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工作法》:先做正确的事,再把事情做对,才算更聪明地工作

 职路施语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有一次,华为驻印度办事处的中国籍员工与印度本地员工开展了一次联谊活动。活动期间,有一位印度籍的项目经理在跟一位中国籍员工谈话时,直言不讳地讲到,工作时,华为人的执着和干劲值得表扬和欣赏,但总让人感觉努力有余而聪敏不足。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虽然,那位印度籍项目经理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问题出现在哪项具体工作上,但他给出的结论则是华为员工很善于非常卖力地工作,但却也常常陷入只肯卖力气的怪圈。

这个毫无恶意的建议自然被中国籍的华为员工牢记在心,并且很快在公司内部传播开来。而如何“更聪明地工作”开始成为华为公司让员工摆脱工作只肯卖力气一个反省突破口。

在他们眼里,确保所要从事的工作是正确无误,这一涉及工作方向的问题,是上级提前要解决好的。接下来,如何把事情做对、做正确则成为下属的分内职责,必须落实到位。

此后,华为公司对员工工作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做出了一系列改进,比如,涉及项目攻坚,由原先的草草了解项目信息便着手展开,到后期的任务开始前要做好需求确认、项目预测等一系列流程环节。

再比如,由之前的纸质办公到后期的使用平板电脑,以邮件传递的方式汇报工作、制订计划等等。

慢慢地,及时进行工作上的自我反省,尤其遭遇工作挫折时,开始成为华为员工的一种工作习惯与自觉,而这也正是华为员工在确保做正确的事前提下,将事情做对的关键一环。

员工们在工作中,不再一味地蛮干,取而代之地通过自我反省来“自愈”工作中出现的不当方法、陋习,不断使改进后的方法趋近于合理,从而将事情做得越来越正确。

而华为之所以能从当初以2万元资本起家的小公司,变成了年营业额约为3000亿元,横跨亚洲、非洲、欧洲等地的超级公司。与公司全体员工能自上而下,及时进行自我工作反思,做到打一仗,进一步,愈挫愈强、越战越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如何做好工作中的自我反省?长期致力于研究华为内部创新和工作机制的高管培训师黄继伟,在《华为工作法》这本书围绕这一点,着重强调了4个方面:

1.保持忧患

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任正非曾满怀忧虑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破产,我们怎么办?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如果想过这些的人太少,也许这一天就快来临了。

对此,任正非建议所有华为人都要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精神,能够及时找出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

与其通过外人的批判起到“止血”作用,倒不如进行自我批判与反省来达到“防止出血”的目的。

为始终保持那份清醒、忧患意识,华为自设“心声社区”,在那里,无论是谁,都可以畅所欲言地批评他人,同时也会随时随地受到来自他人的批评,而对于正确而又合理的批评,则应虚心加以接受,不准对此表示不满,更不允许伺机报复。

对于一家企业,保持忧患,就是在捕捉生机,更好地生存;对于一名员工,心存忧患,才能看清差距,少遭淘汰。

2.记住过错

“股神”巴菲特曾说:“在犯新错误前回顾一下过去的错误倒是个好主意。”如此,通过回忆先前的“旧伤”来防止接下的“新痛”,的确是一个好方法。

由此,华为人工作开展前,几乎人人都一项约定俗成的内容,那就是每一次犯错后,都会将自己的错误记录下来,在下一次工作的时候进行查看,警醒自身。

为强化这一效果,华为还曾多次在公司研发人员中间开展“反幼稚”活动。一些因在工作中忽视技术、产品的市场价值而产生废品,带来其他损失的研发人员,会因此而上台“领奖”,其目的就在于用先前所犯的错误,警醒自身,提醒他人。

华为人正是善于将先前的错误,做为迈成成功的垫脚石,对所从事的工作做了到精益求精。

孔子曾在《论语》中指出,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做事、干工作“不二过”,不犯重复的错误,既是一种谦虚好学的体现,更是对一个人自我反省的检验。

3.适当留白

有句话,暂时的退却,是为了更好地前进。适时缓下来,慢下来乃至停下来,给自己一定的思考时间,悟一悟工作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对于后续的工作开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任正非曾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水平为什么比你们高?”下面的人员互相对视过后,均没能做出准确回答,而任正非则说:“因为我从每一件事情中,都能比你们多体悟一点点东西,事情做多了,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反思职场当中有不少人员,每天忙忙碌碌,看似非常勤奋与努力,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付出与回报未能成正比,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工作干得越多,挨批的次数也越多,反倒不如少干或者不干工作的人员,捞得清闲自在。

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干完工作之余,是否花一点时间进行思考,进行复盘与总结,做到了这一点,则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反之,就是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导致工作出力也不讨好。

磨刀不误砍柴功。工作开展前,肯花时间想一想该怎么干,远远要比不问什么工作,上手就开干的效果,要好很多。

4.不找借口

任正非曾多次强调,工作中出现失败是常见的,但是为失败找借口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的人不符合华为的用人标准。也就是说,在华为你可以无意地产生失败,但绝不能有意地逃避失败。

很多员工在工作任务失败之后,习惯于找各种理由、因素,以此为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解围,或许能暂时得逞,但得逞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改正错误、防止再次失败的机会。

长远来看,对于问题的最终解决与个人的进步毫无益处,而且,久而久之,还会养成但凡遇事,便先找借口,推脱责任的坏习惯。

蹩脚的工人总是说工具不好,纵使工具不好,接下来要做的也是如何将工具改造好,使用好,而不是只停留在抱怨阶段。

归结起来,与其想办法找借口,真不如从中汲取教训,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华为工作法》全书,将华为公司25年来的核心工作方法,涉及目标管理、工作执行、工作原则、工作态度等诸多内容,均做出了全面而又系统地讲解。

没有晦涩难懂的大道理,也没有生硬说教的套路条文,平实而又直白的语言,讲出的全是含金量十足的知识干货,从中既可以窥探出华为公司日益强大的精神内核,又可以感受到华为人昂扬向上的工作品质。

工作过程中,假如你不明就里,错误频出,工作没少干,但却挨批多,表扬少,再或者工作无招法,不得要领等等,工作时常患得患失,甚至有一种排斥感,均能从《华为工作法》及系列套装中找到破解方法,加以借鉴。

全书仅30元,不及一杯咖啡钱,但却浓缩了整个华为人工作的道法门,读后定会深受启发,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商品链接卡,入手体验一下。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做下属,出众,当领导,出局:原来能力是门技术,而领导是门艺术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