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惺惺相惜,杜甫和李龟年,同是天涯沦落人

 读书工 2022-08-01 发布于广东

安史之乱以后,大诗人杜甫的生活更加艰难。受生计所迫,他相继离开成都和夔州,一路流浪到荆湘。大概在大历五年,也就是公元770年,年迈的杜甫在湖南长沙一带遇见了李龟年。

这让杜甫的心情无法平静。在四十年前的开元盛世里,李龟年是朝廷里的红人。他是宫廷歌唱家,就像李白是御用文人,高力士是宦官亲信一样,都受到唐玄宗的器重。

没想到李龟年现在头发斑白,老态龙钟,颠沛流离,竟以卖艺为生,和以前判若两人。想想自己,看看李龟年,同是天涯沦落人,杜甫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诗。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歌题目里突出一个“逢”字,写出了时空相隔和沧桑巨变。异乡遇故人,不免产生惺惺相惜之感。世事无常,人生短暂,不知不觉他们二人都来到了人生的暮年。

诗歌的前两句是写李龟年昔日的盛况。他们三兄弟,李龟年、李彭年和李鹤年都有文艺天分。李彭年善舞,李龟年、李鹤年善歌,还擅长多种乐器和作曲。

他们三兄弟的才华受到唐玄宗的赏识,都在朝廷里任职。特别是李龟年,担任乐师,不但可以随时进出皇宫,还经常被邀请到各个王府去进行演出。

诗歌里的“岐王宅”,就是指的唐玄宗的弟弟李范的王府。李范好学爱才,又精通音律,因此经常邀请李龟年来府邸唱歌演出。

“崔九堂”就是指的崔涤的住宅。崔涤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任职殿中监,出入禁中,深得唐玄宗信任,也是当时的名门大户。

杜甫写李龟年经常在岐王和崔九府上歌唱演出,既是写他昔日的风光,同时也是表达自己青少年时期诗歌已经崭露头角,才华得到王公贵族的欣赏。

诗歌的后两句跨度极大,越过四十年,从回忆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现在正是江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他们流落到此,偶然相遇,相同的人生经历令人感伤。

这首诗是绝句,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是容量极大。诗歌采取前后对比的手法,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读后使人对大唐由盛转衰,及诗中人物的命运唏嘘不已。

难怪清代的邵长蘅评价说这首诗是杜甫七绝的压卷之作;难怪乾隆皇帝在《唐宋诗醇》中评价,此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悄数语,抵得上白居易一篇《琵琶行》了。

言情在笔墨之外,这个评价真是太精准了。欣赏杜甫的这首诗,跳过对李龟年的表面描写,我们还确实能够感受到杜甫内心深处那无以言说的伤痛。

一是表现了杜甫对大唐开元盛世的怀念。安史之乱以前,特别是开元年间,可以说是文治武功,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杜甫前期的诗歌多有记载。

如《丽人行》《秋兴八首》等都描写了京城长安昔日的盛况。《忆昔二首》也有记载,“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安禄山史思明的八年叛乱,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开元盛世,犹如落花流水春去也。唐朝由盛转衰,在杜甫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记忆让他痛心疾首。

二是感叹自己报国无门穷困潦倒的人生悲剧。杜甫出生于官僚世家,祖祖辈辈都在朝廷为官,就是最近两代,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也还顺利,杜审言还是初唐的大诗人。

轮到他杜甫这一代,虽然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志,但是命途多舛,加上遇到李林甫杨国忠等的排挤,可以说只当了短短几年的小官,根本无法实现自己匡时济世的理想。

期间他不得不投靠时在成都的严武做幕僚,并兼任工部员外郎一职。但严武去世,他就失去靠山。生活更加窘迫,辗转漂泊,“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朝廷既没有关照,朋友也没有一点音讯。

三是抒发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杜甫曾经是年少有为,“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才华受到人们的赏识,出入于岐王和崔九的府邸,由此多次欣赏李龟年的演出。

但是“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一转眼间到了五十多岁,饥寒交迫,疾病缠身。他和歌唱家李龟年的相遇,还是那个落花的季节,但人已不是从前那个黑发人。他们鬓发斑白,垂垂老矣。

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这首七绝诗,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的忧心忡忡。同是天涯沦落人,既是忧国,也是互相怜惜。一首短诗,概括的是国家的不幸和诗人一生的遭遇,说抵得上一长篇《琵琶行》,实不为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