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琴,就是不断“累积”好习惯

 宛洛练琴思维 2022-08-02 发布于江苏
在《掌控习惯》这本书中,有个词叫做“习惯叠加”,书中的解释是:

“建立新习惯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确定你已有的习惯,然后把你的新行为叠加在上面”。

也就是用旧习惯去“带”新习惯。

有个很重要的前提,这些习惯都得是好习惯,得是对自己有益、有进步的习惯。

练琴,就是不断“累积”自己的好习惯。时间久了,我们从中至少会收获以下这些。

一、增加练习的强度

比如说我们在键盘乐器中进行音阶练习。之前的习惯是,只练习“三升三降”的调性。

当我们把这些练熟了之后,形成了习惯,我们就可以在原有的这个习惯上,“叠加”新的习惯。

新的习惯可以和就习惯相似,也可以和它不同,但不可“阻碍”旧习惯的进行。

练完“三升三降”,继续“开辟”一个调性或几个调性的音阶练习。刚开始会比较难,反应速度也很慢。不着急,一定要沉住气。

也可以不继续练习新调性的音阶,而去练习“三升三降”的琶音或所有音级上的和弦。

再举一个管乐器练习的例子。管乐都需要练习长音,长音练习也占据了基本功练习的大半时间。

那么就可以在练习长音之时,加入渐强、渐弱的力度控制练习,这样能够增强自己的气息调度能力。

也可以在练习长音的最后一轮或者长音练习刚结束时,在长音的基础上加入颤指与吐奏的训练。

总之,在原本的习惯基础上加入新习惯,使得我们的练琴强度增加,也使我们的练琴效率得以提升。

二、减轻练习的疲劳感

“带入”不同的新习惯,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有些效果是增加强度,有些效果这可以减缓学琴者的疲劳感。

比如,之前一直“磨”的一首作品,将演奏速度已经磨到了较快的程度。此时可以再回到较慢的速度去演奏,对于竹笛这件乐器来说,甚至还可以换一支其它调性的笛来演奏。

这样就会“打破”之前的练习强度,减轻了练习时的疲劳感,有了一种“新感觉”。

但这并不代表是“阻碍”了旧习惯,而是对其合理的补充。

能快也能慢,收放自如,还能适应不同的调性,这其实是灵活学习,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

希望我们都能够不断“累积”旧习惯,努力“探索”新习惯。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