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意义与人类文明

 雨霁槐荫1 2022-08-01 发布于北京

刘蓬 发现之旅2016 2022-08-01 18:24 发表于广东


生命必须有意义,生命有了终极目标人生才会觉得充实美满、有信心,才能对抗死亡。

生命意义所在,就是一个人的信或信,信念是组成社会规则的基础,共同的信念形成相对应的习俗、文化、法律法规、组织(政权)、经济模式等,这些就是人类文明。

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文明。

东亚的儒家文明,以道德作为终极目标,立功立言立德是人一生的最高理想和追求,符合伦理道德的人将“永垂不朽”。

南亚印度文明,将来世轮回作为最终目标,通过现世修炼,达到来世轮回升级的最高理想

古希腊文明,将求知求智作为终极目标,终身探究、追求自然规律,以实现永恒。

基督教、伊斯兰教文明源于希伯来的犹太教,犹太人在颠沛流离中,以信奉唯一的神为终身目标,寄托于神的来世救赎。

林林总总的文明还有成百上千种,如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美洲的玛雅文明、中国的夏商文明等等,其中的绝大多数随着组织载体的消失而消失了,唯有以上四种文明因载体细化到个人而得以传承。

当今世界的困局:

一个社会群体有相同的信仰才能稳定、顺利运行,就好比交通规则,大家都靠右边走,才能互不干扰。

文明是一种更大范围的规则,当两个或者多个文明交汇时,例如商贸文化或是战争,就会相互影响、相互冲击。

人类近三百多年的历史,既是全球化的历程,也是各个文明相互交流、影响、冲击的历史。

起源于西方的现代文明:科学理性、个人权利、民族国家,能充分发挥个人潜力、掌握自然科学,工业文明在这里产生了

工业化生产,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

因而现代文明携工业化之东风,势不可挡地向全球扩张,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文明。

当然,现代文明在向已有文明区域扩散时,并非一帆风顺:区域冲突、国际争端、贫富不均、环境破坏、核威胁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发源地本身的反思和完善,也需要其他文明地区的积极参与。

未来的人类文明应该是一个适应全球化的次序,是一个国际化的规则总和。

如何建立这样一个次序?走回头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基于乌托邦的理想、激进主义也没有成功(20世纪的社会实践已证明)。

只有以开放、包容、务实的态度,向前自然演化,哪怕是跌跌撞撞,也要硬着头皮摸索向前。

希望这个过程不会太漫长,自然环境的时间有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