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扎根”话题写作指导及例文展示

 桃李庭芳 2022-08-02 发布于河南

扎根”话题写作指导及例文展示

——2021春季“作文课堂”语文测试作文小记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过程很重要,优秀不是偶然,优秀总有原因。

——题记

好久不写自拟题目的话题作文了,结合去年河南中考作文的命题,感觉给出一则材料(或一句话、或一则故事、或几则名言……)让学生来完成一篇作文已成为一种趋势,毕竟针对材料可以写命题(半命题)作文形式的记叙文,也可以写自拟题目的议论文。而且河南的中考作文题目已有了明显的体裁指向意识,即我们常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语文小测试的作文题目我由《我想过这样的生活》换成了话题作文。内容如下:“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们叫作扎根。”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触动和联想?请你“扎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材、体裁不限。这个作文题目来自于《作文》杂志(2021年7-8期)同题月月赛作文题目。

针对这个话题,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1.厚积才能薄发,注重知识的积累。就像有一个故事说的好:“一个人吃烧饼,吃了七八个还不见饱,直到吃到第十个才饱,于是说了一句,这最后一个烧饼真好,吃了挡饥。”孰不知,前面的那几个烧饼都是积淀啊!

2.过程很重要,优秀不是偶然,优秀总有原因。这也不由得想起冰心所写的一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3.坚持就是胜利,能否穿过黎明前的黑暗最关键。很多人都是在黎明前一刻认输了,只有那些能从黑暗中穿行而过的人,才获得了最终的成功。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坚持下去,总会有跳过去的那一刻。

4.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这也不由得让人想起《傅雷家书》傅雷中告诉儿子傅聪,做艺术,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千万不要被名利所累……

例文展示:

厚积薄发,向阳而生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级(9)班 李婉莹

如果能将人生喻作植物生长的过程,你愿成为什么?是一株娇艳美丽的花朵装点春天,还是做一颗参天大树提供绿荫?如果可以,我想做一株竹子,扎根于深山之中,向着天边茁壮成长。(开篇点题,“扎根”,为什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眼球。)

或许我们都曾听闻这样的故事:在同一片山林中,竹子与蕨草同时种下,前期蕨草长得飞快,可竹子却纹丝不动,等至几年后,蕨草仍是那般高度,竹子却以一个月数十厘米的速度拔节抽穗,大有耸入云霄之势。

在这个故事中,前期的竹子生长毫无态势,而实际上它的根系一直在不断深入地底,努力汲取每一丝阳光、每一滴雨水,拼命扎根于地下,形成强大有力的根系群,而这看似无进展的几年却为它的后期生长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支持,凭借着数年之久的厚积,终在有朝一日焕发出无限生机活力,支撑着它向阳而生。(引用故事,巧妙点评,阐述愿做竹子的理由,为下文写自己“扎根”蓄势。)

不只是植物,人的一生也是如此,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而这个小故事也时刻鞭策警醒着我,为我在路途上的前行提供力量与信念。(过渡衔接自然,引发读者阅读下文。)

学习过程中,常常有竹子这般体会:明明练习了这么多次,为何不见成效?这一瓶颈期常常困扰我们,令我们心生疑惑,不再坚定信念,甚至产生退缩、放弃的念头。面对中考的临近,压力愈发加大,似乎越来越多的事情不尽人意,比如擅长的科目突然停滞不前,一切努力都像是竹篮子打水,没有一丝收获。可我始终坚信“厚积薄发”,我永远相信努力就能收获回报,于是我每想起竹子,总能获得前进的动力。

在坚持下,一切都有了好转:数堆卷子见证了做题速度的加快,软旧的书页陪伴我背熟拗口知识,写光墨水的笔芯宣告着不远处的胜利。在艰苦难熬、不见成效的扎根过后,我们总能冲破瓶颈,向阳而生。(联系自身实际,谈对“扎根”的理解,有生活气息,给人印象深刻。)

我愿成为一株竹子,哪怕看不到希望,也能深扎根于地底,为心中的阳光奋力向上,冲破阴暗的土层,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点评:这篇文章标题新颖,用两个四字短语点出文章的主题,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开篇用诗一样的语言点出自己原做竹子扎根于深山向着天边茁壮生长;中间部分由一则竹子的故事联想到人的一生也应该扎根,优秀的背后总会有艰辛和付出,更让人明白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最后篇末点题,哪怕看不到希望,也能深扎根于地底,为心中的阳光奋力向上,冲破阴暗的土层,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李茹荐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