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复盘”(2):为什么要进行认知“复盘”?

 leeechen64 2022-08-04 发布于重庆
有人可能觉得我写这个专题在追求“高大上”,故作高深,不说人话(人话,即大家都听得懂话)。非矣!我写文章的初衷就是尽量接地气,尽量给教师们提供一种可选择和可操作的方向和思路,追求教育教学最底层的逻辑。但是我觉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知道学习本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在上一篇文章《什么是认知复盘》又将经过长时间实践证明的有效学习理论与大家一起复习了一遍,目的就是要引起大家思考:学习究竟是是怎么一回事?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有效的?
如果一个教师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喋喋不休,口干舌燥,课堂上讲,下课了还在讲,自习课抢着讲,延时服务也不放过讲,不为别的,只图个心安。尽管这些教师精神可嘉,但本人实在不敢苟同。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一个病人去看医生,医生搞不清楚病人得了什么病,就下“拦河网”,开大处方,指望总有一样药能对病人起点作用。这就是传说中的“庸医”,搞不好是会死人的,最起码也会耽误了病人最佳救治时期。就我所知,类似于庸医治病的教师不在少数。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没有冤枉大家,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落实“双减”,有几个老师敢拍着自己的胸膛说“我布置给学的作业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能够做到减负提质和减负增效。为什么我可以这样笃定?因为我很清楚,多数教师没有吃透教材、课标、学生和考点,自然设计(选择)不出高质量的作业。
如果一个学生不反思自己学习方法,迷信“时间+汗水”,沉溺于题海战术,头悬梁锥刺股,搞疲劳战术,肯定事倍功半。我们必须明白,不是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和回报!学习要努力,但是努力的同时更要讲究方法。一个学生成绩不好,好些老师都将此归因为“这孩子学习不刻苦!”要知道,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学生影响其学习的因素也是不一样的。
“复盘”就是把自己过去经历的事情,重新带着审视的视角去回顾盘点,主动思考问题在哪里,提取有价值的经验和方法,作为后续学习和工作的指导策略,通过这种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复盘”类似于“磨课”,通过对一堂课的反复打磨,最终找到最好、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相当于每堂课后,教师写的教学反思,总结得失,改进课堂课堂,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过我看到,很多教师的教学反思都是没有营养的“正确废话”;就学生而言,“复盘”就是整理错题,通过错题反思自己知识上、方法上和解题思路上的问题。
认知“复盘”,也可以理解为元认知。什么是元认知呢?即关于认知的认知。认知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活动,我们对这些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思维等)进行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等就是元认知。简言之,反省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认知过程即是元认知
认知“复盘”是要让老师和学生根据学生输出的结果倒回去分析、反省信息的输入、加工和编码以及输出本身。前面介绍过的“最牛逼”的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也是通过输出去倒逼输入。所谓输入与输出,以我从事的英语教学为例,听读就是输入;说写为输出。认知“复盘”主要是指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复盘:
一是找准自己学习“舒适区的边缘”。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处在不同区域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舒适区,是让人觉得舒服的区域。处在这个区域里的人,会觉得放松,稳定,很有安全感。

    学习区,即“舒适区的边缘”,是最能让人进步的区域。处在这个区域里的人,愿意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探索未知领域。

    恐慌区,是学习潜力最低的区域。处在这个区域的人常常感到忧虑,恐惧,心理压力巨大以致于不堪重负。主动进入学习区,不断开拓思维,开阔视野,激发潜力,是摆脱恐慌的最佳方式。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对现状感到惬意舒服,觉察不到任何真正的压力,没有危机感。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更不会主动付出太多的努力。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甚至会有自己比他人好的错觉,并因此而自鸣得意。
总之,长久的舒适就像“温水煮青蛙”。青蛙满足于水温的舒适而悠然自得,一旦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就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此,只有突破舒适区,寻求改变,谋求发展,才能迈向成功。
因此,所谓的舒适区(Comfort zone)是指一个人沉溺于舒适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之中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掌控、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例如:习惯了右手刷牙的人,让他用左手刷牙,他会很不舒服。也就是说,在他的心理舒适区内,他只能使用右手刷牙“舒适区边缘”,即我们不在舒适区内,我们刚刚处在舒适区的边缘地带。以做练习为例,凡是自己会做的练习就是“舒适区”,如果一个学生只会自己会做的习题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让学生做那些高于“舒适区”一点点的练习,即“跳一跳,能摘到桃”的练习。这样能避免学生永远待在“舒适区”里自我感觉良好,同时又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成功成为一个人不断进步的阶梯。
舒适区这种提法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儿。前苏联教育家就提出过“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师教学或学生自身努力所获得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的发展水平,就是学生学习的“舒适区”边缘。
二是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漏洞。我曾经把我们所学的知识比喻为一根链条(知识体系),如果我们不“复盘”,就不能发现这根链条的哪一环节出了问题,漏洞不补,学生永远只会在旧的不懂基础上叠加新的不懂。“复盘”就是帮助学生重新建构他们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三是反思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不反思,就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也不知道自己用过的学习方法哪些有效,哪些无效。
四是审视解题的思路。譬如有些同学有的题会做,有的题则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同学做题时总是依赖于灵感。依赖于灵感并没有错,但是依赖灵感之后没有总结、回顾、复盘,没有形成系统。这样,灵感转瞬即逝。这就会导致学生的成绩不稳定。这就是方法和手段的差别。要学会解题,就要记住一句话:方法是你用了两次的手段。只有当学生把每次的灵感思路总结成底层逻辑,并且每次碰到问题的时候,按部就班的思考。这样,学生才会学会如何系统解题。
例如:有一只熊,它向正南走一公里,然后再向正东走一公里,最后向正北走一公里。这时候,它正好回到了起点,请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
很多同学可能莫名其妙。这只熊走来走去,却问我们它是什么颜色。如果想不出来,那你就拿出笔来画画图,为什么这只熊走了三公里就回到原点了呢?这个矛盾点才是这道题的未知量。把这些细节组合一下,走三条线就回到起点,那它就是一个三角形。图一画出来,答案就出来了,一只熊站在北极点朝任何一个方向走都是向南走,任何一个方向向北极点走都是向北走。很显然,这只熊是北极熊。当然,这只熊是白色的。这道题看似莫名其妙,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了解到,做题的底层逻辑。学会以下方法,就会解决90%以上的问题:
一是一定要去找未知量。这是解题的方向和目标。
二是用好类比法。核心策略就是找一种我们熟悉的东西,它的特征和题目相似。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熟悉的东西去理解陌生的东西。
三是学会画图。
四是分解和重组。这个方法的核心策略就是切换镜头,即细节和整体之间切换。有时候在一道题里观察得太深入细致,就很容易迷失方向,看整体也不会有什么思路。所以就像电影一样,一会儿整体,一会细节,你才能找到答案的方法。
五是要揣摩出题者的意图。
因此,复盘“舒适圈边缘”就是明确学习的方向;复盘知识就是亡羊补牢,堵住知识上的漏洞;复盘学法就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复盘输出就是明晰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