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思|好好说话,是一个人难得的修养

 新用户38207694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和一个不会说话的人聊天,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人回答:根本不知道自己说话的意义在哪,聊得很累,最终不欢而散。

说话作为一门必修课,很多时候,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01

为什么有的人很难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需要调用理性脑的力量

我们大脑里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性脑。

面对矛盾时,情绪脑告诉你,要感到愤怒,还以颜色;或者感到悲伤,引起同情。而理性脑则告诉你,得好好说话,寻求矛盾的解决方案。

但大脑特性决定了,情绪脑没这么好说话。

1)我们的大脑里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细胞,而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八成,所以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

2)情绪脑的运行速度极快,至少可达11 000 000次/秒,而理智脑的最快运行速度仅为40次/秒,相比起来简直弱极了,并且理智脑运行时非常耗能。

理性脑力量小,运转速度慢;情绪脑力量大,运转速度快。

相反,情绪化表达它是我们最原始的本能,力量强、反应速度快、且省力。因此,好好说话的难点在于它调用的是理性脑的力量。

挫折容易引发攻击

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提到过一个“挫折-攻击”理论,即当我们预期得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会产生,而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不能好好说话,往往就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这就是“踢猫效应”的由来。

情绪化表达容易上瘾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跟家人,特别是父母好好说话?就是因为对亲人恶语相向的不利影响小,对方也很少还击,经常会让步。

刚开始,我们也许会对亲人发怒感到罪恶感,但次数多了,我们慢慢便会习以为常。

情绪表达是本能,好好说话是反本能。

因此,好好说话,体现着一个人的自控能力和修养。

02

好好说话,从提升情绪反应的阈值开始

既然情绪化表达是难以克制的本能,那么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情绪反应的阈值,让情绪没那么容易发生。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事,都没到我们需要在意的地步,你发脾气反而平白损耗时间和心力。

亲人、朋友之间的吵架,也大多都是些琐事,没有必要花大量精力去争个对错输赢。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是好好说话的第一步。

03

好好说话,需要停止指责

《我们仨》中,杨绛先生就描述了一段她和丈夫钱钟书的对话。

杨绛在医院生小孩,钱钟书说自己在家里“干了坏事”。

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钱钟书说:“墨水呀!”

杨绛安抚他,说:“墨水也能洗。”

回家后钱钟书把台灯弄坏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钱钟书又放心地回家了。

亲人之间沟通,少一些相互责怪,多一些理解和换位思考。

比如:

能说“对的”,就别说“你说呢”;

能说“我不知道”,就别说“我怎么知道”;

能说“没关系”,就别说“那你还想怎样”.......

所以,从现在开始,换一种说话方式,温柔地表达爱。

04

好好说话,需要把握分寸

孔子在《论语·季氏篇》里说: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急躁;在该说的时候不说,是隐瞒;在不看对方脸色就贸然开口,是闭眼说瞎话。

凡事过犹不及,说话也要分场合,讲究时机。

说话留三分,谨言慎行,会让沟通更加顺畅。

说出口的言语,不是简单的汉字组合,而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会说话的人,总是能用最有分寸感的语言,表达最真实的关怀。

而把话说得得体,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顶级的情商。

本期编辑 | 王思楠

资料来源 | LinkedIn、十点读书、洞见;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