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氮平的疗效与副作用机制(7)?

 新用户7261osYC 2022-08-02 发布于陕西

12、依从性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奥氮平治疗的患者中断治疗的可能性更小。在大规模的欧洲首发精神分裂症试验(EUFEST)中,与氟哌啶醇(72%)、喹硫平(53%)、齐拉西酮(45%)和氨磺必利(40%)相比,奥氮平在1年的全因停药率最低(33%)。在另一项试验中,使用奥氮平(23%)的患者在2年时的存活率是氟哌啶醇(12%)的近2倍。

高达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短期内并不坚持治疗,约75%的患者经历复发和持续残疾。因此,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点是持续症状缓解,维持(或改善)患者的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奥氮平的长期有效性已在多个长期结果领域中确立,包括复发预防(根据住院率评估),反应的稳健性(通过缓解率评估)和持久性治疗时间(通过全因停药和主观反应进行评估)。

13奥氮平明显增高了血浆MIF水平

崔东红研究员团队(2018)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了奥氮平治疗的前瞻性研究,即给予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单一治疗2个月,发现奥氮平明显增高了血浆MIF水平,其与代谢紊乱指标密切相关。此外,该课题组首次发现人类MIF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奥氮平诱导的代谢异常。MIF低表达(-794CATT5/5)患者虽然在人群中占比例较低,但经过奥氮平治疗后并未出现代谢紊乱,提示MIF 基因型对奥氮平诱导的代谢异常有重要意义,这一发现将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判断依据。

在动物模型上,该课题组发现,雌性野生型小鼠喂食奥氮平8 周后,血浆MIF 水平异常升高,并伴有摄食增加、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表型;而奥氮平治疗在MIF基因敲除(MIF-/-)小鼠上并不产生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在脂肪组织,MIF抑制AKT磷酸化及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导致了全身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在下丘脑,MIF通过激活AMPK调控摄食,引起全身性脂肪堆积。以上结果表明,MIF通过中枢和外周两种机制调节了奥氮平诱导的代谢紊乱。

14、副作用与临床获益比较

奥氮平对D1D2D45HT2A5HT2C5HT3α-1肾上腺素能,组胺能和毒蕈碱受体具有高亲和力,这与氯氮平相似。由于奥氮平作用机制复杂,靶点广泛,精神类药物自身固有特点等原因,奥氮平也表现除了较多的副作用,但是与临床获益相比,这些副作用大多都能接受。与任何治疗方法一样,必须针对每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并考虑到使用它的益处和风险。因此,开发提供奥氮平疗效但减少体重增加和其他相关潜在长期并发症的干预措施,可以解决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主要未满足需求。这些干预措施可能包括具有新作用机制的药剂或同时含有奥氮平和可能减轻增重倾向的药剂的组合产品,这些药物将在考虑奥氮平的临床情况中用作潜在的替代品。临床一定不能一心冲着疗效去,而把不良反应视为次要的考虑,或者视为一个可以无限期置之不理的因素。理想状况下,我们应在治疗早期即充分考虑不良反应的因素,最好是在治疗开始之前。

总之,由于奥氮平作用机制复杂,靶点广泛,精神类药物自身固有特点等原因,奥氮平也表现除了较多的副作用,但是与临床获益相比,这些副作用大多都能接受。

表10.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奥氮平剂量当量 

11.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奥氮平剂量当量 

表12 抗精神病药物受体结合抑制常数Ki(nmol)

【参考文献】

1.Roth, BL; Driscol, J (12 January 2011). "PDSP Ki Database". Psychoactive Drug Screening Program (PDSP).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and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8 November 2013.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13.

2.喻东山,葛茂宏,苏海陵主编.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三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94-099.

3.喻东山,葛茂宏主编.精神疾病临床治疗手册.南京:江苏学技术出版社,2009:9-10;37-42.

4.李建民主编.精神病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42-248.

5.郝伟、陆林主编.精神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66-275

6.刘协和,袁德基主译.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656-669

7.师建国主编.实用精神病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11-140

8.赵靖平等,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9.Stahl SM. Stahl's EssentialPsychopharmacology: Neuro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4th e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10.Stahl SM. Prescriber's Guide: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5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11.Jackson EA, et al. When and why toinitiate antipsychotic polypharmacy, and with which agents. Current Psychiatry.2016 April;15(4):50-55  

12. Chew RH, Hales RE, Yudofsky SC: What Your Patients Need to Know About Psychiatric Medications, Third Edition.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7

13.Citrome L, McEvoy J P, Todtenkopf M S, etal. A commentary on the efficacy of olanzapine for the treatment ofschizophrenia: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Treatment, 2019, 15: 2559.

14.百度百科、360百科、知乎等。 

(完)

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第五集:精神分裂症  视频来源:精神卫生68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