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5):家长教育孩子的智慧行为

 leeechen64 2022-08-04 发布于重庆

       中国家长教育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系统的学习,孩子的教育方法主要源自父辈的潜移默化。因此,自古以来家长教育孩子都是习惯性地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今天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农耕文明穿越到了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迷信“黄金棍儿出好人”的时代一去不返,家长只有不断学习提高,改变传统的固有思维定式,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发现和找到今天孩子教育的智慧密码。

       一是潜移默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耳濡目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不是没完没了的说教,而是润物无声的榜样示范,因为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做事认真负责,孩子做事自然不会马虎了事;家长说话和气,举止文明,孩子自然与人为善,礼貌待人......。如家长都不想做或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孩子去做,不但没有教育效果,反而让孩子看低家长。譬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孝心,孩子长大后自然不会孝顺父母;又如有的家长整日沉溺于打麻将或玩手机,却要求孩子去刻苦学习,少看手机,不打游戏,孩子根本就不会“买帐”。因为谁都知道玩儿是最快乐的事情,读书、动脑筋是苦差事。家长都觉得玩手机很快乐,孩子自制力差,更是迷恋玩手机、打游戏。《道德经》中“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正是这个道理。

       二是委以重任。凡是孩子能够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干,譬如拖地、洗碗、每天坚持整洁自己房间等等,学会生活自理能力。孩子为父母做的任何事,哪怕是倒杯水,父母都要欣然接受,并真诚对孩子说:“有孩子就是不一样”或“有个孩子真好!”。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同时也会帮助他们养成了好习惯。孩子从小就被委以重任,长大后就会有担当,负责任。

       三是欣赏宽容。宽容的父母总是肯定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很好,你又进步了!”“不要紧,失败是成功的基础。”孩子不断看到自己在进步,自信心就会增强。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更有耐心。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犯错、知错、认错、改错的过程。不允许孩子犯错是对孩子的伤害。耐心帮助孩子认错,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这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是鼓励分享。分享是快乐的源泉。智慧的父母会让孩子在分享中长大。如果一个人在分享中感受到了快乐,内心就会变得强大,因为他把别人装进了自己的心里,遇事就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考虑别人的感受,在社会上就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从小在分享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成就感和价值感,长大后就有可能成为有益于他人的人。“不是因为拥有而付出,而是因为付出而拥有。”

       五是认同信任。智慧的父母总是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孩子,即使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仍然应相信孩子总有一天会变成好孩子。家长要用放大镜去发现“问题孩子”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会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信任,这种信任里包含的爱是孩子努力改错的动力源泉,因为孩子的成长父母的爱是不能缺席的。在认同信任中长大的孩子,爱人、爱己、善解人意、关注自己的努力目标,由此而逐渐变得优秀。父母相信孩子,孩子才会相信自己。信任能够唤醒一个沉睡的人。

       六是淡化结果。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教育下的的孩子最终会被失败打败。孩子长大后最终是要离开父母而自己去闯出一片天地的,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时感到愤怒、无助,不如从小就让他们磕磕碰碰,吃点苦头,体会失败和痛苦,从而增长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本事。孩子冲刺百米,家长关注的不是名次,而是摔倒时怎样跌得有尊严,膝盖出血怎样清理和包扎伤口;孩子参加演出,家长关注的不应是赢得了多少掌声,而是孩子惨遭淘汰后是否继续努力,是否依然开心。失败、挫折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从失败和挫折中学到了什么。

       总之,智慧的父母总是放平心态,永远以乐观、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