清晰,造型新颖别致,用两条摩羯组成壶身,以鱼的自然形态形成壶体鼓肩、束腰、底外撇的器形,将造型与纹饰完美地融为一体,构思极为巧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堪称精品。

11.辽鹿啣草纹鎏金银马饰具

这组马饰具共4套157件,凸形节约长9.2,宽5.9,长方形节约长4.62,宽2.6厘米,白银锤揲錾刻而成。包括马笼头饰、马盘胸饰、马后 饰等。节约浮雕鹿衔草纹,鎏金。背有衬板及钉。从形状及各部位名称看,与唐代马具如出一辄。并且在鞍马文化发达的契丹民族的创造下有了更大的发展。契丹鞍马甲天下,马匹装饰历史悠久,制作材料除此之外,还有纯银、铜鎏金、玛瑙、等,工艺精湛。各部件的带饰形制多样,其工艺多用传统的模压、锤揲、錾刻、鎏金、琢磨、抛光精工细做。纹饰包括鹿纹、龙戏珠纹、凤纹、群鸟纹、忍冬纹、鱼子纹、缠枝卷草纹等。195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大营子村辽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组马饰具上面饰有动物纹或花草纹图案,装饰华丽、制工精巧,高贵华美、气势非凡,继承了唐和五代文化的风格,反映出契丹民族的风貌和与汉文化交流的情况。

12. 辽陈国公主黄金面具

面具在古代又称“覆面”,覆盖于死者脸部。契丹金属面具是在本民族祖灵崇拜观念支配下,受佛教影响,依托辽代较强的经济基础而产生的。其使用相当广泛,在各阶层中都比较流行,且无论男女老少均戴。这件面具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呈半浮雕形,颧骨略微突起,面颊较消瘦,下颌略尖,鼻翼略宽,两眼圆睁,双唇抿合,显露出男子特有的刚毅姿态。面具的眉、眼局部系捶錾而成,制作精细,体现出年轻女性面庞丰圆、上额舒展、双唇微抿的柔润特点。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金面具为纯金材料,制作十分精美,不仅体现出所属主人的高贵,更说明了当时辽国经济的强盛,是目前所见辽代墓葬中等级最高、质量最好的,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辽代金器珍品,国宝级文物。

13. 辽驸马银丝网络金面具

这件银丝网络金面具长21.7厘米,宽18.8厘米,重293.5克,由薄金片制作,与银丝头网连缀,出土时覆盖于陈国公主驸马的面部。用金片依照墓主人容貌锤而成,面具周边有穿孔,用细银丝沿着穿孔将其与头部网络连缀起来。契丹金属面具是在本民族祖灵崇拜观念支配下,受佛教影响,依托辽代较强的经济基础而产生的,使用相当广泛。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种金属面具不仅是辽代契丹人的奇特葬具,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其质地与身份等级相关,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14.辽银镀金高翅冠

此金冠通高30.4厘米,冠高26厘米,造像高4.4厘米,立翅高30厘米,口径19.5厘米,重830克,出土时置于陈国公主头部。分片锤鍱,依冠帽各部位形状裁剪成型,纹饰鎏金,然后用细银丝缀合而成。冠的正面镂刻火焰宝珠和对凤,周围錾刻变形云纹。两侧立翅中心各錾刻凤鸟,长尾下垂,周围饰以变形云纹。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金冠制作精巧,工艺华丽,彰显贵族气派,顶缀饰一件鎏金道教人物银造像,像后背光边缘饰九朵灵芝,显示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契丹贵妇之冠,十分罕见。

15.辽驸马鎏金银冠

此鎏金银冠通高31.4厘米,宽31.4厘米,重587克,系用掐丝法以银丝编结,前面为如意卷云组合之帽屋,后为高起的卷云状双翼,并饰以捶揲朵花最底下是由一较宽银片制成的冠圈,上刻纤细绵密的如意云纹。审美风格:此冠虽然也是用掐丝法编结而成,但并不如万历皇帝金丝冠那样精巧细腻,其银丝较粗,手工也较粗糙。冠顶上共有20朵圆形花作装饰,花形各异,但基本上以帽子正前方为中轴线呈对称排列。中部两侧各有一只似凤似鹰的大鸟展翅腾飞,其羽尾长大美丽。图案装饰繁多,过于冗杂,似有堆砌之感。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冠保存完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风格,整体风格表现为古拙、质朴、粗犷,是我们研究辽代金银工艺发展水平、契丹民族的服饰风格与审美心理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证之一。

16.辽錾花银靴

錾花银靴用厚0.05厘米的薄银片仿照靴的实物做成。两双银靴形大同小异,錾花图案略有不同,由帮和底缝合而成。这双靴的纹样以凤鸟纹为主题,卷云纹作陪衬,飞凤呈展翅飞翔状,首有“翠毛”,尾长下垂,凤鸟上两侧各饰如意云纹。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双银靴外表錾纹花样,线条自然流畅,两双花样均与所戴的金冠相同,体现了契丹贵族的奢华生活,也反映了契丹文化与中原文化间的交融,是罕见的辽代银器珍品。

17.辽系金链水晶杯

水晶是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硬度很高,很难加工。这三件陈国公主墓出土的水晶杯无色无纹,桶形平底,其中两件口沿对钻小孔系金链,上配鎏金斗笠形银盖。古人认为嘴里含上冰冷的水晶能止渴,所以先辈以水晶制杯可能并非纯粹出于实用,除了受财富占有欲支配外,或许还有某种信仰寄托。1986年出土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水晶杯制作加工复杂,造型美观,杯型少见,仅见于陈国公主墓及朝阳北塔玛瑙杯,与杭州出土的战国水晶杯一样几乎与现代工艺风格别无二致,堪称极品,国宝级文物。

18. 辽摩竭凤鱼形玉组佩

玉组佩一组六件,白色软玉质,一件镂雕绶带纹玉饰,系有五条鎏金银链,分别扣连五件玉坠,玉坠依次为摩竭衔珠、双鱼衔莲、连尾对凤、双摩竭衔珠、单鱼卧荷。它以自然生物吉祥图腾、佛教圣物、自然景象等为题材,把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集中蕴含于玉佩之中,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尽显“天人合一”的中国玉雕艺术之美,为辽代玉器的典型代表。1986年出土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玉组佩采用线刻、镂空、圆雕工艺,生动精美,龙、凤、鱼等吉祥题材的运用以及雕琢刻划中所表现出的写实风格,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气息,是辽代玉佩的标准器物之一,显示出辽地诸族文化的交流及玉器制作的发展水平,为辽代玉器的典型代表。

19.元四合花纳石失辫线袍

“纳失石”为波斯语,意为“金线”。辫线袄是流行于元代的一种男子袍服,其型制为右衽交领、紧袖,腰部采用绢帛拈成的辫线密密钉绣成细裥。袍服长142厘米,两袖通长246厘米,以菱格联珠宝相花纹织金锦为面,右衽交领。1978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大苏吉乡明水村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件袍服底襟及两袖口采用头戴王冠的人面狮身纹锦装饰,具有西方文化的特征,是元代沟通中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繁盛的物证,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件辫线袍,十分罕见,国宝级文物。

20. 元花鸟绣夹衫

这件花鸟绣夹衫通长65.5厘米,袖长43厘米,为对襟直领,广袖直筒。这件夹衫的主要面料是褐色四经绞素罗。这件衣服的衣领和前襟处所用的却是另一种有固定绞组的绞经组织,在这种绞经组织中还插入了挖花工艺,挖花则与后期流行的妆花工艺有着直接联系。夹衫的前襟还有丙个用于系带的花形钮,衬里则为米黄色的绢。夹衫表面的刺绣针法有些类似于现今的苏绣,采用了平绣针法,以平针为主,并结合打籽针、辫针、戗针、鱼鳞针等针法。夹衫上刺绣的花纹图案极为丰富,多达99个,花型均为散点排列,大小不同,绝大多数为5~8厘米的散点花鸟纹样,当时称为“散搭子”。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元集宁路古城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件棕色罗花鸟绣夹衫,虽然为元代制品,但其形制仍具有南宋服饰的风格,与北方元墓出土的具有游牧民族风情的衣物有着很大的区别,在织造技术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是目前所知元代刺绣服饰中最为重要的佳作,国宝级文物。

21. 元印金花卉图案长袍

在集宁路古城的西南部一大瓮内发现印金丝织品6件,提花罗锦2件,提花、素绫2件,还出土有绣花鞋、瓷碗等器物。特别重要的是在一提花绫缎表面印写有“集宁路达鲁花赤总管府”字样,由此得知这是集宁路达鲁花赤总管府的遗物。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元集宁路古城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件印金花卉图案长袍为锦地,左衽,窄袖,长身,在长袍表面装饰印金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为元代丝织佳品,为研究元代的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物资料。

22. 元八思巴文圣旨鎏金银牌

此牌长30厘米,宽8厘米,厚0.1厘米,牌端有圆穿,圆穿缘刻有“丁字八十号”汉文,牌面的文字意为“皇帝的名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尊敬服从的人将会被定罪处死”,这块银牌曾经在考古界引起很大的轰动。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牌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块长方形元代圣旨鎏金银牌,十分珍贵,为研究蒙元历史和蒙古民族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23.元青花双凤纹高足杯

高足杯又称马上杯,通常用作酒具,是元代常见的器皿。此杯高9.5厘米,口径9.4厘米,足径3.4厘米,碗状式的杯口,竹节似的高圈足,细白的胎质散发着幽光,弦纹装饰着内、外壁口,两只青花发色浓翠的凤鸟伸着细细的脖子、舒展着双翅,似乎要从外壁上飞跃而出。2003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集宁路古城遗址,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杯造型优美,青花发色浓翠,纹饰精美,凤纹是中华传统文化惯用的纹样,出现在元代常见的高足杯上,可见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融合,其烧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代表着元代高超的制瓷技艺。

24. 元钧窑“己酉”天青釉鼎式香炉

此炉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打破了“钧不过尺”的说法,也因此尤为珍贵。香炉直口,圆鼓腹,圜底上饰三兽足,口沿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直耳,颈部雕贴三个麒麟,其间为一方形题记,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的楷书铭文,己酉年为元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197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区太平庄乡白塔村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炉器型硕大,通体施天青色釉,因施釉较厚,以致烧制时纵横流于器表,而形成独特风格,为国内罕见的元代钧窑瓷器,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型最大、最完整、制作最精湛的钧窑香炉,国宝级文物。

25.元钧窑镂空带座摩羯耳瓶

此瓶高58厘米,口沿呈翻卷五瓣花形,细颈,圆腹,颈肩间有兽形双耳,腹部前后饰两上凸起衔环兽面纹,额头刻有“王”字。上下部瓶座相接,连为整体,并运用中国传统雕塑等工艺手段,将摩羯、兽面制成单独图案,堆贴于器表。利用流釉装饰雕花,使其棱角凸起的黄色与流动的蓝色浑然一体,从月白色变深至天蓝色。瓶身下部为五只攒尾骆驼组成的高座,器体形成骆驼队驼负宝瓶行进的造型,意匠小中见大。197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区太平庄乡白塔村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此瓶体量较大,胎釉厚重,鲜艳的玫瑰紫彩斑,增强了釉色的质感美,为元钧瓷珍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