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讲的题目是《伯夷(夷羿)与马家窑文化》。因为这一讲的内容较多,所以分为上、下两篇。在前面十六讲中,老王已经把“三皇五帝”所涉及的历史人物都讲到了,但还有一个十分主要的历史人物没有讲到。虽然他不属于“三皇五帝”,但是在故事传说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他就是颛顼的老师伯夷父,也就是尧的大臣伯夷。《山海经.海内经》说:“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世本.作篇》(清代茆泮林辑本)说:“伯夷作五刑。”可知伯夷或伯夷父是尧的大臣(也就是颛顼的老师),他的主要职能是指定刑法,维护氏族的秩序。而老王认为,伯夷也就是射日的后羿、夷羿,因为后羿或夷羿的主要功绩也是除百害,从而维护氏族的秩序。《山海经.海内经》说:“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淮南子.本经训》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意思使说,在尧那个时候,十个太阳一同挂在天上,庄稼被烤焦了,草木被晒死了,老百姓没有吃的。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都出来祸害百姓。尧就派羿在畴华之野杀了凿齿,在凶水之上杀了九婴,在青邱之上射中了大风,射去了天上的九日,杀了下界的猰貐,在洞庭湖斩断了修蛇,在桑林擒获了封豨,万众都非常高兴,推举尧做了皇帝。《山海经》也有羿与凿齿作战以及有关窫窳、巴蛇及十日的记载。《楚辞.天问》有羿射十日、射封豨的记载。 《海外南经》说:羿与凿齿在寿华之野战斗,羿射杀凿齿。在昆仑虚东面。羿手持弓矢,凿齿手持盾。又说手持戈。郭璞说:凿齿也是人,牙齿像凿子一样,长五六尺,因此叫凿齿。袁珂先生说:《大荒南经》说:“有人叫凿齿,羿杀了他。”《淮南子·地形篇》有凿齿民,高诱注说:“露出一个牙齿在嘴唇外面,长三尺。”郭璞大概是根据这个解释的凿齿。而高诱注《本经篇》则说:“凿齿,野兽的名字,齿长三尺,它的形状像凿子,向下贯穿下颔,手持戈和盾。”则又和前面的注解稍微有些不同,但都解释“凿”为名词,形容牙齿的形状,而不是像后世解释“凿”为动词,意思是说凿去牙齿。以常理推断,人而齿长如凿的情况是不太可能发生的,除非是兽。以考古学发现来看,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拔牙习俗,或即“凿齿”的本来意义。拔除一对上侧门齿的习俗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习俗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汶、泗流域,同时随着文化的不断延伸和拓展,这一习俗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根据中心分布区内一些重要遗址的统计,拔牙者的比例高达60%-70%。对于这种习俗,学术界普遍认为山东是发源地。至于拔牙习俗的意义,尚存在不同看法,或认为是爱美的缘故,也有认为是起到辟邪的作用,还有认为是获得婚姻资格的标志。而在日本绳文文化中期,也有一种习俗,把门齿锉成像吃西餐时用的叉子一样,即所谓“叉状研齿”,当即受中国古文化影响的结果。《北山经》说:少咸山......有种野兽,它的形状像牛,赤身、人脸、马腿,名叫窫窳,它的声音像婴儿,能吃人。敦水从这里流出,向东流入雁门水。《海内南经》说:窫窳张着龙头,在弱水中......吃人。《海内西经》说:贰负的大臣叫危,危与贰负杀了窫窳。帝就把危用脚镣固定在疏属山上,铐他的右脚,反绑他的双手与头发,拴在山上的树木上。《海内南经》说:窫窳,蛇身人脸,被贰负的大臣杀死。《山海经》中没有“九婴”,但有“九凤”,或许是相同的人。《大荒北经》说:大荒中,有山名叫北极天柜,海水从北面流注。有神,九头人脸鸟身,名叫九凤。海水北注,地当在今山东半岛。九凤就是今人所谓“九头鸟”,属太皞族。大风,应当就是“九尾(狐)”的错字,大与九、风的繁体字“風”与“尾”字形十分接近,大风与九尾狐都在青丘可证。《海外东经》说:青丘国在它的北面,那里的狐狸四条腿九条尾巴。封豨就是封豕,也就是并封、屏蓬、伯封,并、屏、伯及封、蓬古音相同。《海外西经》说:并封在巫咸国东面,它的形状像猪,前后都有头,黑。《大荒西经》说:大荒中,有山名叫鏖鏊钜,是日月落入的地方。有种野兽,左右有头,名叫屏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说:过去有仍氏族生了一个女子肤色黰黑但是长得十分漂亮,光亮得可以当镜子,名叫玄妻。乐官后夔娶了她,生下伯封,实在有一颗猪的心,贪得无厌,经常发火,被称作封豕。有穷氏族的后羿消灭了他,夔从此断了香火。乐官夔的妻子名叫玄妻,而并封长得也黑;屏蓬所在之山为“日月所入”之山,其“黑”可想而知。从大汶口文化刘林遗址中曾经发掘出170余副猪的下颌骨,大汶口墓地第一次发掘的133座墓葬中就有近三分之一的墓葬随葬猪头(其中最多的一座达14个),陵阳河墓地45座墓葬中有29座墓葬随葬174件猪的下颌骨(最多的达27件),三里河墓地18座墓葬里随葬有144件猪下颌骨(最多的达37件)等现象来看,封豕族的地域应当在大汶口文化分布范围内。桑林,地在宋国境内,正在此范围中。长蛇,也是《山海经》所没有的,应当就是《海内南经》中的巴蛇,属太皞族。《大荒南经》说:羲和,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树,十个太阳在这里沐浴。在黑齿国北面。在水中,有大树,九个太阳在下面的树枝上,一个太阳在上面的树枝上。《大荒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木。一个太阳刚回来,一个太阳刚出去,都由乌鸦背着。《海外东经》有“黑齿国”,郭璞说:“《东夷传》说,倭国东面四十余里,有裸国,裸国东南面有黑齿国,船行一年可到。”可知黑齿国在东海之外,也就是在日本境内,所以十个太阳也应当在日本境内。在日本关东地区的茨城县一座名为虎冢的古坟墓室左壁上就画有九个实心圆和一个新月形的纹样,皆使用红色,当即此传说的形象描述,其年代相当于6世纪末或7世纪初。1902年,日本著名学者鸟居龙藏注意到:中国云贵高原地区的文化与日本文化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际文化中心的梅原猛认为,居住在华南地区的彝、苗、傣、仡佬、壮、黎等少数民族在稻作祭祀、对歌、纹身、舞蹈形式、蹲踞姿态、穿“贯头衣”以至于饮食习惯上,都与古代日本列岛居民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而产生这些共同状态的时代相当于中国的秦汉时代。举凡羿所射杀的十日、猰貐、凿齿、九婴(九凤)、大风(九尾狐)、封豨、修蛇等,都属于太昊或少昊氏族,因此,这场战争是尧族与舜族(也就是炎帝与蚩尤)的战争。好,上篇就是这些内容。下周六晚八点,请继续关注“之秀有一说一”,收看“老王开讲”《伯夷(夷羿)与马家窑文化》的下篇。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