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超常发挥的策略(4):高考前的准备——备考早知道

 leeechen64 2022-08-04 发布于重庆
这里“考前”是指高考前多久?一个月、一个周还是考前三天亦或是某学科开考前的半小时或几分钟?准备又是指哪些准备?当然有人说,从时间的角度,高中三年都是在为高考准备。当然这样说,就有点“杆精”味道了。笔者认为,高考是人生重大转折点。所以提前一个月开始进行准备是非常必要的。至于准备不外乎心理准备、精神准备、身体准备、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
心理准备前面有三篇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1)竭尽全力,不留遗憾——谈与考试有关的几种心理效应(2)冲破自我编织的考试焦虑之网(3)你怎么知识自己的考试焦虑程度?
精神准备实质上是自信心问题。这两个准备都是建立在考生知识和能力储备的基础之上的。常言道:“有实力才有魅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实力或者没有扎实知识和能力功底,面对高考,你就不会有强大的内心和底气。换句话说,我们的实力和底气来源于我们平时知识和能力的积淀。
身体准备
一是身体检查。有事没事都先整个放心,免得到时一紧张就觉得全身都不舒坦。在大考前一定要抽时间去医院进行全方位的体检。这里不是开玩笑!我们在面对高考这种重大考试的时候,我们作为正常人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人越是在紧张的时候越是会胡思乱想,疑神疑鬼,甚至感觉自己浑身都不舒服。心理对人的身体是有很大影响的。上世纪的90年代初,我有个姓陈朋友是工商所的所长。他在体检前几天还与我们喝了一场酒。他的酒量很大,当时高度酒喝了大概一斤多接近两斤吧!但是几天后,他们系统进行体检,查出他患上了肝癌,后来去了大医院检查,后来没过几天就传来了他的“噩耗”。总之,人在高度紧张和恐惧的状态下,人的免疫系统有可能会崩溃。没毛病也会整出有毛病。
虽然我们平时学习时间很紧,去医院可能一去就是一整天,感觉耗不起这么多时间。可是你身体上的一些小毛病,到了大型考试前这段精神非常紧张的时期,就会成为你眼睛里的沙,指甲盖里的刺,不仅会让你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而且会让你莫名其妙的心情烦躁。体检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果没有查出什么问题,你就会安心、开心地投入学习;如果查出些小毛病,你就早发现,早治疗,早调理,早放心。
高考遇到月经期怎么办?有些女孩子高考期间刚好碰到生理周期。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建议大家不要乱吃药去延迟自己的生理周期,无效还是小事,有的同学因为乱吃药而导致考场上头晕、嗜睡,反而得不偿失。建议大家在家长的陪同下,在高考前的2-4周去看一下妇科大夫,千万不要临考前才去。医生会在这个时间段根据你的情况来测试子宫内膜的厚薄来判断如何用药,让月经的周期推迟还是提前。
二是调整作息。高考前的作息时间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考生高考中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高考前对自己作息时间进行适当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考前21天左右每天要按时保证高质量午休的习惯。考试,尤其是高考这种大型考试是特别烧脑的,需要考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休息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考生上午考完后往往身心疲惫,而数学这门特别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却安排在下午。所以,午休质量决定着下午考生的考试状态。高考期间考生在心理上容易兴奋或紧张,如果没有养成午休习惯,很可能难以及时入睡。但是如果在高考前就已养成按时午休的习惯,一到时间,身体就会条件反射地泛困,并快速开启午休模式。
为什么是21天呢?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
其次,考前半个月左右考生要有意识地摸索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每个人睡眠的质量不同,再加上生理上的差异导致每个人对睡眠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人和人之间所需要睡眠的时间长短往往也不相同。考生长期处于学校统一作息时间的安排,最适合的个人作息时间被遗忘和遮蔽。发现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往往需要一个探索和调整的过程。一旦找到,尽量保持,并按规律作息。
第三,考前一周结合高考安排,审视、反思自己的作息时间,必要时做出微调。需要提醒的是,考前一周作息时间应是小幅调整,尽量避免大幅度调整。因为考前大幅度改变,很容易打破作息习惯而导致生物钟紊乱。
最后,考生千万不要通宵熬夜。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次通宵熬夜带来的不利影响,足足要花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修复和弥补。
睡觉时注重事项
1.热水泡足。取50~60℃的热水倒入盆中,赤足在热水中洗浸(记住,要让水没过脚面,每次10分钟左右。
2.每周让自己睡一个懒觉。让自己一个礼拜以来所累积的倦怠,可以得到舒适的缓解,周五提早上床睡觉。
3.晚上睡觉之前,先坐在床上,尽量排除一切杂念,不要去想包括学习、生活上的任何事情,特别是不要想高考,当你真正感到又困又累的时候,就可以上床睡觉了。
4.早晨醒来的时候,如果不能立刻苏醒,还是想睡,实际上睡眠时间已经足够了,可以坐起来,尽量的集中精神,想象每天都是新的,在深深的呼吸之中,使自己的大脑达到一种清新明静的状态。
5.一定要午休。
附:高考冲刺阶段最佳作息时间表
6:00-7:30每天早上6:25准时起床
7:30-8:00早餐时间,专心吃饭。
8:00-9:00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时候人的耐力是最好的,是可以接受一些“考验”,所以像逻辑性的、难度大的课程可安排在这个时间。比如数学。
9:00-11:00这个时间段的短期记忆力效果比较好,对于即将要考核的东西可以进行“突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00-12:00接近午饭时间,一上午的复习容易产生疲劳,这个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练习题复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12:00-13:00午饭时间,可以听一些轻音乐来舒缓紧张了一上午的神经,让脑子进行一定的休息。
13:00-14:00这个时间段容易出现饭后疲劳,所以建议稍作休息调整下,如果要午睡的话,半小时就差不多了。
15:00-16:00这个时间段的长期记忆效果最好,可安排记忆一些需要永久记忆的东西。
16:00-18:00这段时间适合做一些复杂的计算和费劲的功课。
19:00点左右晚饭时间,也是作息休息时间,让脑子得到一定要休息。
晚饭后,可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复习,可以语数外文理科交替安排复习。晚上定时睡觉,必须赶在23点之前休息,养成一个好习惯,晚上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的充沛精力和状态。
三是调整饮食。那些卫生安全、食物全面、清淡少油、开胃可口,三餐合理等正确废话就不多说了。
为了你不在高考考场上浪费时间,如上厕所、犯困等,大家一定要在考前21天,调整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比如早上起床喝一杯蜂蜜水,过十分钟之后就去上一趟大号,之后一上午都不想去上厕所。如果你在高考考场上总想上厕所,那就可能卷子写不进去,想上厕所又不知道怎么跟老师开口。总之,很难!另外,考前不要喝冰可乐,可乐会增加你想上厕所频率,打乱你平时的生理规律;油炸等油腻的食品也不要吃,多吃青菜,清淡饮食。这几天的早餐最好固定下来,以防高考当天早餐吃得不合口。
考生考前食谱(仅供参考)

物质准备
一、考场必备清单
1.证件类
准考证:至少复印3份,考生自己带1份,家长随身携带1份,家里备用1份。
身份证:一定要是有效证件!这个没办法备份,请妥善保管!
2.文具类
2B铅笔或2B自动铅笔:一定要去正规商店购买真2B铅笔!
0.5mm黑色签字笔:多买几根签字笔备用,直接带笔,不要带笔芯了,换笔芯也很浪费时间!
无封套橡皮:用4B橡皮,擦得干净!学姐亲测!
作图工具:套尺、圆规这些,考数学别忘了带!
手表:带指针表!智能手环、电子表不让带!
铅笔刀:用2B铅笔的同学带,如果用自动2铅笔的同学请忽略~
3.防疫&生活用品
口罩:这个就不用说啦,口罩一定要带好,进入考场时还要测体温、核查有效证件哦。
纸巾:有鼻炎或者感冒的同学,一定要记得自备纸巾!可以多带几包,进入考场前,监考老师会检查。
免洗消毒液或消毒纸巾:虽然每个考场肯定都有消毒液,但是不一定会有消毒湿巾,同学们在进入考场之前可以问一下监考老师是否可以携带,如果在考试中太紧张,出汗了可能擦一下!
二.选带物品清单
1.考试透明文件袋。建议同学们提前准备透明文件袋,装东西不容易丢,老师检查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2.水。水瓶必须全透明,外面买的矿泉水什么的也要撕掉标签哦~
3.雨具&防晒。考前一定要注意天气状况,如果有雨,提前准备好雨具;如果天气非常热,也提前带上太阳伞和遮阳帽,做好防晒!
4.其他
清凉油:提神醒脑抗疲劳必备好物!
眼药水:带上眼药水,缓解眼疲劳!
三、严禁携带物品清单
1.手机及电子产品。带电子存储功能的计算器、手表、无线通讯工具等均不可携带,如需出示健康码,在出示后关机并交给监考老师保管。如在考试开始后发现携带电子产品,一律按照作弊处理!
考试作弊入刑了!三年起!同学们!
2.涂改工具。包括修正液、修正带。
建议大家在日常训练中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卷面整洁。如果需要涂改,就用高考中规定的改法(在错字上划1-2个斜杠就可以了)!
3.其他。金属物品及穿戴含有金属饰品的衣物、信息传输设备、不透明文具盒(袋、盒)等,这些都不能带进考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