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之“五”,源于史前天文历法十月太阳历,亦名阴阳五行历,参考彝

 馨香斋918 2022-08-03 发布于河北
五行之“五”,源于史前天文历法十月太阳历,亦名阴阳五行历,参考彝族十月太阳历(陈久金《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及刘明武《换个方法读内经》等相关书籍有说)及中原传世典籍如《夏小正》《管子·五行》《春秋繁露·治水五行》《淮南子·天文训》等相关典籍。
阴阳五行历是纯阳历,用木火土金水五行将一年分五季,每季七十二天分阴阳两个月,每月三十六天,一年十个月共三百六十天,外加五至六天为过年日。一年十个月,用十天干(甲乙配木,丙丁配火,戊己配土,庚辛配金,壬癸配水)表示,其中五个阳月,用甲丙戊庚壬表示;五个阴月,用乙丁己辛癸表示。奇数为阳月,《淮南子·天文训》谓之刚月,彝族十月太阳历谓之公月;偶数为阴月,《淮南子·天文训》谓之柔月,彝族十月太阳历谓之母月。而上半年是阳年(苗族历法谓之阳旦),下半年是阴年(苗族历法谓之阴旦),梁代陶弘景《辅行诀》记载伊尹《汤液经》有大、小、阴、阳旦汤之方名,与此有关。
五行之“五”,即五季、五时之“五”。五行之“行”,即五季之“季”、五时之“时”,季节气候运行变化之谓也!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按:当是四时历与五行历并存)
东汉刘熙《释名·释天》说:“五行者,五气也。”
东汉官典《白虎通·五行》说:“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
天,指天体宇宙(日、月、地球相互作用)按一年五季各个时节行气。气,天气、季节、节气、气候之气(阴阳寒暑之变)。五行,即五种不同季节气候之运行变化规律。
相传此种历法由黄帝所创制。如《管子·五行》说:“(黄帝)作立五行,以正天时。”《史记·历书》说:“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
据何新《〈夏小正〉新考》,“十月历有二种:一种为素朴的较原始的所谓十月太阳历,即陈久金先生所引用的彝族十月历;另一种为较复杂高级的五行十月历,此即黄帝历及《夏小正》的历法。”
《管子·五行》说:“日至,赌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毕。赌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赌戊子,土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毕。赌壬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说:“日冬至,七十二日木用事,其气燥浊而青。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气惨阳而赤。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气湿浊而黄。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气惨淡而白。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气清寒而黑。”
《淮南子·天文训》说:“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烟青,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烟赤,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烟黄,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白,七十二日。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烟黑,七十二日而岁终。”
以上皆从冬至日到冬至日为一年,用木、火、土、金、水五行表示,每行各七十二日,即始于木行七十二日,依次为火、土、金行,终于水行七十二日,剩余五至六日为过年日。
又,据《管子》之《四时》《五行》篇及董仲舒《春秋繁露》论“五行之义”等,当时有两种历法,即四时历与五行历并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