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进寺庙大叫一声“秃驴何在”,小和尚答了4个字,成千古绝对

 中原高考678 2022-08-03 发布于河南

“一蓑烟雨任平生”类似这样的诗句,在苏轼的笔下流传至今的还有许多,也被很多人用来在逆境中自勉。千百年过去了,如同苏轼所描述的“浪花淘尽英雄”那样,尽管他已离去,其作品却至今熠熠生辉。

苏轼一生为官一任,清廉亲民,但他的文学作品却观点激进,招惹到很多人,因此苏轼也成为我国历史上被罢黜次数最多的官员之一。但是同样的,他也喜爱佛法,这就使得他在失意的时候能够开解、勉励自己。

因此,苏轼在被罢免赋闲之时,除了下馆子,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寺庙。当时有一位经常和他谈经论道的高僧,二人关系十分要好,某次苏轼走进寺庙,大叫一声“秃驴何在”?没想到扫地的小和尚对答4个字,成就了一个千古绝对。

01大文豪苏东坡

爱好美食的人都有所了解,苏轼号“东坡居士”,他在研究吃喝之时,创造出了一道美味的肘子,因此就直接冠名以“东坡肘子”。只不过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苏轼,除了美食之外,其文学造诣才是令人惊叹的。

苏轼大半辈子都在做官,虽然文学功底十分深厚,但是苏轼依然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他们父子三人头一次进京赶考之时,就一门三进士,因此,苏轼就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只不过做官之后,苏轼才发现,仕途难做,好官难当。

在做官的几十年中,苏轼不止一次被贬谪,可能在中国历史上的文官中,贬谪频率和次数与苏轼相当的,寥寥无几。苏轼最大的两次人生落差,当属乌台诗案和晚年朝政对立两件事。

第一次,苏轼直接被贬到黄州,直到下一任皇帝上位后,念苏轼的能力和功劳,又让他重回朝廷,担任礼部尚书。

在苏轼年事已高时,他依然在做官,结果因为站错队被年轻势力针对,又被贬到惠州等地做小官。很多时候,苏轼在某地还没有就任,结果就接到了圣旨——因为他又被降职了。

因此,苏轼的晚年是奔波不停的,他不断地带着妻儿老小颠簸在赴任的路上。也正是这种常年奔波的生活,使得苏轼在最后一次被罢免的过程中,不幸病逝在马车上。只不过,他本人所贡献的文学价值,永远留在了历史画卷之上。

从艺术造诣这方面来看,苏轼就好比西方的达芬奇,他是一位“全才”。我们熟知的苏轼,最为擅长的就是文学,诗词歌赋,就没有苏轼不会的,而且他不仅是熟练,更是精通。

在后人总结苏轼的文学贡献之时,通常和他的名字在一起的都是大书法家、著名诗人、著名词人等等。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亦或是书法,苏轼均是“豪放流”。

此外,苏轼的作画功底也十分了得。在人文画、景物画方面,苏轼的成就不遑多让,以竹子、岩石和古木为主要意象代表的画作,让苏轼在绘画艺术史上留有一席之地。

02苏东坡的历史贡献

如果细分苏轼的历史贡献,可以从文学贡献和艺术贡献两方面来叙述。从文学方面来说,苏轼以自己极高的文学素养和天赋,开创了北宋文学的新篇章,其作品不仅豪放自如,而且还饱含哲理,

不仅如此,苏轼的文学贡献还在于他的后继影响。在苏轼生活的年代,他年轻时期的文学造诣,早就传遍了莘莘学子的耳中。因此,很多青年学子都非常仰慕苏轼的才华,正是因为他的影响力,才使得北宋文学发展生机勃勃。

其次是艺术造诣,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绘画之外,还有苏轼的美食天赋。因为常年奔波在外,苏轼唯一的追求就是美食了,也只有美食能暂时缓解他在官场上的失意。

除了举世闻名的东坡肘子之外,他还创造出了很多独特的美食。这些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苏轼在此过程中传达出来的一种人生哲学——也无风雨也无晴。

03无意之间的千古绝对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美食之外,苏轼还喜爱佛法,参禅论道,这对他的艺术创作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在苏轼的诗词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人生哲理,有很多一部分是来自于佛家禅理。

苏轼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先到当地的寺庙转一圈,了解一下当地的佛家文化。有一次被贬谪后,苏轼听闻本地寺庙中有位老僧人佛法高深,所以就慕名前去拜访。

最开始的时候,苏轼认为这位老和尚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苏轼曾与京城有名的僧人参过禅,自认为对于佛法的理解已经非常精进。因此,在第一次见到这位老和尚的时候,苏轼显得很傲气。

二人在首次交谈之时,苏轼并未给老和尚发言的机会。他觉得只要自己先发制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老和尚自然会见识到自己的厉害。没想到这位老和尚全程笑而不语,到最后象征性地夸赞了苏轼几句。

苏轼本来认为这老和尚没什么真本事,只不过,回去之后他暗暗思忖,人家老和尚这种处事态度,不就是对佛法的最好的诠释吗?因此,后来二人在不断地交谈之中,成为了挚友。苏轼本来就为人豪放,因此二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拘小节。

某次,苏轼闲来无事,想找老和尚聊聊天,结果进门之后,找了一圈都未找到老和尚的影子。因此,他就直接对着大殿喊道:“秃驴何在?”大家不要以为苏轼没礼貌,其实他俩在日常生活中本来就爱这样开玩笑。

然而巧合的是,当时有位小师傅,听到了苏轼的喊声,就随口应了一句:“东坡吃草!”这句话可谓千古绝对!

04结语

巧就巧在,当时东坡山上真的有一头驴在觅食,而这两句话中,“秃驴”指的是老师傅,也指的是真正的驴子;而“东坡”既是苏轼的名号,更是当时切切实实的地点。这种偶然天成的绝对,在历史上也是少有,可见汉字的博大精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