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件扇面书画

 家有学子 2022-08-04 发布于甘肃

民国时期书画家众多,除了创作卷轴画之外,尚有许多扇面作品流传于世,也是艺术品市场上的重要门类。今有亭子间主人钟氏昆仲,为香港著名收藏机构,不仅藏品数量多,而且藏品均非常可靠,尤其是其对民国时期一些画家的关注,在艺术市场上引起不小反响,比如其对胡也佛、陈少梅的推重,使得这两位渐为人所淡忘的画家重新回到艺术史视野中。现其将所藏80件扇面书画作品结集成册,并予以释文,尤其是其中部分小名家作品,可以补充画史资料之不足,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 作者·

钟志森、钟志豪是香港钟氏艺术画廊的负责人,从事艺术品尤其是书画艺术市场工作多年,对中国书画艺术特别是近现代书画有着很深的研究和见解。他们曾多次出版过相关书籍和图录,诸如刘奎龄、启功、齐白石,等等,并且在前几年曾和本社合作出版有《春痕不老——胡也佛》。

· 书影·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 琳琅满目 洋洋大观·

亭子间藏扇读后

撰文/汤哲明

亭子间藏扇,是钟志森大兄昆仲经年所蓄的成扇精品。

志森兄昆仲钟情中国近代书画几十年,经手过眼佳作不可胜数,今番于历年所珍中拣选扇画精品凡八十件,大抵近代有代表性的作家,亦涉小名家精品,题识俱全,品相皆佳,不独可赏,尤称可珍,编汇成册,读来令人不胜惊喜。

近代中国画史可谓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由于置身特殊的历史阶段,近代中国画既有承传传统的一方面,也有因现代科技发展而大异并超越古代的另一方面。换句话说,就是近代中国画存在如以往因地域局限而形成的风格相近的画派,又有打破了地域局限,甚至不再局限于中国本土艺术风格而行创新的另一方面。总之,近代中国画风格的形成、传播与交融都是前人所无法想像与比拟的,其影响之巨之速,亦为前人难以想见,并因此形成了风格、趣味、观念史无前例的多样化局面。

近代中国画遭逢了城市化、学院化、科技化的现代化催化,衍生出了既差异又复相互影响的南北艺术重镇,20世纪上半叶影响最巨者无过津京与上海地区,广东亦是重镇,只是规模略小一些。至抗战时期,因向西南大撤退也造就了重庆地区艺术力量的崛起。1949年后在新的政治形势催化下,西安、南京、杭州等地的国画力量先后崛起,与旧有的重镇共同构成了新中国的艺术格局。而在上述的这些重镇之中引领风气的画家,往往被人们称为一代大师。

亭子间藏扇的最大特点就是完整地呈现了中国近代绘画南北异趣却又相与影响的特色,而在完整呈现重要画家的同时又兼顾了近代绘画体系的完整性。收入书中的八十件作品,某种意义上可谓是中国近代画史的缩影,而画册本身也因此具备了很高的学术价值。

亭子间藏扇的特色,首称全面。举凡南北重要作家,如虚谷、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吴湖帆、傅抱石、石鲁等,几无遗漏,这乃是香港钟氏昆仲收藏中国近代书画几十年积累所至。据我所知,钟氏机构收藏大名头件数很多,如任伯年、齐白石等每人都超过十余件数,专辑所选八十件作品无非是为展现八十个名头的画史变迁。

由于交往相对密切,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中国书画收藏主力的港台人士的收藏大多倾向南方系画家,尤以海上画家居多,除少数大名头画家如齐白石、李可染等,对其余北方画家大都无感,至少了解不多。钟氏昆仲不仅熟悉与香港距离近、渊源深的上海、广东画家群,更稔熟于京津地区的画家。而他们在北京与启功先生的交谊,又可谓是艺坛藏界的一番佳话。

亭子间藏扇中甚为难能的,是兼顾了身怀绝艺的许多小名头画家,如胡也佛、王心竟、王二水等,此亦为画史忽略的特色画家。收藏小名头精品的这一理念,既是香港钟氏机构的一贯作为,也是其几十年来一贯的收藏风格。

说到为钟氏昆仲关注的小名头画家,不能不提我曾供职的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轩)木版水印的老前辈胡也佛。

胡也佛是我从小极其喜爱与服膺的画家,曾因生活所迫一度画过一些特殊题材,在画界极有传奇色彩。我认识画中的胡也佛是因为连环画《杨家将》与《三国演义》(他描绘过此书最后一册《三国归晋》)。

胡也佛真名鼎文,因身材厚阔、性格疏缓,画连环画时用“胡若佛”笔名,画国画则署“胡也佛”,室署“大空堂”。我少时学画,即极崇拜这位名气不盛却业艺惊人、立鹤同侪的高手。钟氏昆仲则是在市场上发掘、力推胡也佛的具眼人,胡氏作品很早就在香港大受欢迎,正缘于他们兄弟的推广。直至约十年前,钟氏昆仲联合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了《春痕不老》的胡也佛专辑,轰动业界,为默默耕耘于朵云轩却又蔑视虚名的这位业艺惊人的老前辈在画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称功德无量。

胡氏线描之生动飞舞,尤有胜于任伯年、张大千处(据传张大千见之亦曾惊叹)。用笔能达到如此境地者,古今罕见,更兼其造型生动入微,尤其是表现女性的妩媚,可称绝诣。因而即使是他所画的那些特殊题材,亦逸出了内容本身,将观者引向审美的境界。

因在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出版胡也佛画集,我得与仰慕已久钟氏昆仲相交。而我与钟氏昆仲相知,还缘于他们对北方名家陈少梅的推动。

陈少梅因英年早逝,一度几为人淡忘,至20世纪90年代其画在市场中重新出现,人们才对这位为画坛遗忘已久的天才有了新的认识,进而也对京津画派那段以古开新的历史重新进行认识。陈氏绘画的重现人间并受到推广,成为市场中极为热门的品种,还原了活跃于民国时期的这位绝顶高手的地位,都离不开钟氏昆仲的努力。启功先生一生极为服膺故人陈少梅之画,20世纪90年代后曾为不少无款陈氏遗作题识,大多便缘钟氏兄弟牵线搭桥。

作为学画山水的晚辈,我亦极为崇拜陈少梅先生的艺术,知道钟氏昆仲曾致力于陈少梅包括陈氏夫人冯忠莲的书画收藏后,乃与之极为投缘。交往中亦好咨询了解启功先生的逸事,还从志森兄手中得到过一些启先生在特殊年代的珍贵资料。

总之,亭子间藏扇的特色在于全面并注重对小名头画家精品的收藏。对历史客观公允,重水平亦不轻名头,顾品质而兼体系的特色,亦充分体现在这册八十件作品的集子中。如前所述,这八十件成扇其实也是钟氏机构鉴藏中国近现代书画几十年的缩影,既展现了中国近代绘画史的承传发展,也反映了这一时段中国艺术的收藏成就,更体现了钟氏昆仲一以贯之的收藏理念与情怀,是一部水准精良上乘、资料丰富的难得的专辑,足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新书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