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博野▪革命母亲的足迹(十)丨宋梅花老人的故事(上)

 人文华夏 2022-08-02 发布于河北


追寻革命母亲足迹

弘扬革命母亲精神


 “革命母亲”,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做出贡献的英雄妇女群体,更是我们对她们敬重的称呼。她们,是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她们,是抗战精神的活化石。追寻她们,是对历史的忠诚守护;记录她们,是对她们深深地感恩;铭记她们,就是让革命母亲精神光耀我们前行的路!
最后,衷心祝愿革命母亲健康幸福。愿革命母亲精神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宋梅花老人的故事(上)

宋梅花

宋梅花,出生在1928年6月1日,七八岁就随父母闯关东,无法谋生,又返回家乡。父亲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她也积极参加抗日斗争,担任了村妇救会主任,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追忆抗战往事

今年是成立中国共产党101周年,做为在抗战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一名老共产党员,此刻回想往事,我心潮澎湃,永志不忘。

七八岁时,我随父母闯关东谋生。在东北,我们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是怎样欺凌我们中国人的。豺狼当道,无法谋生,被迫返回家乡。但当时日本强盗也占领了华北,家乡也同样遭到了日本铁蹄的践踏。程委、顿庄、王庄已修了岗楼。他们到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面对日寇的惨无人道,博野河东人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救国”“救亡”。青抗先、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组织相继成立,游击队也应运而生,我父亲宋洛于带着满腔悲愤和怒火参加了游击队。

当时游击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动、组织、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破坏日本鬼子的道路,阻断日本车辆的交通,以更好地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游击队、革命群众的破路活动干得热火朝天,有力地配合了大部队,极大扼制了鬼子的嚣张气焰。每当胜利归来,那兴奋劲真是难以言表。在他们的精神感染下,我找到队长宋三喜,要求参加破道活动。开始他说:“你要是个小子就好了,小女孩力气小。”我不服气,一再恳求:“我比男孩还力气大,我照样能抡起镐。”我叫着哥哥,哄他、缠他,没办法,他满足了我的请求。同时,我还动员了一个叫小欣的小姑娘一起加入了破道的队伍。

我先后多次参加了“程委—博野,博野—蠡县”的破路活动。每次破路,我都使足劲,每一锨下去,就像对准鬼子的头,每一镐下去,就好像干掉一个小鬼子。说真的,那时我才十四五岁,破路常在深更半夜,又有敌人巡逻,心里还真有点害怕,但是一想日本人是怎样欺负我们,怎样迫害我们,心头的“恨”一上来,就什么也不怕了。

日本鬼子占领我们这里以后,三里一岗楼,五里一据点,一时,博野大地成了人间地狱。我村的宋小盼,曾被绑在板凳上,往嘴里灌辣椒水,压杠子,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王福祥的妹子被逼跳井……村里一片白色恐怖。老百姓恨鬼子恨得咬牙切齿。为了村民的安全,村干部就派我组织了几个小伙伴开始站岗放哨。白天装做挖野菜、拾柴禾的,在地里流动值班,一旦发现情况我赶紧回村报告。夜里值班和大人们一起睡坟地,站在坟头上,看哪村有火光移动或听到人声嘈杂就马上报告。在群众疏散的时候,我组织小姐妹们,帮上岁数、腿脚不灵便的老大爷大妈,或帮助小媳妇们抱抱孩子、拎拎包,不让一个老百姓落入敌人手中。

那时,我们放哨的小组中,有一个叫小丫的小姑娘,胆子特别小晚上不敢自个儿站在坟上观察敌情,我就陪她一起站,小声给她讲人们常说的王大胆的故事。说真的,深更半夜在坟地里,自个心里也犯嘀咕。也是害怕呦!但我们互相鼓励,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口述:宋梅花

整理:宋九占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字编辑:安博
技术编辑:庞里地 


征稿


红色博野
博野是革命老区,是当年冀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雄的博野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演绎了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斗争故事,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抗战干部和共产党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奉献了青春和力量,烽火连天的岁月虽已过去,但他们强烈赤诚的爱国情怀,对党忠诚、勇于担当、顽强不屈、甘于奉献的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
博野乡音编辑团队

顾问:郭泽民     总策划:霜白

总编:孔淑茵     责任主编:乐文

技术部:庞里地   马铭斋

编辑部:安博   任静月  于铁江  郑文林 杨娜

外联部:李玉珍   孟琳萍  孙进学  刘永涛   沙红  刘代臣  庞静  布颖哲 

摄影部:赵树恒   姚永辉   张东旭  心静如水  在路上

播音部:程建辉  罗福星  张立军   李静  邸丽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