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完中国古代教育史 这下学姐带你学中国近代教育史 晚清时期的教育

 努力读研的柯柯 2022-08-01 发布于四川

洋务教育的兴办与近代教育的起步

社会变革原因:(内忧外患)作为背景了解即可

  1.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终于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这差距的背后是中国与西方科技水平、工商业发展的差距。

  2. 太平天国起义差点推翻了清政府。最后借助外国资本平定了起义,让清政府感受了资本的力量。

  3. 大量传教士进入中国,并创办学堂、翻译西书,带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

内忧加外患都迫使政府和知识分子试图从教育是改变中国。

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运动中创建的新式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小心名词解释)

  1. 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

  2. 第二类是军事学堂;

  3. 第三类是技术学堂。

京师同文馆

(简答题准备哦)

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是最早的新式学校,在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初创时只有英文馆,学生10人。1863年增加法文馆和俄文馆。1866年在奕䜣的建议下,增加算学馆,1872年设德文馆,1896年设东文馆。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2、学生来源:都是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十三四岁的少年。

A、从办学目的看,它以培养“通事”、“译员”等洋务人才为主旨,并确实培养了一批有名的外语人才和外交官;

B、从课程设置看,它以教学“西文”、“西艺”为主,而没有列入“四书”、“五经”、“词章帖括”之类的传统科目;这个时候开始把西学列为考试科目和部分书院教学内容的改革。

C、从教学组织形式看,它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度。所以,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和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