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岁之前要不要买房、买车。

 黑百阁日常笔记 2022-08-02 发布于江苏

时间很重要。节约下来的时间,不能浪费,如果用来学习,会加速我们的成长。

by 大连涛哥

01

30岁之前要不要买房、买车。

段永平在雪球论坛上的问答录已经看完了,关于商业方面的看的比较细一些,收获也比较多,尤其是本分和平常心方面的理解;第二本关于投资方面看了一部分没接着往下看,因为发现不太容易看明白。

今天开始看银行螺丝钉《定投十年财务自由》,书中有一些观点我比较认同:

30岁之前要不要买房、买车。

车是消耗品,从购买开始就不断贬值,30岁之前应该更多的购买资产而不是过多的负债。尤其是在一线城市,车辆的成本非常高;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如果在二三线 以外的城市,如果没有车可能不太方便,购买车可以让你节省出不少时间成本,那是值得的。

因此是否买车因人而异。

房子不一样,它本身带有金融属性,能够抗通货膨胀。但是没必要在年轻的时候背负太高的房贷压力,大多数人在30岁之前很难轻松负担一线城市的房贷。


30岁之前,优先提升自己。

30岁之前,我们应该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人力资产的培养。我们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资产。

如果是租房的话,尽量租的离工作地点近一点。

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越好。

例如在北京每天花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早晚高峰通勤上,如果能把这个时间节约出1-1.5小时,每天就可以利用这1-1.5小时的时间学习知识,变成输出的内容。随着时间的积累,将会变得不思议。

房租是一笔消费,花出去就没有了。但是,“人”本身就是资产——人力资产,节约下时间在自己身上投资,是可以升值的。而且这个升值的空间,还非常大。

对年轻人来说,如果要租房,就选择在单位附近租住。如果不舍得花太多钱,那宁可面积小一点。通勤路上花太长时间,虽然可能会节约几百元,但浪费的时间是弥补不回来的。

时间很重要。节约下来的时间,不能浪费,如果用来学习,会加速我们的成长。

02


别拿时间不当成本

我们每个人,拥有最大的资本就是自己的人力资本。

工作就是出卖自己单位时间的人资资本,换取相应的现金流。

因此,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上班的时候努力工作继续好好学习,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相应的换取的现金流会有提升。

但是,人力资源有两大风险;

第一种风险:主要是意外、疾病。比如遇到车祸,染上重疾,这种情况我们无法到岗工作,对劳动力会产生巨大影响。对应这样的风险,我们可以选择保险进行化解。例如,重疾险,意外险,百万医疗。关于保险方面我推荐在知乎上多看看一些问答,另外公众号深蓝保提供的保险基本知识比较客观,可以了解下,重疾险宜提早规划。

第二种风险:是我们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衰老,劳动力会下降。黑百阁观察过,多数人的焦虑一般是从35岁开始,这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黑百阁断定,35岁之后每个人都会面对自己人生阶段的课题,但是35岁之前不把自己的时间当成本,或者仅单一以单位工作时间的人力资源换取现金流的人面对的焦虑要更大一些。

随时年龄增大,劳动力下降是自然法则。国家为了应对社会结构稳定问题,给每个人都规划了五险一金,其实就是在用另一种定期投入的方式在帮助个人规避一定的风险。

很多年轻人,觉得手上富裕的资产还不错,花钱没节制怎么办?

你如果把金钱和时间进行换算,就会好很多。

比如,按照二三线城市4000元每月的工资来计算,单位小时的价值约25元。

那你想喝一杯星巴克的时候,提醒自己这是1小时生命;购买最新款产品苹果手机的时候提醒自己,这是240小时生命;玩游戏往里面充钱买皮肤的时候,想想除了玩游戏花了上百个小时,还有充钱所折算的小时数生命。

有一天,黑百阁把自己的年收入除以工作时间后,发现单位小时价值已经3位数。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之宝贵,从此开始不敢小看时间,也越发的珍惜时间。后来,再有人跑来无意义的占用我超过4小时时间,我总是不可避免的在想,这个杀千刀的,简直是谋财害命。

调侃归调侃,关于时间成本的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参考:雪球投资系列,银行螺丝钉《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扫描二维码获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