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一神功·筑基功法(中)

 山左杏林 2022-08-02 发布于江西

以武学打开世界

图片

图片

《太一神功》系道家内丹功法为核心的修持体系。修习以命功为先,逐渐按次弟进阶进入性功,最后达到性命双修的大成。全套功法由基础功法、筑基功法、练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练神还虚、练虚合道的功法组成。

《太一神功》修持从基础功法入手,逐一进阶到最高修持境界。所谓最高境界即道家的成道,佛家的入涅粲。从道释两家的观点看,其成仙、成佛,无非达到大智大慧,超凡入圣的境界。从人体科学的观点看即达到开御生慧、延年盗寿的目的,充分开发人体内在潜能的水平。我们拨开浓厚的宗教观念,撷其实质,这种开发人体潜在体能,减缓衰老,诱发特异功能,达到超越常人的生命力、生命能量是完全可能的。然而,这一一修持途径是十分严格、系统的。几千年道、释两家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这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初级功法包括基础功法、筑基功法、辅助功法。它是修持气功的入手功夫,事物的发展需要扎实的基础、要有个良好的开端。基础功法和筑基功法是全部修持过程的基础工作。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整个修持进阶的进度和修持的最终水平的境界高低。初级功法内容见下表所示:

图片

筑基功法即《太一神功》的初级功夫。所谓筑基是喻意造房建屋奠定地基。道家丹经认为,人体自诞生后,体内精、气、种逐渐消耗。欲炼内丹,首先要将体内耗损的精、气、神补足,符合练功要求后才能正式进入炼丹阶段。这种“修墙补漏”之行功是丹法的入手功法.丹法筑基酋先要解决的问题悬打遁任、督两脉。丹经有“任督一通,百脉皆通,百病不生”的说法。任督两脉是人体主要的阴阳两大脉,在疏通经脉气血,调和五脏,调节阴阳有很大作用,对提高免疫力,防治疾病,抗衰老、提高机体活力确有一定功效。在筑基阶段,打通任督两脉只是气通、脉通而已,是“后天气”贯逋任督两脉行小周天功的基础功大。《太一神功》在筑基阶段,主要有三个功法:①采补天真地秀之气,涵补自身元阴、元阳、充盈元气,元精,打好扎实炼功基础;②贯通任督两脉,行小周天的基础功夫(气通和脉通);③进行气功修持的基础锻炼,以形体入手达到形气相合,以神练行功达到神气相合,提高神气相合,相行,合运的能力,是意守、意导,达到真意、真气相合、相运的基础功夫。在《太一神功》中,它即是“太一涵元功”、“周飞行气功”,和“十五字令功”。对初学者,为锻练《太一神功》的逆呼吸法、有“吐纳功”的辅助练习;对行功起辅助功用的功法,有开关展窍、舒经拔络的“太一炼形法”和“全身拍打、按摩法”,在贯通小周天后则可行“地元采气法”。

1.“太一涵元功”

“太一涵元功”系金门始祖金晶子先师所授的密修功法“太乙元明功”的精华。以“天人相应”的法则,采纳天真地秀的阴阳二气,涵补人体元阴、元阳,使体内元气充盈,为渐进阶次行功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太一涵元功”有八式:丹田结印,托珠自化,灵芝现瑞,金刚槊质,太乙分身,掌托日月,阴阳化合,合扣丹庭组成。“太一涵元功”行功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行功不闭眼。古曰:“眼为神光所聚,哏为心之苗。”神为主帅,睁眼练功能使目光得肾水而视,但操作时应月光平视、神光内敛。其二是两腿直立,两脚掌平行站立。它既强谓内气运化阴阳交注,也注意气与力合,使虚实有形。平行站立是为了保诗气机阴阳平衡。内扣八字脚是三阳脉先行,三阴脉后注。外八字则是三阴脉先行,三阳脉后注,故取半阴半阳守平行站立为佳。行功法诀如下:

(1)丹田结印

在进行规定的正身、调息以后,两眼默视祖窍,在气息呼时,两目内视随气沉入丹田。两腿直立,两目睁开,看在近处,神光内敛。同时两手上下相叠,男左掌于上,女右掌在上,掌心向上。五指自然伸平,大拇指指尖相对轻搭,置于下面的手指中指对着,上面手常的外劳官,上面手的中指对脊下山手掌的内劳宫。自然呼吸,存想于下丹田(见图4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丹田绐印结元明执印,使气机易于烧集于下丹田,拇指相对,启动太阴肺经的关窍,因为拇指是太阴经前汇流处,肺主气,使气机易于发动,中指与劳宫相接使心火与人天作合,为以后的丹火修炼打下基础。所以,要重视手形结印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机准确地按行功要求循注运化。其次,丹田结印以自身元阴元阳,合于行功的玄机运于自身。娶使气、血、神、意畅达循注,必须定在先,定而静,静而生动。

(2)托珠自化

两掌十指缓缓松开,存念于掌,指间的气感,滞着似丝,绵绵拉长。拉开的方向先是左右两侧,边拉边将手掌的掌背转向外,掌心向内,成抱搂状,两臂也稍稍向上拾起。整个掌臂成圆形拉开,手臂内侧有合力,手臂外侧有绷力,合而不显缠力内含。然后继续撑开,撑至两臂相矩同肩宽、掌心相对成半阴半阳掌为至。(见图5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随着行功的集聚,丹田似有实感,灵活自如地旋动,使机体的精、气、神相合聚集产生内有形,外呈象的内景。若静功修习上乘,自会通过内视、见到有光华的球珠,所谓古人的“真华内集、化合为珠”。该行功阶段是促使精、气、神聚和、饱合的层次。行功将手掌拉开,欲求化珠为气,弥散于自身,以气充形,形神俱.全,即“元气润大千,周野全四极”的景象。该法诀开合有术,散则成气,是静而生动的应用,故而,定与静的要求同样十分重要。尤其是边行功,边品尝个中之滋味、体验神秀在行功中微妙变化更为重要。

(3)灵芝现瑞

两掌由阴阳掌内翻成掌心向下的阴掌势,以劳官穴与地气相接,两臂微屈肘,掌距同肩宽,掌心上下慢慢升降移动、意念贯注于劳宫穴,体味掌心气感的强弱。待气感最为敏锐、强烈时,手掌停住,意念使地气与劳宫相接。吸气意念由地心进劳宫直达膻中,呼气由膻中降下沉入丹田。做6→9息,采地阴之气,涵补元阴(见图6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灵芝现瑞的行功是采纳地秀之气,所谓采纳地阴之华。行功中,通过双掌劳官穴与大自然的地气相接,即古丹经所说的“内外呼应,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之法”。以坤土真髓与自身真元之气化合,充盈了丹田的真元,涵补元阳是采阴补阳,采气育真的功夫。由于丹田之气充盈,真气发动,冲腾.上升,内景现示蘑菇云状,寓意灵芝现瑞。古人以“一气冲腾,真峰显瑞气”形容这阶段行功的内景。该行功是采纳地气应注意二点。一是首先要使劳官穴与地气接通,为此,应以自然为度,静守体验,感而遂通;切忌仓促从事,反而弄巧成拙。其次,待气息接通后,用意念导气沉入丹田,导气也应注意不执著,不用力,自然缓慢,悠长为好。

(4)金刚槊质

采纳地气所,两手掌心为轴,十指微翘,两腕下坐、慢慢地向下、边移边按,直至两大腿外侧,注意手掌仍持平。指尖向前。掌背与前臂成90°吸气,脚趾抓地、提肛,两掌劳官用力下按,百会尽力上顶,全身挺拔。(见图7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金刚槊质是在上式取阴涵阳的行功基础,上进行的。太一涵元功的前三式皆用柔法,至此自然进入柔极生刚的显运过程。这种柔刚的转化能提高和实现阴阳显化、运化的功能。行功时掌心下按,百会上顶,牵引了诸经脉和心火的起动则诸经沸腾,使真气冲上达下而运化于周身。行动中运气化力是依凭真气,以气催力,气潜于力,所以内力行持忌一鼓作气,而倡一阳而动,三阳俱足的自然显化。正确地应用刚柔的行持才能孕育刚柔,促进阴阳显化。行功过程内守三宝精气神,外润百骸筋骨。提肛、提会阴可封住海底三阴,利于筑基修真和预防走失飞丹的流弊。

(5)太一分身

两掌外转,指尖向两侧外指,慢起手臂成两臂侧平举。然后吸气,脚趾抓地,提肛提会阴,以气催力,中指向外,成横向的牵引。(见图8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金刚槊质以气催力,一阳起动,三阳俱足,阳刚至极而生阴。周身上下挺拔至此而放松,气血周流上下,刚极化柔,转入一阴初起。两臂左右平举,气机复注,横向牵引,启动络脉,与金刚系质的上下牵引合成,上下左右,经络俱伸张,达到经络的有序调整。这种刚柔并举的行功手段对强壮身心颇有益处。上通于天有利智脂开发,下彻于地为坚固真元的命功修习,性命同证,内外双修。与上式同理,其内力运用尼以意化气,以气达力,气潜于力。一阴初生,忌着意太重,力过份,缓而行之,三阴俱泰,才能显化真气,达到既定功效,这是修待的关键技巧,即文武火的应用,刚梁转化的巧妙。

(6)掌托日月

两臂放松,以腕关节为轴,拇指用暗劲,翻转手腕化为掌心向上为阳掌,屈肘,两臂呈弧形举起,与头同高。沉肩松肘,含胸拔背,掌心内陷,五指伸开微屈。以劳宫穴接天气,用天阳太和之气弥补元阴。意念足吸气意想天空清气由劳宫穴入、经手臂达膻中。呼气则由膻中下沉丹田,做6~9息。(见图9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掌心向上,阳掌对天,以托日月之形,用劳官穴采纳天阳太和之气。此行功恰与灵芝现瑞成一太极:下采地阴育体内元阳,上采天阳以滋润体内元阴。太乙分身又是刚尽生柔,故行功至柔、公活。

(7)阴阳化合

两臂采纳天阳之气后、向中间缓缓收拢,掌心相对停留在正额前,掌心相距1寸,让掌心的气在额前化合,约数十秒后,以掌跟启动缓缓顺任脉下落。在额前化合时,意念落在呼上存于两劳宫之间(掌心下落前意念在吸上存于劳宫),接着呼气,双掌顺气下沉而落至腹前。(见图10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经上述各式,尤其是灵芝现瑞和掌托日月,采纳天真地秀之气,使体内元阳、元阴充盈。阴阳化合之行功又恰与托珠自化成一太极、一化一合。合是聚气生形的手段,应予以重视。在意念上,应在额前化合时将气聚合成球状降至丹田与体内内丹相溶。久合,久溶、久凝,则能聚敛真气,为炼内丹做好集聚药物的条件准备。初练该式即能产生聚气成形的感觉,随之功夫深入、两手合扣即有从虚无球象向实球内景过渡的体验。这就是使化合之气、散而聚之的功夫。

(8)合扣丹庭

两掌捧球下落,至小腹丹田时,掌心转向丹田,两手相叠(男左在内,女右在内)两手劳官穴与下丹田,三窍对准。然后收小腹,吸气将周身元气,归入气海丹田。(见图11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从丹田结印启动气机,灵芝现瑞采纳地阴之气、掌托日月撷取天真之气,阴阳化合聚天地之元华以充盈体内元阳元阴,至合扣丹庭,行功告一段落。此行功是敛气归真,聚则呈形,使气机归于气海丹田。此时劳官相合与气海之窍同守,此为抱元归一守真之法,应闭目凝神守窍,以期达到预期功效,通过行功使机体达到全神、全气、全精的圆满境地,积久垒真为机体机能的开发,转化创造有利条件。“太一涵元功”习练八式为一个循环,为一遍。每次练功应作3、6、9...遍。最后一遍以收功式收功。

该功法注重阴阳平衡。行功始终,存阴有阳,有合有化,有聚有散、有刚有柔,式式相对构成太极。如托珠自化和阴阳化合,是散则为气、聚则成形的应用,灵芝现瑞和掌托日月,采阴纳阳,可达到涵补元阳元阴,阴阳交注,孕育元真的效应,金刚槊质和太乙分身刚柔显化,虚实相生,体内竖为经、横为络,横竖方向的牵引充分体现太极之变,阴阳显化之理。这些行功微妙地使体内生机勃然,元气冲腾,敢气归真,是道家气功修持筑基功法中的上乘行功。

2.周天行气功

“周天行气功”是中国著名气功师武华文先生所创编的“智力气功”的核心功法,它从整体出发,突出解决任、督两脉的运行通达,能调动人体内气的潜能,有显著的强身益智、祛病延年的功效。笔者从师武先生,颇得其功法精髓,在研究大量传统气功功法中,验证了该功是气,脉通小周天的最为捷快,有效的功法。为此优选为《太一神功》筑基的基本功法。

其功法特点是:通过以抱球开合式为中心的调气、练气、养气、行气的练功手段;能较快地获得气感,运用自我布场提高气机运行的活力,调动任、督、带脉的气机使丹田气充盈,为气脉通小周天创造了有利条件,产生特异的气功功效。

“周天行气功”由抱球开合式、抱球转动式、抱球旋转式、抱球集气式、行气健身式组成。

(1)抱球开合式

松静调患后,气沉手指3~5息,然后,在吸气时将两手由体侧提至腹前,两掌心相对,手指微曲放松。意存掌心,闭目凝神于掌心。自然聘吸。片刻。轻吸气,呼气时身体下蹲,起立时吸气同时两掌向左右拉开,呼气时下蹲,两掌向内相合,如此六息后,以站立式傲抱球开合的练习。(见图12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该行功必须存神于掌心,掌开拉气、掌合合气。一散一聚“散则成气、聚则成形”行功久之,掌心气场逐渐增强,形成球体感。这是调动气机、增强掌心气感的十分有效的动作。其次,行功中最好采用逆式呼吸(即吸气时收腹、呼气时鼓腹),因为逆呼吸方法.增强腹部的内压、扩大腹腔空间、易于发动气机,震荡丹田,对充盈丹田元气有积极的作用。

(2)抱球转动式

连接上式,两掌停止开合调气,以两手抱球式,左右转体,男者先向左转(女者向右)吸气,以腰带动手臂转动,身体约转40°,两臂尽量转足约180°。转动至体后即呼气转回至体前,吸气再向相反方向转动。在转动时若手捧球的“气感”消失了,应做数次抱球开合,有气感时继续做转动。(如图13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抱球转动能使带脉气机启动,开始行功时,以腰带动身体转动,随之带脉的气机被启动,即有气感在腰间串动,由带脉释放的气催力,以气带动身体转动。同时由于手掌产生较大气流,在转体过程给自身身体周围布了一个气场,这一水平面的围绕身体为中心的气场能提高行功的效应。抱球转动式的行功同样应注意神照相依,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始终在掌心中形成气机的中心流。

(3)抱球旋转式

接上式。上式身体呈横轴水半面的转动,此式即呈纵轴竖向的额面转动。行功时身体前屈,两臂下伸,两掌抱球,虎口一侧对着外面,小指一侧对着身体内面。先做数次开合动作,然后两手泡球,男者由左向上,向右旋转(女者相反)。旋转时,翻转手腕,将虎口一侧转向体内,小指一测转向体外,同时吸气,以臂带动身体按顺时针方向较动,手臂至头顶时,以呼气返回原式。做若干次后,政由右方向上向左旋转,方法同前。任行功时省两堂气感不明显时,即可在体前屈的位置做若于次抱球开合后,继续敬旋转的行功。(见图14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该行功调动任、督的气机,当旋转若于次后,即有身体的任、督两脉的局部体位有热感、或气流串动。行功开始,身体是随手臂的旋转而动,随之气机发动,则是以气催力,形气合一。由于手掌这个气场中心流是沿身体竖向的额面转动,所以在人体的这个局部地区也形成一个气场,与抱球转动的形成的气机,融合一起,构成人汴整个周围有个气场围住,既提高气功的效应,也有一个自我气场保护层抗御外界的干扰。行功时仍须注意神惹相依的应用,意念要贯注,意注气聚,意散气逸。行功的功效是否显著,取决于练功的神然合一的程度。

(4)抱球集气式

完成上式行功后,缓缓起立,两手自然置于腹前,掌心向内,以背官穴对准丹田,微镦将掌心意念转向凝守丹田,气息则向丹田聚樂。久久凝神内注丹田,白有丹田发热的气感产生。(见图15所示)

图片

当丹田有温热感时,两掌即向丹田合拢,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劳官与丹田贯通。(见图16-(1)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抱球集气式是“周天行气功”的又-关键功式。通过前几式调气、练气,至此又初立了周天功的基础。此式即是聚气侯机的功夫。道书有风火之用的法诀,所谓风即呼吸之法,在这式中行功是聚气温养,是侯气机,易用文火忌用武火,所以呼吸不能太着意,采用自然呼吸为佳,然而,在前几式行功中聚于掌内的气场中心流,应转向丹田聚合,而聚合应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吸气收腹向内进2~3寸,呼气则缓缓松开复原,意念在丹田凝注。由此可见,此式呼吸法前段用逆呼吸方法聚合丹田气,后段等侯周天气机发动应用自然呼吸文火温养之。所谓火,即神光运用,默运神火存于窍腔。整个行功应注重风火之妙用,才能较快达到功力显著效应。行功久之,自有丹田温热感,有此征兆出现即应将两掌合拢,劳宫贴于丹田,继续等候周天火候气机到来。

(5)行气健身式

行功按上式。练习本功多次后即会在身体背部有温热感上升,或气流串动感向上移动,这是行周天功条件成熟的内景现象,此时即可按周天火候图的密诀行气通、脉通小周天的功夫。

【工诀内密初释】

小周天的火候运用是此式的关键功夫。对火候,道书一般都不披露,所以正确的火候应用方法是鲜为人知的。自古,有传诀不传火的规矩,所谓门内单传密悠,这才传于火候消息。可见火候之秘、火候之要。笔者经大量道书和功诀的探究,以及自身练功的体悟,将火侯功诀全部传授出来,作周天火侯图诀示之。(见图16-(2)所示)

图片

【工诀内密初释】

①图中箭头及虚线所示为周天火侯图的气通,脉通的行程路线。它由会阴处向上行为督脉行程,止于口腔上颚部,从舌尖下行止于会阴为任脉行程。小周天是以督、任运行一周称之。

②通小周天有通三关、下三田之说,是指从会阴起在体后背部由下至上,三个部位是较难通行的。这三个部位为尾闾、夹脊和玉枕,合称为“三关”。从头项额面部下行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三个主要气窍,俗称下三田。谓之下,意为下行较背部较为顺畅。

③根据一日之时辰的示意,从阴骄库为子时,行至夹脊关为卵时,至百会为午时,中丹田为酉时。道书有小周天起火时辰为活子时之说。这里的子时不是时间的概念,而是内景概念。所谓子时,在八卦阴阳学说中的一阳初生之时,用于小周天火侯即指体内一阳初生的景象来临之意,即丹田温热,尾闻前阴部气机发动。

④从尾闾开始一阳初生,即升阳火。泥丸为午时为一阴初升,该降阴符。这里指从尾闾开始阳生,应升阳火,阳火在呼吸之法的应用,是用吸气,反之从泥丸下行是一-阴初生,应用降阴符之法,即用呼气法。

⑤火有文武之别,周天火候的文武之别是指火之强弱的应用,即呼吸的强弱,用意的深浅。在小周天的火候中,从尾闾关起应用武火烹炼,至夹脊关应施沐浴,即道书所述的卯酉沐浴。所谓沐浴是用文火温养。冲玉枕关再用武火。周天降阴符也如此,上丹田下行用武火,中丹田用沐浴文火。至下丹田又是武火操作。

⑥搭上下鹊桥,指小周天行功要使任督脉首尾连通,应将两个开口衔接起来。上口称上鹊桥、舌舐上颚是搭上鹊桥;下口称下鹊桥,提肛卷臀是搭下鹊桥的功诀。

⑦玉枕关是整个小周天最难越过的关隘。为通过玉枕关,首要条件是气机充盈,其次也有一-定的法诀。其法诀是:提耳根劲;用“嘶”字诀;猛火烹炼、神光运送。

以上将几则法诀讲清楚了。在具体行功时应按如下方法运用:

两掌相合于丹田,使气机继续启动,丹田之气渐渐聚足,即有股热流充于丹田,弥漫至会阴,此景是气通、脉通小周天一阳初生的景象。至此,可以开始行功。行功时提肛、提缩会阴,同时卷臀,以武火升阳火,猛吸气,气息即过下鹊桥,由背后升起,气至夹脊,用自然呼吸法沐浴,然后再用武火吸气冲玉枕关,吸气同时提年根到,用“嘶”字口诀、目光内视气脉直送泥丸。气至泥丸后应用降阴符的工诀,呼气(武火)至中丹田、沭浴后,再用武火呼气送至下丹田,至会阴。行第二周小周天。

通小周天,除自己有足够的气通条件,元气充盈外,技巧十分重要。如有教师在旁,可以助功。学者第一次顺利的通达小尚天时,一般旋转6周即可,以后每次练习通6~9周则可达到一定的练功效果。

周天结束,在武火降阴符至下丹田处,应立即改为吸气,将气机收往丹田,用收功法收功。

3.十五字令功

“十五字令功”是形、气、神相合、互化互炼的基础功法,既是筑基阶段的主要功法之一,能调节机体形与气,气与神的相依协调关系。在进阶修习过程中是达到神熏相依、互炼的基本修持手段。至高级修持阶段,以先天功夫为主,以静功为主要形式的习练过程。该功也是一项以动为主、动极生静,动中求静的良好辅助功法。全部功法由十五个动作构成,通过初级阶段的形练、以动作的升降开仑配合呼吸的应用、意念的存想达到彤与气合。通过中级阶段的神练,以静求动、用呼吸和意念前院合达到气与神合。高级阶段由有为法自然过渡到无为法、启动先天真气、神炁相依达到神炁相融,天、地、人圆化。

功法组成如下:

(1)预备姿势:由基础功法的正身,调息、调神,蠕动手指、阴阳掌、气沉手指等组成,然后深深吸气。

(2)蹲:呼气,身体随呼气下蹲。两手手指向下、意念在指尖直插地下。身体正直,其动作是随着意到气到、气到力达,通过内气的力使身体下沉、下蹲。蹲时气沉丹田,腹部菠起。(见图17所示)

图片

(3)托:在下蹲的姿势中,两掌相对掌心向上,指尖相对似托物状,吸气起立。意念在掌心,吸气时收腹,提命门,气从涌泉而上直达命门。需要注意的是以气催力,气息的升腾,产生内力使身体起立。(见图18所示)

图片

(4)推:两掌托至胸前,沉肩、垂肘、立掌、换吸为呼,随着气息的呼出,立掌向前推出,意念在掌的小指侧,发力于袖底,称袖底劲。呼出时,鼓腹气归丹田。(见图19所示)

图片

(5)拨:两臂推直后,将掌放平,業心向下,并微微将小指一侧翘起,使掌面成45°角,食指靠近。吸气,两臂向左右侧拉开成一字平肩式。意念存于食指间,似拉丝状缳缓拉开,同时命门上提、收腹。(见图20所示)

图片

(6)拧:以小指侧发力,翻掌使掌心间上,以小指先行、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逐一屈起、屈时使掌存在肘弯间。同时呼气,意念依次由小指向大指过渡,气沉丹田。(见图21所示)

图片

(7)伸:以中指领先,以意化气,以气催力,两臂左右伸平。此式用吸气、并收腹,提命门。(见图22所示)

图片

(8)抱:意念由指尖换至掌心,呼气,气沉丹田,两臂相抱至胸前成前平举,随后改为吸气,掌心对胸成屈肘,屈臂收至胸前。吸气时提命门。(见图23所示)

图片

(9)按:以拇指发力,翻掌成掌心向下,呼气,两手平按缓缓至下腹前,意念在全掌,呼气时气沉丹田。(见图24所示)

图片

(10)撩:掌心向下,掌指外转90°,改为掌指下垂,掌心向后。吸气提命门,同时手臂由体侧向体后撩起。(见图25所示)

图片

(11)挑:掌心向后翻转成向前,呼气,气沉丹田,手臂由体后经体侧向体前摆出,摆至成前平举时,改为吸气,手继续由前向头上摆起。掌心存念。(见图26所示)

图片

(12)插:掌至头顶上,以小指领先,继续屈指、翻掌成掌背相对,十指向下。呼气,气沉丹田,双掌背贴沿体中线下落至小腹前,同时下蹲。(见图27所示)

图片

(13)举:翻掌,掌心相对,十指向上,手指张开,掌心微凹。吸气,提命门意念在劳宫穴,以中指领先、提劲,双掌上举至头顶,同时身体起立。(见图28所示)

图片

(14)探:展转掌心、双手虎几相对,掌心向外,意念集于虎口。呼气,气沉丹田,以虎口分劲向两侧拉开,手臂从体上经体前侧划弧下落至两大腿侧。(见图29所示)

图片

(15)起:两臂从体侧起成阳掌、上至头的前上方。

(16)降:两臂从头前上方,沿体前翻成阴掌,手指相对,降至小腹丹田前。(见图30所示)

图片

由此十五个动作依次逐一做完。此为y遍,练习以3、6、9遍为度。每遍间的衔接方法是:吸气从命门提到百会,呼气从百会下降,同时做第二遍的起首式:“蹲”。全部功数完成,以邮降”字诀,下至丹田,改为吸气,双手相叠收功。

【工诀内密初释】

“十五字令”功行功注重升降与呼吸的应用。升能益气升阳,降则益阴潜阳,这一作用依凭呼吸与架式的配合来体现。在各个架式,街接上,一呼一吸连编不断,吸时提命门,呼则沉丹田。以逆呼吸法震荡丹田。气机开降启动脏气交融生化,逼心火下达,催肾水上注,水火既济,水火交融促进了体内精、气的生化过程,达到良好的培本周元,涵养真元的作用。此外,每个架式皆以气催力,行功耐气冲、脉动、形行,充分运用内气的行注,这能提高内气行循的隐力,也达到形与气合的习练效应。这种气化、气合、气注、气炼的行功使机体气机不断启动,使机体气机沸腾,两掌气感强烈。身体四周也形成一个很好的气场。此外,每个架式都有明确的意念上的要求,行大架,以应炼、著小处,细微的意念,才能悟机,达到良好的功效,从而增强气机的贯注,配合以合理的劲力应用,达到开关展窍,疏经通络的作用,并掌握控制和调伏气脉的功夫。

形练达到娴熟程度后,可行神练法。神练法是在形练内基础上进行的。其具体操作是形练数遍后,成站桩式练同样遍数的神练法。形炼以动为用、练阴中之阳,神炼以静为体,练阳中之阴。神练法为站桩式,两臂怀抱,掌心相对丹田小腹前,以意念行功,外静内动、枘气同一。边用意练、边按工诀要求做好呼吸、握沉、存思的动作。这样就能在形练的基础上、舍形存气、气与神合,从面达到很好的神炁相依的修习境界。

图片

武友们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