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陵城就是济南

 A松毛岭634高地 2022-08-04 发布于山东

​山东多地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145处)

1. 北 京(3处):周口店遗址、圆明园遗址、琉璃河遗址

2. 河 北(7处):泥河湾遗址群、燕下都遗址、中山古城遗址、赵邯郸故城(含赵王陵)、邺城遗址、定窑遗址、元中都遗址

3. 山 西(5处):陶寺遗址、侯马晋国遗址、曲村—天马遗址、晋阳古城遗址、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

4. 内蒙古(4处):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居延遗址(含甘肃部分)、辽上京遗址(含辽陵及奉陵邑)、元上都遗址

5. 辽 宁(3处):牛河梁遗址、高句丽遗址(凤凰山山城、五女山山城)、三燕龙城遗址

6. 吉 林(4处):高句丽遗址(洞沟古墓群、丸都山城、国内城、罗通山城、自安山城、龙潭山城)、渤海遗址(渤海中京遗址、八连城遗址、磨盘村山城)、辽金捺钵遗址(城四家子城址、春捺钵遗址群)、长白山神庙遗址

7. 黑龙江(2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8. 上 海(1处):青龙镇遗址

9. 江 苏(7处):鸿山墓群、阖闾城遗址、徐州汉墓群、黄泗浦遗址、南朝陵墓群、扬州城遗址、明故宫遗址

10. 浙 江(8处):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安吉古城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大窑龙泉窑遗址、临安城遗址、宋六陵

11. 安 徽(6处):凌家滩遗址、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寿春城遗址、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明中都遗址

12. 福 建(4处):万寿岩遗址、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城村汉城遗址、德化窑遗址

13. 江 西(5处):吴城遗址(含筑卫城遗址)、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南昌汉代海昏侯墓)、铜岭铜矿遗址、吉州窑遗址、御窑厂窑址(含湖田窑址、高岭瓷土矿遗址)

14. 山 东(10处):大汶口遗址、焦家遗址、两城镇遗址(含尧王城遗址)、城子崖遗址、大辛庄遗址、东平陵故城、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杨家盐业遗址群、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含琅琊台遗址)

15. 河 南(16处):仰韶村遗址、北阳平遗址、大河村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殷墟、郑韩故城、汉魏洛阳故城、邙山陵墓群、隋唐洛阳城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宋陵、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16. 湖 北(6处):屈家岭遗址、石家河遗址、盘龙城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楚纪南故城 (含龙湾遗址)、擂鼓墩古墓群

17. 湖 南(4处):城头山遗址、炭河里遗址、铜官窑遗址、老司城遗址

18. 广 东(3处):石峡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笔架山潮州窑遗址

19. 广 西(3处):甑皮岩遗址、合浦汉墓群与汉城遗址(含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靖江王陵

20. 重 庆(1处):钓鱼城遗址

21. 四 川(5处):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

22. 贵 州(2处):可乐遗址、海龙囤遗址

23. 云 南(2处):太和城遗址、石寨山古墓群

24. 西 藏(3处):古格王国遗址、芒康盐井古盐田、藏王墓

25. 陕 西(15处):杨官寨遗址、石峁遗址、周原遗址、丰镐遗址、秦雍城遗址、栎阳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阿房宫遗址、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西汉帝陵(含薄太后陵)、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含大明宫遗址)、唐代帝陵(含顺陵)、统万城遗址、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26. 甘 肃(3处):大地湾遗址、大堡子山遗址、锁阳城遗址

27. 青 海(2处):喇家遗址、热水墓群

28. 宁 夏(2处):水洞沟遗址、西夏陵

29. 新 疆(9处):吉仁台沟口遗址、北庭故城遗址、苏巴什佛寺遗址、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达勒特古城遗址、卓尔库特古城遗址、阔纳协海尔古城遗址、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

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5处)

1. 长城: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

2. 大运河:路县故城遗址、大名府故城、大运河南旺枢纽、河道总督署遗址、板闸遗址、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州桥遗址、荥阳故城(含古荥冶铁遗址)、柳孜遗址等

3. 秦直道:秦直道起点遗址、秦直道延安段、秦直道庆阳段、秦直道东胜段等

4. 蜀道:子午道南段驿站、傥骆道周至段、褒斜道留坝段、金牛道广元段等

5. 明清海防:大鹏所城、蒲壮所城、蓬莱水城、大沽口炮台等。

济南这些先民聚集,文化渊源颇深的龙山街道的四处国宝级的文化遗址:西河遗址、焦家遗址、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遗址。
1、西河遗址
西河遗址位于原老济青公路,现在的省道S102历城区与章丘区交界处,也就是原来的收费站章丘区一侧,因为它就在公路边上,没有参照物,很难找。现在去看的话,可以先找到路边的巨野河,大桥的东侧路北有一块明显的高约1米多的石碑,在这个位置,公路上有多处摄像头,可以作为参照物。

西河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入选“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

西河遗址位于龙山街道龙山三村西北,总面积有10余万平方米,是山东省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保存较好、面积较大、内涵丰富的一处典型聚落遗址,从已发掘发现的30余座房址等可知,其主要文化遗存为后李文化时期,包含少量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部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其距今年代为8400年至7700年,是山东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2,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这个遗址如果去探访,也不好找,但最简单的办法是可以询问焦家村或苏家村当地的村民。

焦家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和“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焦家遗址东西长约900米,南北宽约700米,西部一直延伸至历城区境内其主要是大汶口文化遗存,并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汉代的遗存。 经过了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夯土墙、壕沟、墓葬、祭祀坑等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迹,并出土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其年代距今约5300—4600年。该遗址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址的典型代表,为以城子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源头。
3,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和西河遗址一个位于公路南侧,一个位于北侧,呈东南西北向相对,均位于巨野河(西河)以东。城子崖遗址位置好找,地图导航即可,或者直接到城子崖博物馆。

城子崖遗址也是济南市第一个被列入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的,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城子崖遗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其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可分为周代城址、岳石文化古城、龙山文化古城上中下3层。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尤其是龙山文化层,出土了蛋壳陶等文物,由此发现的龙山文化,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推动作用,因而也以“龙山”命名了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黄河中下游文化遗存,是大汶河口文化的延续。

4,东平陵故城遗址
“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这话是毛主席来济南考察时说过的。平陵城遗址位于龙山街道东北,也就是现省道S102向东过龙山街道办事处1公里多路北,可以看到一个夯土筑的城门,上面有济南国三字。

东平陵故城是汉代济南国、济南郡、平陵县治所遗址,自公元前204年至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共历经1019年的沧桑。遗址位于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约0.6公里处,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近2公里。城址略呈方形,边长各约1900米,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城址四周可见残存的夯土城墙,宽10-30米,高1-4米,地下保留的墙基宽约40米左右。经考古调查,早期的城墙是采用木棍夯打,夯窝呈圆形平底,墙体内使用了大量的木骨,还有固定木骨的木桩、绳索等。1975年发现了4座城门遗迹,在北门处地下发现大片砖石铺地,估计与原城门有关。
  城内陆貌南高北低,遗址中部西侧300-400米的范围内残留大量残渣、矿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烧土,为当时的冶铁遗址,说明当时的手工业是非常发达的。另外,在群众称之为“殿基地”的城东北方向出土大面积的夯土和铺地砖及房基,证明这一带为东平陵宫殿区。由此断定东平陵城是汉代政治、经济、手工业高度发达的重要城池。
  通过多年的考古工作得知,东平陵城大约在战国晚期即已存在,而且大小与汉代济南国都城一致。城内发现有春秋遗物,表明春秋时期就有人生活在这里,可为史料记载的佐证。东平陵故城城址保存较好,四周城墙犹存,是山东地区保存最好的一座古代城址,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章丘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先有鹅鸭城(即城子崖平陵城),后有济南府。”如果把济南的历史比做一条长河,那么,城子崖东平陵便是它的源头。
  东平陵城位于龙山文化发祥地城子崖遗址东北约两公里,始自春秋,繁荣于两汉,至唐元和十年,历经1500年的沧桑,是汉济南国、郡的治所。现四面城墙依稀可见,1997年被山东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翟伯成                        
西汉时已设“铁官”
  “济南”之为地名,虽始见于汉初,但东平陵城的历史由考古资料证实,却要略早一些。东平陵,原名平陵,春秋时属谭国,齐桓公二年,齐师灭谭,为平陵邑,归齐国。平陵二字最早见于西汉刘向撰写的《说苑》。他在《贵德》卷中记载:“桓公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公问其故?对曰:'吾有子九人,家贫无以妻之,吾使佣而未返也’。公曰'何也?’对曰:'公待所见而施惠焉,则齐国之有妻者少矣。’”齐桓公之平陵,最早应于其王二年,即公元前684年。从这年起,“齐师围谭三年不灭”,在围谭三年中,桓公不止一次地经过东平陵。据《新序·杂事》云:“昔者刘桓公出游平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郭氏之墟在东平陵已有人居住,但生活很贫穷。从老人九个儿子无一娶妻可看出这一带的落后面貌。
  平陵城城址呈方形,边长1900米,总面积360余万平方米。1928年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吴金鼎先生首次进行调查,发掘城子崖遗址时又作详细调查。1975年前后,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对城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重点钻探。
  城址四周可见残存的夯土城墙,宽10米—30米,高1米—4米不等,城墙顶残宽2米—7米,地下保留的墙基宽40米,发现了4座城门遗迹。城内陆貌南高北低,有自西城墙中南部至东北部和近西城墙向北的深沟两条,应与古河道有关。地面到处可见砖、瓦和陶器残片。遗址中部西侧三四百米的范围内残留大量铁渣、矿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烧土,为冶铁遗址。南面为陶窑群,是城内手工业区。东部偏北处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基址和铺砖、石的路面,当地群众称之为“殿基地”,证明这一带为东平陵宫殿区。西北部及其余部分为居民区。历年采集的遗物有陶、铁、铜、石器和钱币等。
  东平陵是个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因此汉高祖在此设有工官、铁官。从东平陵和龙山镇权庄所发现的大规模冶铁遗址来看,平陵城的冶铁业当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据说汉章帝曾把珍藏的三把宝剑,亲自题名赐予他心爱的三名大功臣,其中之一便叫“济南椎成剑”。章丘自古被称为铁匠之乡,汉代平陵城大规模冶铁业的发展就是这一美誉的历史渊源。向上追溯,大概能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代。

河道迁徙致城废
  东平陵为两汉重要城池,在各个时期的沿革都与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密切相关。汉初约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置东平陵,属济南郡,郡治东平陵,因于钦《齐乘》曰:“扶风有平陵,故此加东”以别之。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文帝封其侄刘辟光为济南王,居东平陵。辟光始在城内大兴土木修造宫殿,济南国都曾繁荣一时。景帝二年(前154年),因参与“七国之乱”被处死,济南改国为郡,治所仍在东平陵。
  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刘彻封齐孝王子刘就为济南王。元鼎五年(前112年),刘就薨。汉宣帝刘询于本始元年(前73年)七月,封广陵历王子刘圣为济南王。建昭元年(前38年)正月,元帝刘爽封梁敬王子为济南王。元延二年(前11年),汉成帝刘骜封梁荒王子刘凤为济南王,在位17年。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因其为东平陵人,便将故乡东平陵改名为乐安,属青州。历经16年,直至汉光武帝改回济南国。
  东平陵自春秋以至于唐,三置三废,并将郡治西迁历城(即现在的省会济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河道迁徙有关。过去,先民择水而居,《水经·济水注》称关卢水云:“水导源马耳山,北经博亭西,西北流至东平陵城,与武源水合。”即北魏时关卢水经过东平陵,武源水也经过东平陵。今关卢水东流入章丘绣江河,武源水又迁至谭城西,都不经东平陵,这应是东平陵城废弃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作为曹操治所
  东平陵城作为两汉时期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造就了一批历史风流人物。如刘辟光、王莽、朱云、终军等。
  随着洛庄汉墓的进一步发掘,其墓主人成为考古之谜。但追溯历史,可界定为齐王刘肥、吕王吕台及诸位济南王,在此之外可能性甚小,这些人正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
  真正在汉代干出一番事业的东平陵人,要数王莽。历史上,王莽是以皇帝身份倡导改革的,尤其是他推行的货币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时章丘还出了一位豪侠大将朱云,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伟,在当地以勇力著称。朱云从青少年时期就多与那些豪杰侠义之士交往,并曾借助他们之力为自己报仇,同时也养成了好侠重义的性格。自40岁以后,朱云才开始有所转变,先是向博士白子友学习《易经》,后又从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朱云既以好侠重义著称,又受到儒家思想的正统教育,颇为时人敬重。
  公元前121年,东平陵出了一个叫终军的青年。终军,字子云。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长于言辞,善写文章,以志向远大闻名于世,很受武帝赏识,派他以特使身份巡行各郡国。所到之处,兴利除弊,办事干练。后又自请出使匈奴有功,长为谏议大夫。元鼎元年(前113年),武帝欲派官员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归附汉朝,群臣多不敢担此任。终军又自请前往,对武帝发誓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这便是“弱冠请缨”成语的典故。终军至南越后,果劝其“举国内属”,完成了使命。不久,南越国丞相吕嘉起兵叛乱,杀死了南越王及汉朝使者,终军殉难,年27岁,世人称其为“终童”。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一代枭雄曹操曾担任济南国相,其治所就在东平陵故城。曹操出任济南国相时,正年富力强,到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深受民众欢迎,而那些贪赃枉法、巧取豪夺之徒惊恐不已,惶惶不可终日,纷纷遁逃,“窜入他郡”。于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平陵城就是济南

东平陵自春秋以至于唐,三置三废,并将郡治西迁历城。东平陵古城兴衰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密不可分,其中自然原因是重要的一方面,但人为原因却是诱因,甚至至关重要。其一,人口的增加,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索取,使东平陵古城的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河流改道,其二,战争战乱对平陵古城植被的破坏,进一步加剧环境恶化,加之自然环境的变化,最终导致东平陵府城的废弃。  

东平陵城的盛衰史,给了后人一个深刻的警示:它生动地告诉我们今天保护泉水,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水资源短缺使平陵城废弃,失去了作为首府的资格;涌泉使历下获得发展的契机,成为郡国的首府,成为济南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可以说,泉是济南的生命之源,济南之灵气所在。  

  其二,历下和平陵城相隔30公里,永嘉年间平陵城干涸废弃,历下为什么就能水源充足呢?  其原因之一是历下城的海拔低于平陵城。笔者和恩师秦永洲教授曾对历下和平陵城的地形作了细致的勘察和测量,其测得的数据是:章丘平陵城海拔179英尺,平陵城城址顶上立碑处192英尺,历下区趵突泉海拔为100英尺,大明湖海拔61英尺。通过测得的数据可以看出历下城的海拔明显低于平陵城,而且历下城所处的区域为盆地地形且多沼泽,故在西晋的干旱时期水资源仍然非常丰富。

具体原因有二:

一是历下城三面环山,盆地地形,地下水汇集,断层发育,多泉水;二是多山地形,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降水较丰富。所以,永嘉年间平陵城干涸废弃,历下却可以水源充足。  

理由之二是以趵突泉为代表的历下诸泉的地脉与泰山相连,而泰山山脉的奥陶纪石灰岩,具有发育较好的喀斯特溶洞和裂隙,每年降落在山区的雨雪,除蒸发外,大都为这些溶洞裂隙吸收。由于其重力作用和岩层向北倾斜的基本构造,泰山主峰以北的地下水即缓缓向北流动。济南北郊黄河沿岸是不透水的火成岩,形成隔水墙;南来的地下水到此受阻,由于承压关系,地下水便穿过第三纪和第四纪沉淀物出露成泉,形成市区内的趵突泉群、黑虎泉群、珍珠泉群、五龙潭泉群四大泉群和无数小泉。但平陵城却不与泰山相连,因为泰山南高北低,南麓始自泰安城,北麓止于济南市,相距约60公里,而平陵城据济南向东北还有30多公里。  

理由之三是与河道迁徙有关。《水经·济水注》称关卢水云:“水导源马耳山,北经博亭西,西北流至东平陵城,与武源水合。”即北魏时关卢水经过东平陵,武源水也经过东平陵。又称武源“北经谭城东”也是与关卢合流之证。今关卢水东流入章丘绣江河,武源又迁至谭城西,都不经东平陵,这也是东平陵城废弃的原因之一。

  那么,东平陵城从水资源丰富的城邑,竟然在几百年时间内干旱缺水到被废弃的程度,这种推断若要成立,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才能让人信服。  其一,既然是因干旱不雨、河水断流、用水缺乏而导致东平陵城的废弃,那么,为什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中,巨合水、关卢水、武原水、野泉水、听水又源流不断呢?  

据《晋书·五行志》记载,早在三国魏明帝时期, 东平陵城就经常出现连续数月不雨的大旱之年,特别是到晋初,更是连年大旱。到济南郡治迁到历城的永嘉年间,旱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以至大江大河都几乎断流。  

自魏明帝太和二年(228)至晋怀帝永嘉五年(311),83年的时间有记载旱情的年份就达20多年,其中尤以272至290年为甚,18年间旱灾年份竟然达到12年,而且往往数月不雨。永嘉年间达到了河水断流、湖泊干涸、甚至黄河、洛水、江水、汉水可以涉水而过,几乎断流的地步。而济南郡治所迁出东平陵也正在这几年。  

从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到郦道元(466或472-527)又过去了两个世纪,这时平陵城周围的气候、雨量已是时过境迁。上述诸水原来因干旱而干涸,后来又因水量充足而重新流淌。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末,宣武帝初年的连年大洪水,以上诸水即便之前没恢复流淌也要泛滥成灾,所以才有《水经注》的记载。

东平陵城的废弃及西迁 

从《水经注》反映的情况来看,平陵城周围城邑密集,除博亭城、谭城(俗谓布城)外,不仅有巨合故城,还另有“汉武帝以封城阳顷王子刘发为侯国”的巨合城;不仅有“汉高帝六年,封东郡尉戴野为侯国,王莽之台治”的“台县故城”,还另有台城;不仅有平陵城,还另有“东平陵县故城”。一个济水的小支流流域,弹丸之地,竟然有三座废弃的故城,三座与故城同名的新建城邑。它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济南郡治西迁至历城后,仍设在当地的东平陵县也不在原来的旧城,东平陵城完全废弃。其二,与东平陵城同时废弃的,还有巨合故城、台县故城。旧城因种种原因废弃了,情况改变后,又在临近重新建起了三座新城。  

当年东平陵故城规模宏大、壮观,至宋元时城墙保存得还相当完好。从现在残存的遗迹来看,城为方形,南北东西各长1900米,城门四座,西城墙大部分还在,皆为夯土板筑,高5米左右,厚28米,上可容车。城址北部为宫殿废墟,尚存房基及大片砖铺地。南部为冶铁遗址,发现有耐火材料、铁矿石、铁渣、烧红土、炭灰等。一千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人烟辐辏,商贾云集的繁华都市。如今却变成了一片废墟,废弃的城基上荆棘丛生,荒草芜杂。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座昔日繁华都市成为今日荒凉的原野?从中外历史上看,城市的废弃原因一般无外乎沙漠淹没、火山爆发、兵火战乱等几类,但是从现存的东平陵古城遗迹看,以上几种都不符合。另外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因水源干涸而造成。

东平陵城的废弃及西迁 

 从《水经注》反映的情况来看,平陵城周围城邑密集,除博亭城、谭城(俗谓布城)外,不仅有巨合故城,还另有“汉武帝以封城阳顷王子刘发为侯国”的巨合城;不仅有“汉高帝六年,封东郡尉戴野为侯国,王莽之台治”的“台县故城”,还另有台城;不仅有平陵城,还另有“东平陵县故城”。一个济水的小支流流域,弹丸之地,竟然有三座废弃的故城,三座与故城同名的新建城邑。它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济南郡治西迁至历城后,仍设在当地的东平陵县也不在原来的旧城,东平陵城完全废弃。其二,与东平陵城同时废弃的,还有巨合故城、台县故城。旧城因种种原因废弃了,情况改变后,又在临近重新建起了三座新城。  

当年东平陵故城规模宏大、壮观,至宋元时城墙保存得还相当完好。从现在残存的遗迹来看,城为方形,南北东西各长1900米,城门四座,西城墙大部分还在,皆为夯土板筑,高5米左右,厚28米,上可容车。城址北部为宫殿废墟,尚存房基及大片砖铺地。南部为冶铁遗址,发现有耐火材料、铁矿石、铁渣、烧红土、炭灰等。一千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人烟辐辏,商贾云集的繁华都市。如今却变成了一片废墟,废弃的城基上荆棘丛生,荒草芜杂。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座昔日繁华都市成为今日荒凉的原野?从中外历史上看,城市的废弃原因一般无外乎沙漠淹没、火山爆发、兵火战乱等几类,但是从现存的东平陵古城遗迹看,以上几种都不符合。另外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因水源干涸而造成。

  据史料推断,东平陵城在先秦时期就是齐国的冶铁中心,其城市规模、手工业经济已经非常发达。到西汉,作为济南郡首府的东平陵应该是济南郡或济南国中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其经济、政治水平在整个郡国内都是遥遥领先的。《汉书·地理志》载:“济南郡,户十四万零七百六十一,口六十四万二千八百八十四,县十四。”也就是说,东平陵是14万多户,64万多人口的首府。  

古代建城除交通便利外,一般选择气候、地形、土壤与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之处,而气候、地形、土壤在相近的同一地区不会相差太大,因此首先考虑的是水源问题。  

据《水经注·济水二》卷八载,当时东平陵城的北面是济水,流经东平陵城的有巨(聚)合水、关卢水、武原水三条支流。  由《水经注》得知,巨合水发源于鸡山西北,向北流经巨合故城,又向北与“导源(于)马耳山”的关卢水汇合,转向西北流至平陵城,再与“出谭城南平泽中”的武原水汇合,由东平陵县故城的城西流过,又融汇了野泉水、听水,共同汇入济水。可见,在北魏以前,谭城与平陵城之间河渠纵横,水源充足,但又不是沼泽区,正符合一个手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用水量大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的需要。

史册上最早出现的济南名称为“泺”,西汉时因地处古济水之南而被命名为济南。从西汉到西晋,济南郡(国)的治所一直在东平陵城。西晋永嘉年间(307-312),由东平陵城迁到历城。东平陵城溯源  

东平陵城在济南东郊约30公里处,在章丘市龙山镇的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和洛庄汉王陵附近,是两汉和三国西晋时的著名城市,曾作为济南国的都城和济南郡的治所,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汉代因京师有一平陵县,是西汉昭帝刘弗陵的皇陵,故在济南郡(国)设东平陵县,两汉时,济南时郡时国,均以东平陵为治所。

平陵城,准确地说,应该是东平陵城,这主要是区别于陕西扶风平陵城。所以,历史上一直称其为东平陵。东平陵故址就位于章丘市龙山办事处。近日,记者走进这座有着诸多谜团的平陵古城。 

平陵古城遗址在城子崖遗址的东北方向。现在的古城遗址上,除了四周城墙外,没有别的地上建筑物。现存的城墙最高处有5米多,最宽处将近43米。都是用土夯实而成。  一圈四面城墙,每面城墙长约2000米,整座城市呈正方形,约有400万平方米。站在城墙上举目四望,平陵古城内全是庄稼,没有住户。随行的章丘市博物馆原馆长宁荫堂称,平陵城建城大约在春秋时期,兴于两汉,最后毁于唐代,前后共存在了1500多年。自唐代毁城到现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这一遗址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居民区,甚至连一个村庄都没有出现过,平陵古城甚至成了一座死城。可以说,平陵城就这样荒废了1000多年。  

曾经存在了1500多年,到底平陵城是如何出现的?又是如何彻底消失的呢?  据史料记载,平陵城最早出现应该在春秋。持这一观点的人,是依据西汉刘向的《说苑·贵德》里的记载:齐桓公到平陵,见一家庭有老人且和儿子住在一起。桓公问原因,老人回答,我有9个儿子,家里贫穷,娶不上媳妇,只好都养着。齐桓公于是从齐国找来五人,给老人的儿子做妻子。管仲得知后说,公施的恩惠太大了。桓公问,此话怎讲?管仲回答,公今后,如果再见到这样的人家,再为他们找媳妇,那么今后,齐国娶不上媳妇的人也会很多,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据此,有关专家认为,平陵城的出现应该在春秋,但是,这座城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这还是个待解之谜。  

汉初约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置济南郡,郡治东平陵。这正是历史上“济南”这一名称的首次出现。东平陵位于齐国故都临淄以西,正是连接齐地与中原的要塞。因此,东平陵一直是汉王朝比较重视的地方。在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将他的长子刘肥为齐王,将济南郡划入治下,可见汉高祖对这一要塞的重视。随后,汉室王朝又将济南郡从齐割出,单独成为吕国,封吕太后的侄子为吕国王,治所依旧在东平陵。此后,刘辟光、刘就、刘圣等王公贵族先后被封为济南王。直至公元9年,王莽建新,因王莽就是东平陵人,于是,他便将东平陵改名为乐安,属青州,历时16年,至东汉光武帝时改回济南国。至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当时的齐王李祐造反,因为李祐是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周边诸官都有所畏惧,唯有平陵人李君球与其兄、子等人,坚守平陵城,顽强抵抗李祐叛军,双方在平陵城内外展开了激战,战争持续一个多月,直到唐朝大军赶来增援,才将李祐叛军战败,平息了反叛。为此,李君球立了大功,唐太宗为表彰李君球以及顽强抵抗的平陵人,改平陵县为全节县。100多年以后,也就是在在公元815年,平陵城被并入了历城县。至此,东平陵结束了1500年的沧桑历史,平陵城也彻底从地面上消失,进入了尘封的历史。相应地,济南也随之西迁,来到了如今的这片热土之上,开始抒写新的历史篇章。  但是,平陵城的消失也留下了另外的一个谜:唐太宗为表彰李君球以及顽强抵抗的平陵人,改平陵县为全节县。按说,这应该是平陵城发展迎来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在100多年之后,这座城市就迅速而且彻底地凋零了呢?以至于到现在,平陵城消失1000多年间,在整个平陵城的遗址上一直没有居民区的出现,这又是为什呢?  

文物有发现 辉煌平陵城  对于平陵古城的考古,一直没有大规模地进行,即使如此,零零散散地发现的一些文物已经证明,平陵城曾有着辉煌的历史。  1975年,在平陵城遗址上,一场农田水利建设正在进行,突然,有人发现了一些“古董”。这些“古董”包括铜器、铁器、陶器以及一些石器。挖出“古董”的消息,通过逐级汇报,传到了省考古部门。而在此之前的1928年,我国第一代考古学家吴金鼎就曾先后两次对平陵城进行了调查,基本认定这是一座古城遗址。1975年的这次意外发现,立刻引起了考古部门的重视,很快,一个由山东省和章丘县有关考古人员组成的考古专家团进驻了平陵城遗址,对水利建设意外发现的文物进行了分类整理。  

这次文物整理,让考古专家们认识到了当年平陵城的辉煌文明。  

这次意外发现的铜器是一件铜鉴,有面盆大小。最为可贵的是,这铜鉴上刻有这样的铭文:“延平元年 刘”。根据历史记载,延平是东汉刘隆皇帝的年号,而刘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小,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即位时出生才100天,死时还不满周岁。因此,在中国考古史上,发现延平年间的文物,在当时这铜鉴还是第一份,有相当的价值。  

铁器有400多件,有锄、锨、铲、锯、锛、斧等生产用具以及刀、剑、锤、戈等兵器,种类之全,史无前列。而且,考古专家还在附近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冶铁遗址。这些铁器以及冶铁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当时平陵城的冶铁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章丘自古被称为铁匠之乡,汉代平陵城大规模的冶铁的发展,就是这一美誉的历史渊源。  

仅仅是一次意外发现,就让考古专家们慨叹不已,事实上在平陵城遗址的地下,到底还埋藏着多少宝贝?在正式开挖之前,谁也说不清楚。

 东平陵城——两千年前的济南国都

 在章丘龙山镇阎家村北,一座规模庞大的古代城池遗址让每个经过这里的人都感到震惊。然而,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这座始建于战国时期的城池,就是汉代济南国的都城,也是济南这座历史古城的“根”,它的名字叫东平陵城。 考古部门对这座故城进行发掘,对它的考古调查,至今已持续了80余年。最早对东平陵故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的,是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1928年,他先后两次对东平陵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并写成了《平陵访古记》,发表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上。随后,考古专家董作宾与吴金鼎先生在城子崖遗址发掘,其间又多次对该城址进行详细的勘察。 在此后长达80余年中,考古工作人员对东平陵城址的考古调查和考证几乎没有间断,采集、征集到一大批陶器、铁器、铜器、钱币、石器以及砖、瓦、瓦当、空心砖、花纹铺地砖等建筑材料和构件,其中铁器就有近400件 这里曾是汉代济南国都城 现在我们到东平陵城,能看到城内是大面积的农田。此外,几条南北、东西走向的生产路和几间机井房,都基本维持着历史原貌。 考古证明,东平陵城遗址就是汉代济南国都城,又是汉代济南郡、东平陵县治所。城址战国时开始建设,两汉时期进入繁荣期,之后一直沿用到唐代。 据了解,研究东平陵城具有特殊意义,它既是国内罕见的一座战国故城,规模大、保存较好,又是济南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根”。但就是这么一座故城,文献记载却很少,以至于人们对该城当时的性质搞不清。 城内曾存在钱币铸造基地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士介绍,东平陵城内发现的宫殿(或官署建筑)遗址令人充满好奇。其留下夯土基址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30米,周围发现铺地地砖,瓦片、瓦当、钱纹空心砖堆积不少。 此外城内还发现了西汉中晚期的冶铁工场,如熔铁炉、残房基、藏铁坑、石灰坑等,还有稍晚的烘范窑、储泥池、水井及含多件“大四”铁器铸范的灰坑等。 东平陵城以前曾发现“大山二”铁锤铸范。据介绍,“大山”即“泰山”,“大山二”就是泰山郡第二号冶铁作坊。那么,“大四”应当是泰山郡第四号冶铁作坊。考古人员表示,这一发现为研究汉代铁器生产和流通,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发现的大量铸造陶器范具,则说明东平陵城内曾存在陶器手工业作坊和古代钱币铸造基地。 考古部门有意再次发掘 唐代时,东平陵城历史戛然而止。此后1000多年中,这一遗址上再未出现过居民区,甚至连一个村庄都没有出现过,成了一座“死城”。正因为如此,这里成了今天的考古工作者非常难得的“考古圣地”。 目前,考古队对东平陵城的普探工作才完成1/3,不久后,省考古部门有意再次对其发起大规模发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守功认为,发掘东平陵城意义重大,以往国内考古界对中央都城的考古发掘较多,对地方城市重视不够。东平陵故城考古将推动地方城市史研究。 东平陵城是全国保存最好的古城址之一。尽管之前的东平陵故城遗址考古发掘未能更深入,但已经有若干重要收获。可以相信,伴随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一定会有更大的发现,对研究济南乃至山东的历史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寻访古城遗址———城墙

 东平陵城呈正方形,边长约2000米,四周墙垣犹存。城内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绕城址一周以西城墙保存最好;南城墙西段部分被阎家村所压;东墙和北墙各有若干缺口。现存的城墙宽约24米,墙基宽约40米,残存高度5—7米,巍峨壮观。而城墙顶的内侧低于外侧城墙,内侧城墙能跑“五马三车”,在冷兵器时代,这无疑大大加强了城内的战斗力。 沿着城墙外侧前行,时时能看到城墙上密布的一个个洞眼,这是古时拓宽城墙时穿棍的痕迹,“东平陵城城墙经过多次拓宽,拓宽时往往将城墙外侧齐平,然后打入木棍,以连接新加宽的部分,这样就使得老城墙与新加宽的城墙更牢固地合为一体。”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掘成果来看,整个东平陵城的功能布局非常清晰,“遗址的正中偏北是宫殿区;东南部是手工业区;西南部是冶铁区;西北角是居民区;东北角地势最低,是排水走道,形成洼地。如今东北角还有南洼、东洼、北洼三个村子。” 东平陵城之辉煌从如今周边的一些村庄名字就能看出来,“东平陵城北城墙外的村子叫大城后村,西边叫西城后村,南边叫城南小村,东南角叫城角头村,这些村庄的名字都是根据东平陵城的方位命名的。” 城内陆势平坦,是大片农田,没有一个现代村落,这使得城内遗存得以最大限度保存,也使东平陵城成为山东省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址、全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址之一。1977年,东平陵城就被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济南城”———东平陵城的历史沿革 

根据文献记载,“平陵”之为地名,始见《说苑·贵德》:“桓公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自养者,公问其故,对曰:'吾有子九人,家贫无以妻之,吾使佣而未返也’。桓公取外御者五别人老婆之。管仲入见曰:'公之施惠,不亦小矣?’公曰:'何也?’对曰:'公待所见而施惠焉,则齐国之有妻者少矣?’公曰:'若何?’管仲曰:'令国,丈夫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 这里的“平陵”,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平陵邑”,而不是汉代的东平陵城。 上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试掘工作,发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城墙建筑,在上层则为东周时期的城墙,主要属春秋时期,而基本没有战国中晚期的遗迹、遗物,更没有发现汉代之后的文化遗存。因此,城子崖春秋时期的城墙建筑就是平陵邑,也就是老平陵城的建筑,桓公所之“平陵”指的就是这里。由于龙山镇一带为齐国西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至战国时期,这个面积仅20万平方米的小小平陵邑已不适合于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齐国于是在城子崖遗址东侧另筑新城,所以叫东平陵城。 虽然学术界对“东平陵城”的名称由来还有争论,这种说法最为恰当。而考古发掘也已证实,东平陵城始建于战国时期,在时代上正好与城子崖遗址相连接。 东平陵城在战国时期是属于齐国的。秦亡汉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西汉初年,设济南郡,始有济南之名。 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皇帝接受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分齐为六国,封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刘辟光为济南王,并大兴土木,修筑宫室城墙。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因辟光参与吴楚七国之乱,兵败自杀,因而废济南国为济南郡。 王莽代汉,托古改制,将其故乡东平陵更名为乐安;东汉初年,光武帝又恢复济南国,封其子刘康为济南王,自永兴元年(153年)历五世至刘广,因无子国除,改东平陵。灵帝熹平三年(174年),又封河间安王刘利之子刘康为济南王,传至三世,直到曹丕代汉,国除。西晋初年,郡治西迁历城,到唐元和十年(815年),东平陵城所在地并入历城县。至此,东平陵经历三置三废,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 

关于东平陵城为何会东迁历城,和水有关。“由于地质原因,东平陵城旱情严重,这么大一个城没水不行,所以只好迁往历城,可以说,这个迁移目标很明确,就是奔着泉水去的。”

★济莱高铁为梁王古城“让路” 2020年08月13日 10:00:11 |

  修改方案让桥墩跨过古城墙

  济莱高铁项目在建设伊始,就十分重视文物考古工作,委托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全线进行了考古踏勘,最终确定发掘3处遗址,其中梁王遗址面积最大,出土重要文物的可能性也最大,但这个地方偏偏又是济莱高铁的全线控制线工程济南东特大桥的核心区域,“梁王遗址发掘位置与济南东特大桥35-45号墩位置冲突,其中44号、45号墩为跨王舍人规划路连续梁边墩和主墩,工期压力很大,也是原定最早开工的工点之一。
省文物局如期组织专家对梁王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进行验收,专家肯定了本次发掘的价值,建议对济莱高铁占压古城墙区域进行方案调整,尽量让桥墩跨过城墙。
已经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加快进行方案调整,通过调整36号墩到40号墩,约110米左右的桥跨,将占压古城墙的38号墩与39号墩之间的跨度由24米调整为32米,增加了简支梁投入,保证了桥墩承台距离古城墙遗址最近距离2.64米,既保护了古城墙遗址,又保障了现场施工需求。”

  回填保护古城待进一步发掘

  梁王遗址位于鲍山街道办事处梁王庄三村东北,西距济南东站约两公里。梁王遗址考古队队长董文斌介绍了考古人员发现的战国古城遗址情况:城墙的西墙遗址保存完整,长220米,最宽处13米,北墙残存约90米,最宽处11米,南墙只留有往西的一个拐角,东墙则基本没有遗存。但围绕城墙的宽30—40米的壕沟遗址留存完整,“如果把壕沟包括在内,这个战国古城的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城内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是迄今济南城区发现的最早的古城”。

梁王古城了解一下

  济南地区最早的古城,从章丘焦家遗址到城子崖遗址、东平陵城序列完整,但济南城区最早的城址却一直没有发现。而此次在梁王遗址发现的战国时期古城遗址,是迄今济南城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城。

  从考古勘探和发掘情况看,应该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个用于军事防御的边邑。从地理位置看,梁王遗址北临济水,南接南部山区,距离黄河和鲍山大约都是4公里,是当时的一个军事要道。春秋时期著名的齐晋鞌之战就发生在距此不远的华不注。文献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了加强济水沿岸的军事力量,将他的四位重臣分封到这一带,其中管仲被封在谷邑,也就是现在平阴县东阿镇;鲍叔牙被分封在鲍邑,也就是现在的鲍山附近;宁戚被封在宁邑,也就是现在的章丘刁镇;高傒则被分封在卢邑,也就是现在的长清归德卢城洼。但因为文献记载的鲍邑是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此地又叫历下邑,因此现在发现的战国古城究竟是历下邑还是鲍邑尚无法确定。

  据了解,梁王遗址的战国古城遗址将济南市区古城的历史提前了大约17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