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 第224条诸家解说

 小柴胡汤 2022-08-03 发布于浙江

第224条

阳明病,汗出多⽽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便故也。

⾦·成⽆⼰《注解伤寒论》

《针经》⽈∶⽔⾕⼊于⼝,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薄则为溺,天热⾐浓则为汗,是汗溺⼀液也。

汗多为津液外泄,胃中⼲燥,故不可与猪苓汤利⼩便也。

清·吴谦《医宗⾦鉴》

【注】

然阳明病,法当多汗,因汗出多,致⼩便少⽽渴者,不可与猪苓汤。盖以汗多胃燥,⽆⽔不能下⾏,乃⽔涸之⼩便少,⾮⽔蓄之⼩便不利也,恐猪苓汤更利其⼩便,则益竭津液⽽助燥矣。

【集解】

赵⽻皇⽈:仲景制猪苓⼀汤,以⾏阳明、少阴⼆经⽔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虚⼜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不但⼤便不可轻动,即⼩⽔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中阿胶质膏,养阴⽽滋燥;滑⽯性滑,去热⽽利⽔;佐以⼆苓之渗泻,既疏浊热⽽不留其壅瘀,亦润真阴⽽不苦其枯燥,是利⽔⽽不伤阴之善剂也。故利⽔之法,于太阳⽤五芩者,以太阳职司寒⽔,故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也;于阳明、少阴⽤猪苓者,以⼆经两关津液,特⽤阿胶、滑⽯以润之,是滋养⽆形以⾏有形也。利⽔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阳明病,重在亡津液。饮⽔多⽽汗不多、⼩便不利者,可与猪苓汤利之。若汗出多,以⼤便燥,饮⽔多,即⽆⼩便,不可利之。不知猪苓汤本为阳明饮多⽽⽤,不为阳明利⽔⽽⽤也。不可与猪苓汤,即属腑者不令溲数之意。以此见阳明之⽤猪苓,亦仲景不得已之意矣。汗多⽽渴,当⽩虎汤,胃中燥,当承⽓汤,俱在⾔外。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渴⽽⼩便不利者,乃与猪苓汤。若汗出多⽽渴者,则应⽩虎。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则胃中已燥,猪苓汤复利其⼩便以亡津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阳明为病,法本多汗,汗多⽽渴,胃中津液已伤,此本⽩虎加⼈参汤证,⼀以清其胃热,⼀以养其津液,其病当已,不似⼩便不利者,可与猪苓汤也。若汗多胃燥之证,更与猪苓汤利其⼩便,轻则⼤便必硬,重则胃中燥实,发为谵语,此不可以不慎也。

刘渡⾈《刘渡⾈伤寒论讲稿》

这⼀条论述了猪苓汤的禁忌证,以及它与⽩虎加⼈参汤证的鉴别。

汗出多⽽渴,⼩便利者,属于⽩虎汤证,不可给与猪苓汤。⽩虎汤证与猪苓汤证的区别在于,⽩虎汤证是伤津液,猪苓汤证是津液停留。汗出多⽽渴,⼩便利者与猪苓汤是错误的,此条之渴是由于胃中燥引起的,⽽⾮猪苓汤证之⽔热互结引起的,⽤猪苓汤会虚其虚⽽实其实。热在中焦⽤⽩虎加⼈参汤,下焦⽔郁⽤猪苓汤。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真正到这个阳明病,阳明病法多汗,汗出的相当多,内⾥头马上就燥结的时候,这个渴它是由热来的,是因为津液伤⽽渴。由于⾥热对⼈⾝上的体液耗伤的厉害,如果再⽤猪苓汤利⼩便,会造成⾥头的津液更伤,所以这⾥说了为什么不可以⽤猪苓汤,因为汗出多造成胃中燥,再⽤就更伤津液了。

王付【释疑解惑】 

①怎样理解“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

答:㈠张仲景论“阳明病”而强调“汗出多而渴者”的目的是突出病是阳明热盛伤津证。㈡辨识“汗出多而渴者”的病变证机是阳明盛热,既迫津外泄,又灼伤阴津。㈢张仲景论“不可与猪苓汤”的目的是强调猪苓汤证有类似阳明热盛津伤证,应重视鉴别诊断,重点突出猪苓汤主治病变证机是阴虚水气,以水气为主,治在利水。

②怎样理解“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答:㈠张仲景论“阳明病”而强调“以汗多胃中燥”的目的是突出病是阳明热盛气阴两伤证。㈡张仲景论“以汗多胃中燥”的目的是强调阳明热盛津伤证的致病原因与汗多密切相关。㈢张仲景论“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的目的是强调运用猪苓汤,既有适应证,又有禁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