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一小案

 经方人生 2022-08-01 发布于四川

 案例概述

     前几天刚过了大暑就开始晚上睡眠不好,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中烦而闷热,即便很久之后睡着了,也经常醒。
     边郁略红、舌尖有少许红点、苔腻;左关郁、滑、数、中沉取不足,右脉濡;大便偏黏腻。
     方:
      栀子、淡豆豉、桑葚、甘草
      苏叶、藿香、厚朴、苍术、白扁豆、白茅根
    (一剂)
    效:服用当晚及快速入睡且睡得沉稳,没有易醒情况,且截至目前没有反弹情况;舌脉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思路分析

左路这边:肝胆有湿热、郁热,上扰心神,同时肝阴血不足,影响肝藏血、血养神。所以就左路整体而言,气分和血分同时存在影响心神不安和心肾相交的原因。

    气分层面,心烦不得眠、肝胆郁热上扰心神,栀子豉汤;

    血分层面,肝阴血不足,得上阴药,但大暑节气天地之间湿热重、又伴随着右脉濡象和大便偏黏腻,也不能过透滋腻。经过短时间推敲,决定只用一味桑葚。

    桑葚这一味,虽然是滋阴养血药,但作为桑树的果实,继承了桑树本身的通行之力。《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谓桑葚“开官窍、利血脉、安神魂、黑须发、明耳目”,也可见其带有一定的流通性,相比地黄之类的滋腻性要少很多。且桑葚甘寒养阴血,不像白芍味酸带有一定收敛性。但凡收敛,都带有一定程度妨碍气机运转的特质,在湿热困滞的情况下还是要少用。当归也有通行能力,但同样的,富含油脂的药物本来也不利于湿热黏腻情况下邪气的分消走泄。

右路这边:脉濡结合苔腻、大便黏腻,湿热困滞三焦,化热也会上扰心神,同时也影响心神相交的通路。分别以宣上、畅中、利下三种手法结合宣畅三焦,分消走泄湿热邪气。

        宣上:苏叶、藿香

        畅中:厚朴、苍术、白扁豆

        利下:白茅根

    同时,栀子色红入心,其形如腔状,就像是人的三焦---“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所以栀子合上述宣上、畅中、利下诸药,恰好起到三焦湿热分消的效果。

    且栀子质轻、中空、位上(果实)善宣透热邪于上;微苦性寒亦善向下直折热邪,恰好配合白茅根的利下形成导心火下行,从小便外出的效果。

    宣上方面,在藿香基础上加入了苏叶。虽然身体此时处于湿热状态,但湿热熏蒸易导致汗孔大开,再进入空调房很容易感寒,这里苏叶的用意有个对未知情况的预判。且苏叶的开散力要强于藿香,足以辅助宣肺、升清、化湿。

    这里用白茅根相比薏仁、茯苓、滑石等利下药物,好处在于白茅根味甘性凉,在清利湿热的同时,还能够通行津液,以旧水代新水的方式,利湿而不伤阴。因在大暑节气,湿气盛行的同时,人体的津液也同时在被暑气消耗,只用辛开苦降、芳香开散或淡渗利湿法,加大了伤阴产生变证的可能。且前面因为有阴药桑葚的加入,更给白茅根通行津液提供了有力的后备资源,可以更好的实现新水代旧水这一过程。

    最后,还要细说下淡豆豉这里面的深层用意。除行气、开郁、宣透湿热邪气外,还有养肝肾阴的用意。因为淡豆豉为黑豆发酵而成,不论如何炮制,都会保持着黑豆本身特质。黑豆恰可以补肝肾益阴,切合本案情况。此外,淡豆豉还可配合上述诸药来健脾祛湿。

    在《小品方》中就有大乌梅汤(乌梅、淡豆豉),治“虚烦燥不得眠,剧者颠倒,心中懊”。此方可治失眠,细品其中的配伍的道理,正是通过乌梅补肝阴、淡豆豉补肝肾透虚热,这样两补一透,养肝肾治其本,透虚热安其标,与本案中的桑葚、淡豆豉、栀子(两补、两透、一清)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