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小小的穴位里 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 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的踪迹与谜题, 等待我们去探索它的名义, 理解它的智慧。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栏目第六十四期 “足少阴肾经——大钟”的探源, 揭开腧穴古老而神秘的面纱吧! 足少阴 肾经 ![]() 小诗一首 KI 二七肾经属,起于涌泉止俞府。 肝心脾肺肾膀胱,肠腹泌尿生殖喉。 — 大 钟 — dà zhōng 出处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 归经属性 本穴为足少阴肾经络穴。(络穴:络脉由经脉别处的部位。) 大钟何处 大钟穴位于足跟内侧,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取穴时可坐位或仰卧位,先取太溪(参见前期推送),由太溪向下量半横指,再向后平推,于跟腱前缘可触及凹陷酸胀处,即为本穴。 大,为大小,钟,古时即锺,同踵。本穴位于踝关节下方足踵部,踵部足大骨,下大上小,且摇摆善动,犹如钟铃,故名“大钟”。 大钟何用 本穴为脉气盛大、钟聚之处,故名“大钟” 钟,指重,大钟穴属足少阴肾经,肾主骨,人之所以能站立,全赖跟骨支持,本穴当足跟之处,示其责任重大。肾又主先天,人体精气所聚,本穴为脉气盛大、钟聚之处,故名“大钟”。可治各类骨病,如足跟痛、腰脊强痛。《白虎通·五行篇》云:“钟者,动也。言阳气动养万物也”。 本穴为足少阴经之络,与足太阳经沟通,得阴阳之合,动养人体全身,治疗诸虚不足有特效,如善悲不乐、咯血气喘、痴呆嗜卧,有振奋阳气之力,同样可以治疗因肾阳虚导致的小便不利、癃闭、遗尿等。日常保健可用指腹按揉本穴,提神醒脑。 众家纷纭 (大钟)主腰脊痛…… 《外台秘要》:实则癃闭,凄凄腰脊强痛,嗜卧,口中热,虚则腰痛,寒厥,烦心,闷喘,少气不足以息。 《循经考穴编》:心性痴呆,足跟痛。 《针灸甲乙经》:疟多寒少热,大钟主之。 《医心方》:主腰脊痛,大便难,口中热,喉中鸣,咳唾血。 小试身手 1.大钟定位_________。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大钟穴位于足跟内侧,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 A.太溪穴 C.水泉穴 2.大钟为哪类特定穴_______。 A.经穴 B.络穴 C.井穴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络穴 3.太溪穴最早见于那部典籍_______。 A.《灵枢》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灵枢》 参考文献 [1] 黄建军.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 程玮.经穴探源[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4] 焦会元.会元针灸学[M]. [5] 高式国. 高式国针灸穴名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