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管住自己的嘴,才会利己利人

 职路施语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大家好,这里职路施语的专栏《职场人脉术:让你拥有成长“助推器”》。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了总爱开口炫耀的人,在职场里并没有得到他所认为的“荣耀”,反而却因自己的过度张扬而让自己的人际经历了不应出现的挫折。实际上,职场与人相处,保持适当的低调,才是正确的为人处事之道,而且,越炫耀什么,越会失去什么,反而,越低调,才会拥有得越多。

(详见第4节《总爱开口炫耀的人,后来怎么样了?你要消除狂妄,才能赢得好感》)

接下来,我们开始专栏的第5节课《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管住自己的嘴,才会利己利人》,主要介绍职场交往中的慎言慎行。

全文一共5149字,阅读需要10分钟,从中你可以获得3份信息

1.对人全抛一片心,能换来所谓的真心吗?

2.总喜欢多讲话,讲全面的话,有哪些弊端?

3.4个方法,帮你保持慎言慎行,防止意外“受伤”。

有句话,语言不会伤人肉体,但却是最锋利的武器。职场与人相处,对自己而言,可能是无所谓的一句话,但给对方却是一把尖刀、一块石头,刺伤了对方的内心,使人内心产生了不平衡,从而,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不知不觉地变坏变差。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都是那句话惹得祸

入职不到两年的小张,工作一直干得不错,很得领导赏识,人际关系处理得也比较到位。但近一段时间,个人工作却很少得到领导的肯定,提职加薪的想法找领导汇报过多次,给出的回答只是一句:“先等等,再说吧。”

这让小张百思不得其解,心想,自己也没犯什么错误啊。直到一次不经意的闲聊,一位平时关系靠谱的同事向他说出了真相。

原来,小张工作态度认真,颇有成效的确不假,但就是时不时地总爱表达出自己的“坦诚”,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不但无所顾及甚至还合盘托出。

一次,公司部门需要突击完成一项应急工作,随后,部门领导及分管领导均通过会议提出了近期加班的要求。

有些员工听完后,尽管心里不愿意,但还是一言不发地服从了安排,但有些员工就不一样了,像职员小张,会上刚提完要求,小张私下里便时不时地嘟囔几句:“以前的公司,从来不让员工加班的。”

而这句话,恰巧被来检查工作的部门领导听到了,尽管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事后对小张的整体印象开始大打折扣,对于他日后的工作,尽管小张像往常一样努力,也总是表示各种不满意。

好在,那位同事及时提醒小张:你的话,太多了,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说。

职场当中,相信你也一定经历过这样类似的事情,在跟别人闲聊的时候,你随口的一句话,自己看来无所谓的事情,但对方却会觉得你说这句话就是在挖苦他或者嘲笑他。

倘若,对方是你的好朋友,或者家人,他们也许会原谅你的无心之过。但身处职场,周边都是与你构成竞争关系、利益关系及隶属关系的同事、领导或客户,若让对方觉得你是故意冒犯他们,得罪了人不说,很可能还会让你失去晋升和赚钱的机会。

反过来讲,我们又何尝不曾被别人的“无心之言”刺伤过,这种别人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却让你感到非常不舒服的现象。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身处职场,嘴上一定要有个把门的,心直尚可,但口快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遇事什么话都往外倒,早晚会吃这方面的亏。

二、人不以善言为贤,为何不要多说话?

心理学上,与他人沟通交流,稍不留意,则会产生一种瀑布心理效应。意思是说,信息的发出者心理好比山上瀑布居高临下,显得很平静。

但信息的接受者则相当于是一湾池水,刚开始平静,但经过山上下来的瀑布冲击,瞬间会变得不再平衡,从而使得信息的接受者对信息的发出者产生了态度上的变化。

这种心理现象与大自然中的瀑布现象如出一辙,上面平平静静、波澜不惊,下面浪花飞溅、一泻千里。

我们常说,言多必失,经常性地多说话,不但容易分散个人的精力,让自己过多地专注于表达,而且,也很容易出现辞不达义,用词不当的情况,甚至会脱离实际,有背事实,招他人反感。具体来讲:

1.有损形象

华为公司曾录用过一位知名大学的高才生,那位高才入职公司不到一个周,便针对华为的建设发展、运营方式、未来前景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以“万言书”的形式向任正非直陈个人的意见建议。

见过材料后,任正非亲自找到人事部门,直接向他们下命令:“如果这位员工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有精神病,建议开除。”

领导喜欢有个性的员工,但终归还是要体现在实际工作能力及能给公司所带来的价值上面,高高在上,不经大脑,空发议论,却没有实实在在能带来改变的实际举措,只能增加反感,而不会赢得好感。

尤其做为一名新人,在没有对一家单位有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了解,但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满,则会让人产生一种只会耍嘴,不实干的印象,非常不利日后的发展。

2.招人误解

俗话说“祸从口出”,很多时候,不要认为,你所谓的好话,一定会带来好事,有时结果恰恰相反。

记得自己当办公室主任,公司召开年会时,要对公司集体、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事前个人需要进行调查摸底,并将形成的基本情况,在公司总经理会议上做出汇报。

其中有一名车间拟推荐的评先对象,与公司提出的评先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自己在汇报时,也是如实做了情况说明,并随口加了一句个人的主观想法。

正是因为那句话,结果,未被评先的那位员工,年会过后找到了我,表达了他的想法,“主任你有什么想法,你可以当面提,别背后下刀子。”

事后,想一想,涉及会议内容保密、人员亲疏等其他原因暂且不提,主要还是自己不注意,给别人留下话柄,招来他人的误解,给自己也带来工作上的被动。

职场里,当被有意的人利用了你断章取义的话语,势必给你与他人的关系处理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有时甚至难以挽回。

3.分散精力

如果你仔细去观察,你会发现身边凡事工作高效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闲扯。几乎看不到他们与他人聚堆聊天,更多的则是当领导布置完工作后,一个人默默在那里,不声不响地完成当下的工作,不但能完成,而且还做到了超额完成。

相反,工作时时不时总爱说几句,讲几句,看似氛围活跃了,但工作效率却直线下滑。

之前公司有一位同事,平时特别喜欢说话,经常会在不该说话的时间去说话,领导在上面开会,他会在下面小声讨论,同事完成工作任务的时候,他依然会去说话,最终的结果,工作往往会因没能准确领导意图而出现纰漏、错误,又要进行重做,延误了工作,耽误了进步。

一个单位里最需要的是善于干事的人而不是善于讲话吹牛的人,领导们也是喜欢使用那些话语不多,维护成本低,工作踏实,任务落实比较好的人。

如果正在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明白为何要少说话,不讲不应讲的话,那么,受益是非常大的。

三、话到嘴边留三分,懂得克制,才能防止受伤

职场里,说话过多而毫无保留,看似很坦诚,很真实,实则,这样做很容易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如同,本来是刺猬可以用刺保护自己,却坦然把肚皮露在外面,不但让别人得到了你的软肋,更会有心人在你无防备的时候插上一刀。

要相信,不是每一个跟你有交集的人在日后都有可能助你一臂之力,也有可能把你拉下万丈深渊。

在讲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过一过脑子,以使自己的所有表达,都能留有回旋的余地,或者不需要别人知道的信息,则选择闭口不谈,虽然不一定能得最大的功,但至少可以犯最小的错。具体来讲:

1.不得意张扬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会让自己产生洋洋得意的心理,很容易使自己变得目中无人,开始飘飘然起来,所讲的话自然就会产生高人一等的味道,不但说话的腔调变了,甚至走路姿势都不对了。

人与人都有一个相互比较的心理,当别人看到你因好事降临而变得如此张扬时,他们自然会越发讨厌你,心里更会暗暗“诅咒”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得了个表扬,提个职,加个薪什么的吧,有必要那么嚣张吗?”

倘若,这种心理反差被长时间放大与积累,因个人的得意张扬而遭别人对抗,或许也是没准的事。

因而,保持一个合理的度,将因好事所带来的美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显得非常必要。一个是懂得自我克制。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说话,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去触及别人的界限,知道别人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

另一个是肯于做出分享。蔡康永在《说话之道》里讲到: “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也会越快乐。” 

这里面的诀窍就在于分享二字。当自己被表扬,讲一讲自己的体会,当被加薪,适时宴请一下周边的同事等等,既表现了自己的亲合力,又容易化解对方的“敌意”。这要比一个人自我标榜、自我夸大,吃“独食”要让人舒适多,高明得多。

2.不背后议论

相信一句话,没有不透风的墙,话只要讲出去,早晚会传到对方的耳朵里,而且议论别人的话,易惹出事非的话的传播效率会更快。而且说出去的话,则如同泼出去的水,很难加以收回,在交谈中,选择少言、慎言,要比夸夸其谈,雄辩健谈更为重要。

讲到这里,可能问题来了,别人都在说,自己却默不吱声,是不是会显得格格不入?

实则不然,人杂话多,喜欢谈论他人八卦的地方,本身就是一处容易招惹事非的场所,而且聚众唠嗑也不是什么好的行为,领导看到也会产生反感,认为你在搞小团体主义,需要尽早避开。

倘若就是躲不开,那么需要做到两点:一是闭而少谈。不但在大事大非面前,选择少说话,就是在涉及小来小去的事情上,也不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全部抖落出来。

比如,某某因工作突出拟被提职加薪,尚未公布。对此,你可以象征性地说一句:“有这回事儿吗,我不太清楚。”就可以了,不要再多嘴,甚至开始刨根问底起来,“凭什么会是他”、“他有那么优秀吗”等等。

人都会有报复心理,倘若哪天知道是你在背后讲他的坏话,寻机报复则是大概率的事情。

二是笑而不答。当你一旦面带微笑且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讲话时,对方的“表现欲”往往会变被瞬间拉大,不由地会多讲几句。

此时,你要做的就是用“嗯嗯”、“是吗”等简单的语言加以回应,尽可能做到多听,毕竟听得越多,资讯也就越全,有助于你摸清楚公司的各种人际关系、利益得失,为自己有针对性的回应,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随意的一句议论和评论别人的话,往往不仅不能维护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还容易遭人记恨。搞好人际关系,请先管着自己的嘴。

3.不泄露隐私

每个人都有隐私,自己的隐私,自然不希望被人知道;而涉及别人的隐私,显然自己也不能讲,否则,既会让对方看到自己不厚道、多嘴舌的性格,更会引来对方的厌恶与仇视心理。

公司里有两位职员小张和小李,私下里关系一直处得不错,甚至一度发展成闺蜜的关系。有一次闲聊,小张将个人喜欢上公司的一位部门领导告诉了小李,并嘱咐她不要告诉任何人。

小李表面上答应得很好,私下里却告诉了她的另一个闺蜜。结果,一来二去,这件对于小张是隐私的事情,却在短时间内成了公司公开的秘密。

而两个的关系不但走到了尽头,而且变得反目成仇。小张倍感颜面尽失,主动离开了辞职离开了公司,而小李也被他人认为是“不值得被信赖”的人,他人只要看到小李都会有意识地避开与她交谈,从而,小李的人际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差。

对于他人的隐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听。即使对方愿意讲,你也可以直接做出回绝,“你个人的事情,我不感兴趣。”免得事后出现意外,自己也成为被冤枉的对象。

其次,就是要做到,不传。他人能讲较为私密的事情讲给你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一种信任。因而,只要不涉及法律、规章制度等,都要做到守口如瓶。

总之,同事的隐私被你曝光,他会因此怨恨你,并终止和你的友好关系;如果是老板的隐私被你曝光,那么,他则会不再信任你,且不会给你晋升加薪的机会,而你要么充当跑龙套的角色,要么做到换下一份工作的准备。切记,别犯这种低级错误。

4.不乱发牢骚

工作当中,谁都会遇上一些工作不顺、挨领导批、与他人关系闹僵等一些烦心事,很多时候,这样的事情,说给家人听,说给自己听还可以。

若随意地跟他人,尤其是职场当中,与自己有着隶属关系的领导或有利益竞争关系的同事听,则是职场的大忌。

在领导面前乱发牢骚,会变相否定领导的工作安排,也从侧面地告诉领导自己工作能力不够;而在同事面前乱发牢骚,既会使得自己的不满之言传到领导耳中,也会将自己的不良工作情绪传染给他人,影响他人的工作状态。

为此,一定要牢记“祸从口出”这4个字,时刻告诫自己:你说得越多,引发“意外”的概率就会越大。尽可能地做到“三不”:

对自己没好处的话不说,少说闲话,少发牢骚,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在保护自己。

对别有没好处的话不说,防止别人借题发挥、搬弄是非,最后自己自食苦果。

对沟通双方都没有好处的话不说,有些事根本没有必要过多的解释,沉默是最好的答案。

孔子一直反复倡导并身体力行这样一段话:“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忧;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忧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身处职场,要想不被出卖,不躺着中枪,就从不轻信谣言,不轻易评判他人,慎言慎行开始。

好,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接下来,我们简单做一下总结。

结语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是言语上的打交道,由此可能会带来一种心理学上的瀑布效应,也就是说,说话的人很平静,但听话的人心里往往会对此产生不平衡感。

尤其是当你讲出了过于“坦诚”的话,不当的话,还有引起对方不舒适的话等等,搞不好,还会让对方恼羞成怒,引发不必要的事端。

那么,如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核心一点就是要慎言慎行,管好管住自己的嘴。具体来讲,要做到如下4个方面:

1.不得意张扬。越张扬越容易受伤,要知道,当获得不对等时,一味地宣扬自己,就是在刻意地贬低对方。

2.不背后议论。当自己不明真相时,你所讲的每一句话,往往都是错的,至少也是扭曲了事情的真相。

3.不泄露隐私。当你感觉这件事情很重要时,对方也会这么认为,因而,对彼此认为重要的事情,就要做到守口如瓶。

4.不乱发牢骚。有句话,“别整没用的”。牢骚就是属于“没用的”,既于事无补,还徒增烦恼。

学完这一课,希望我们成为一个成熟、稳重的职场人,在工作中,讲该讲的话,“少说话,多做事”,不惹事生非,不被他事干扰,将自己的工作越做越好,也使自己的人际变得越来越好。

下节预告

第六节:《太完美,往往会让人难以接受,适时示弱,才会让你变得更具亲合力》

职场当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无论工作,人际还有外表、言谈举止等等,均表现的近乎完美,但这样的人一定会处处都能顺风顺水吗?你对这样的人又是怎么看的呢?

敬请期待第六节人际交往内容。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