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元御、彭子益,都从阴阳五行发现了中医的真谛!

 新用户5616Y0eR 2022-08-02 发布于辽宁

图片

黄元御为明代名臣黄福十一世孙,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深受家学影响,遍览经史著作,希望能够登科入仕,光耀门庭,但黄元御30岁时,因用功过度,突患眼疾,又被庸医误用大黄、黄连等寒泄之剂,致脾阳大亏,数年之内,屡犯中虚,左目完全失明。遭此劫难,黄元御的仕途之路被彻底断送。

哀痛之余,他发愤立志,“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苦读历代中医典籍,经数年奋斗,开始悬壶济世。在行医过程中,他不断总结经验,医术精进,医名大盛。

黄元御学术精湛,极力奋进,著述宏伟,标新立异,敢创新说,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学者。他从习医开始至去世只有21年的时间,除去学习阶段和临床实践外,竞能完成著作14部之多

清乾隆十五年四月,黄元御北游至京,适乾隆帝有疾,众太医屡思无策,经举荐,黄元御入宫视疾,药到病除,以精湛的医术得到了乾隆帝的青睐,亲书“妙悟岐黄”,并恩赐御医。

从此,黄元御不得不供职大医院,开始他的御医生涯,那一年他46岁

清乾隆十六年二月,乾隆帝首次南巡,黄元御伴驾至枕州,其间开方调药皆有神效,深得乾隆帝及内外臣工赞誉。

四月间,黄元御乘闲便道至清江旧寓,继续编写《四圣心源》一书、六月修改《四圣悬枢》,誊清定稿,经过四年时间,《四圣心源》终于脱稿。

黄元御高度重视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并善与四时相联系,从阴阳变化、五行生克、脏腑生成、气血原本以及精神化生等方面阐述气化自然的妙义,影响巨大。

时年黄氏在太医任上时,沈阳一王爷之子生病,求乾隆帝派太医往诊,帝即命黄元御前往,即日起程,乘轿奔赴,至沈阳,直奔王府。

方落座,王爷即欲述其子病情,黄氏曰:“臣进府时,闻东厢有呻吟之声,可是小爷?”王爷对曰:“正是。”黄氏曰:“无须诊视,其肺已腐烂不堪,无药可医,惜哉!”王爷闻言,面露惊愕之色,旋即面如冷铁,起身曰:“先生稍坐,本王去去就来。”未几,侍者捧一盘呈于堂,视之,其内一腐烂人肺也,浊血流溢。

黄氏大惊失色,方欲问其故,王爷已手握匕首而至,双手及利刃尽染血污,抱拳曰:“先生神明,本王佩服!适才已将犬子杀之,此乃其肺也,果如先生所言。”

黄氏惊倒在地,面如土色,张口结舌,无言以对。稍定,乞归。王爷允请,重氏即刻起程,至京,拜表奏乾隆帝诊病及王爷杀子始末,谢罪并公归故里休养。帝不究其直言之罪,好言抚慰,准其所请。

黄元御匆匆返籍,病卧不起。其子请问病由,黄氏详告之,并曰:“为父已胆破神伤,医药无及,尚有百日阳寿,速请好友故旧一决!”果百日后而逝,时年五十有四。

以上是黄元御的简历,他半路出家,30岁才立志学医,但凭者他的文学素养和过人的天赋,却医名大盛,在短短行医21年中,著书颇丰,为我们留下很多医学遗产,特别是他在苦读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三年后,一朝而悟,自认为领悟到了中医的真谛。

他悟到了什么呢?他悟到了天地之间实际上是一个气团在不停地周流,例如太阳东升西落,升降回旋,周而复始。而人秉天地之气生,天人合一,所以也是一气周流,升降浮沉,如环无端

他对阴阳五行在人体中的表现和运行做了动态的表述,在他的代表作《四圣心源》中是这样描述的:“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

而另一位清末民初的中医大家彭子益继承和发展了黄元御对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理解。

彭子益,云南大理人,清末民初著名白族医学家。彭子益平时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经过不断的精心研读,他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达到相当高的层次和境界。

他曾在清廷太医院当宫廷医师,从而有机会大量阅读了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是一日千里。他生前留下16部医学著作。其中《生命宇宙篇》采用近现代科学理论解读《易经》中的河图,用图揭示出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的机理,进而探讨宇宙万物同人类的深层关系。

彭子益的医学理论,主要来源于清代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并结合当时的科学,加以发挥。

彭子益被称为“中医复兴之父”,他在中医生死存废的历史关头,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中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及温病学说中的千古奥妙,呕心沥血,先后经31次修订完成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他在书中对阴阳五行之气在人体中的升降运动做了如下的描述:“阳性上澎,阴性下压。阳性直上,阴性直下。阴阳交合,发生爱力,彼此相随,遂成一个圆运动。”“金木水火土,大气圆运动之物质也··..··五行物质,各有能力。木气有疏泄能力,火气有宣通能力,金气有收敛能力,水气有封藏能力,土气有运化能力。”“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此中医的生理也。中医的病理,只是轴不旋转、轮不升降而已。中医的医理,只是运动轴的旋转,去运动轮的升降,与运动轮的升降,来运动轴的旋转而已。”“造化之生物也,先有阴阳的运动,而后成生物的中气,是为先天。物之有生也,先秉造化旋转的中气,而后成个体的运动,是为后天。大气是圆运动的,人身是大气生的,为宇宙的遗传体,人身亦是圆运动的。人身个体,中气如轴,四维之气如轮。”

西医对人体的认识重在有形,对人体擅于在静态中研究,治疗则习惯于模式化、标准化治疗。中医对人体的认识重在无形,将人体看成是活体,擅于在动态中研究,治疗则习惯着眼于“气”,进行因时、因地、因人的个体化治疗。

阴阳五行理论可以揭示宇宙之本,宇宙中的物体无论怎样复杂,都可分为阳性的正力和阴性的反力,二力相互作用,此起彼伏,相互交织,构成了宇宙基本内涵 螺旋。

那么在人的小宇宙中,阴阳二气化生的肝、心、脾、肺、肾之气是如何进行升浮降沉的螺旋运动呢

黄元御解释为:“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已,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

彭子益解释为:“中气左旋则木火左升,中气右转则金水右降。转者由上而下,旋者由下而上。中气如轴,四维如轮。木火左升,必右降以交金水,金水右降,必左升以交木火,以成其圆运动。”

人体的一气周流是浑然一体的、中心为土,似轴,似枢纽,为脾胃之气。脾升胃降,像漩涡一样旋转,如同宇宙中银河的星团延伸出两条螺旋臂,左升转出的一段为木火之气,或称肝心之气;右降转出的一段为金水之气,或称肺肾之气。

一气周流,螺旋运行,表现在各个层次。从整体上说,肝心主升,肺肾主降,脾胃斡旋中焦,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然而具体到每一脏系,螺旋之气都是有差别的。

例如,从河图中可以看到,肝木为三阳八阴,三阳的正力小于八阴的反力,所以肝木螺旋之气流表现出的是逆时针旋转,或者说是左旋。肺金为九阳四阴,九阳的正力大于四阴的反力,所以肺金螺旋之气流表现出的是顺时针旋转,或者说是右旋。通过黄元御和彭子益对阴阳五行的解释,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动态的阴阳五行图,在我们人体一气周流,做着圆的螺旋运动,周而复始,循环无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