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第四十六 病能論篇 第四十七 奇病論篇

 火岩山 2022-08-01 发布于山东

第四十六  病能論篇

經言:人病胃脘癰者,診此當候胃之動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爲癰也。

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乃臟有所傷也。臟有所傷,則其气精血無所歸倚,而臥不安也。及气精血脈之有所歸寄,則臥安也。故人不能縣其病也。縣者,志知之不歸,心爲所繫矣。

人之不能偃臥者,肺气之塞弗通也。肺者:臟之蓋也。其空而虛,气佈而橐龠,痞滿則偃臥不能也。

人之不能步,步則喘急少𣱛者,肺極寒而痰气盛也。肺气盛則脈大,脈大則熱,熱則痰盛气少,痰盛气少則動步不能矣。

有病厥者,診右脈沉而緊。左脈浮而遲者,其冬診之右脈,固當沉緊,此應四時也。左脈浮而遲,此道四時也。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在肺,當腰痛也。何以言之也?其少陰脈者,貫腎絡肺,今得肺脈,腎爲之病,故腎爲腰痛之病也。有病頸癰者,或砭治之,或鍼灸治之,而皆已,其眞安在?同名異等者也。夫癰气之息者,宜以鍼開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砭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有病怒狂者,其病生於陽也。陽气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

陽明者,常動者也。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侯也。治之則奪其食,即已。夫食之入於陰,長气於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之服生鐵落爲飲,夫生鐵落者,下气疾也。

有病身熱解墮,汗出如浴,惡風少𣱛者,病名曰酒風。治之則以澤瀉朮各十分,鹿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爲後飯,已矣。

所謂深之細者,其中手如鍼也。摩之切之,聚者堅也,博者大也。上經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气奇病也。所謂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時死也。恆者,得以四時死也。所謂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脈理也。度者,得其病處,以四時度之也。

第四十七  奇病論篇

經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者,胞之絡脈厥也。胞之絡繫於腎,少陰之脈,貫腎繫舌本,故不能言。治無功也,當十月復。

刺法曰,無損不足,益有餘,以成其疹,然後調之。其所謂無損不足者,身羸瘦,無用鑱石也。無益其有餘者,腹中有形而洩之,洩之則精出,而病獨擅中,故曰疹成也。

有病脇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者,病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之爲,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人有身體髀股䯒皆脹,環臍而痛者,病曰伏梁。此風根也,其气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育之原。病在臍下也,故環臍而痛矣。不可動之,動之爲水溺之病也。

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者,此所謂疹筋也。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人有頭痛,以數歳不已者,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爲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者,名曰厥逆也。

人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癉。此爲五氣之溢也。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爲之行其精𣱛,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是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气上溢,轉爲消水甘渴。治之以蘭,除陳气也。

人有病口苦者,名曰膽癉。取陽陵泉,愈。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爲之使。是人也,數謀慮不決。故瞻虛气上溢,而口爲之苦,治之以膽募俞。治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

人有病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亦有臟寒者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微細如髪者,此不足也。是也,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

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所謂五有餘者,五病之气有餘也。二不足者,亦陰陽之气病不足也。分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裏,亦正死明矣。

人生有病巔疾者,一名曰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气上而不下,精𣱛並居,故令子發爲巔疾也。

人有病癇者,一名熱煎腦厥。此其二陽熱蒸,心肺气亢而涎漬後顛,名之曰癇也。

人有病痝然如有水狀,切其脈大緊,身無痛,形不瘦,不能食,食而少者,名爲腎風。其病生於腎故也。腎風而不能食,善驚。驚也,心𣱛痿者死。


注: 蘭草。

《内经》第三十六   刺瘧篇
《内经》第三十七 气厥论篇+第三十八 欬论篇
《内经》第三十九篇  舉痛論
《内经》第四十 腹中論篇+第四十一  刺腰痛篇
《内经》第四十二   风论篇
《内经》第四十三 痺论篇
《内经》第四十四  痿論篇+第四十五  厥論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